2月18日,由浙江省殡葬协会、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江苏省殡葬协会、安徽省殡葬协会共同主办的长三角殡葬行业交流研讨会在浙江湖州召开。会议以“构建基本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助推长三角殡葬工作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就数字化殡葬、节地生态、科技环保、行业创新与管理、文化品牌等议题展开交流研讨,旨在 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探讨长三角地区殡葬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加强区域合作与交流,将殡葬事业合力融入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副会长周静波、陈景莲,顾问、殡仪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宏阶,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福寿园国际集团副总裁赵小虎;浙江省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余强,社会事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丁小策,副处长赵辉;浙江省湖州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朱荣章;浙江省殡葬协会会长施华;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程坚;江苏省殡葬协会会长丁盛清;安徽省殡葬协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张亚平;以及三省一市的行政主管部门、殡葬协会相关领导,湖州市各区、县民政局分管领导等参加。会议由陈景莲主持。
余强在致辞中说,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全面总结了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其中就提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在全国经济建设大局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此次交流研讨,探索区域共商、共建、共享的融合发展模式,将为区域殡葬行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希望未来,大家像亲戚一样常来常往,共同落实殡葬改革总体要求,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李建华对近年来长三角地区殡葬改革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鼓励。他全面分析了全国殡葬工作普遍存在的不足,希望长三角殡葬行业要从政治大局、政策导向、数字化创新、提升服务能力、移风易俗、惠民殡葬、丧俗改革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强化殡葬工作在民生事业和民政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从根本上满足社会群众治丧需求,扎实推进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再上新台阶。
交流研讨分享内容
湖州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诞生地、中国美丽乡村的发源地、全国首个地级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湖州市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二级巡视员朱荣章以《忠实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论,打造生态文明殡葬改革示范样本》为题,分享了近年来湖州市围绕生态殡葬综合改革主线,积极做好“两山”理论在殡葬领域的成果转化。朱荣章从推进体制机制建设、推行节地生态安葬、提升殡葬服务水平、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强化殡葬执法监督等五个方面,阐述湖州实现“殡、葬、祭”三位一体精准发力、全域推进,努力打造成为新时代生态殡葬改革的示范样本。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进殡葬数字化改革提供了新机遇。浙江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一级调研员丁小策以《聚焦群众关切,推进群众“身后事”联办 实现逝有所安》为题,介绍了浙江省殡葬工作基本情况,着重从改革成效、推进内因、推进方法、推进进程四个方面,介绍了浙江省积极开展殡葬数字化改革,推进群众“身后事”联办工作的具体做法。丁小策表示,浙江将把数字化改革作为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的总抓手,做好“浙里逝安”重大应用项目建设,全面推进群众“身后事”联办数字化改革工作,迭代升级殡葬服务“一网通办”,更好满足群众殡葬基本公共服务需求。
上海市龙华殡仪馆主任张丽芬带来《“多载体”培育文化,“善作为”礼赞生命——上海市龙华殡仪馆生命文化教育的探索与实践》。从她的精彩分享中,我们看到龙华殡仪馆对标“人文之城”发展战略,创新做实“人文殡仪服务”品牌,坚持探索在服务和生命文化教育事业中融入人文观念,以品牌建设构建“最人文”的生命教育,以环境营造打造“最上海”的城市符号,以服务创新传承“最温暖”的人文服务,实现了殡仪服务安人心、宁秩序、塑品牌的初步目标,为行业树立了标杆典范。
信息化,将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成为殡葬行业的主题,尤其是在殡葬管理工作中,大大提升管理效率和服务水平。南京市殡葬管理处陵园中心主任陶四海在《推进信息化建设 助力高质量发展》中,展示了南京市构建互联网+殡葬管控平台、业务平台、物联网设备监管平台、数据分析平台等基础管理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和促进殡葬管理标准化建设。正如陶主任所说,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殡葬管理服务变革创新,是我们当前殡葬从业者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
安徽省桐城市民政局党组成员、桐城市殡葬管理所所长桂斌分享《深入推进殡葬改革 打造省级示范标杆》。他从坚持高位推动、形成殡改工作合力,坚持公益为主、强化殡葬设施建设,坚持惠民便民、完善殡葬公共服务等三大块内容,生动展示了桐城市深入推进殡葬改革的创新方法。他表示,桐城市将坚持问题导向,抓好专项整治“回头看”, 进一步提高殡葬服务质量,打造省级示范标杆。数据详实、图文并茂、案例鲜活,为行业同仁提供了新思路。
上海益善殡仪馆主任曹宝富以《恪守为民情怀,奋力书写绿色殡葬新篇章》为题,清晰地展示了上海市益善殡仪馆绿色环保火化机研制的脉络,对行业相关单位起到十分重要的现实参考价值。作为一家年火化量达5万具的大型殡仪馆,我们感受到了益善发展的核心竞争力,以及始终坚持的绿色价值观,行业服务技术创新将是殡仪馆发展的方向。期待益善殡仪馆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为行业和社会群众带来新福祉。
杨艺集团董事长杨桂荣为大家分享《科技推动绿色发展 文化助力品牌建设》。杨董介绍了杨艺集团近年来在绿色发展和品牌建设上的探索与实践。绿色发展方面,他阐述了绿色设计、节地生态、低碳研发等具体案例;品牌建设方面,他展示了红色文化、儒家文化、名人文化等形式多样的殡葬文化应用。与会人员感受了杨艺石韵文化的风采,也看到杨艺在继承中国传统文化、拓展节地生态理念、推广现代科技产品上的诸多亮点,这种勇于探索创新的企业文化值得学习。
江苏省殡葬协会副秘书长高莹代为分享《苏州市构建殡葬服务机构管理体系的实践与思考》。她分析了符合苏州实际的殡葬服务机构管理体系构建的经验和做法,主要包括健全完善管理机制、实施常态化部门联动监管、落实惠民政策规范殡葬业价格秩序、加强殡葬服务源头治理、广泛动员社会参与等五个方面。同时完善了对下一步服务体系的思考。
福寿园国际集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上海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院长邬亦波分享《从进化到升华——新时代背景下公墓建设发展的思考》,生动讲解了公墓发展的内核。作为业界标杆,邬院长的分享让大家受益匪浅,绿色殡葬是新时代大环境下的必然选择,各级部门十分重视,加快公墓现代转型步伐,是当代殡葬工作者的重要使命。从进化到升华,公墓的现代转型,本质上是文化转型,运用文化手段进一步实现土地节约。
安徽省宁国市殡仪馆馆长杨巍分享《殡葬因文化而臻美 生命因殡葬而神圣——宁国市殡仪馆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作为县级殡仪馆,宁国市殡仪馆在建设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前,深入思考了可行性和必要性。通过主抓生命文化建设,夯实队伍根基、提升队伍凝聚力、丰富服务内涵、提升行业自信,将基地建设成为生命感悟与教育的重要阵地,为殡葬服务机构建立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提供了借鉴。
浙江绿郡恒业实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池西坪分享《把公墓建成弘扬家国情怀的文化基地》,介绍了绿郡·安吉龙山源建设“两弹一星”文化基地的初心使命。“两弹一星”文化基地已成为龙山源弘扬文化精髓的金名片。每个时代都需要精神,公墓建“文化基地”在于记录一段历史,传承一段记忆,弘扬一种精神,这是时代和人民赋予的重大使命,需要行业所有同仁共同努力去推动和实践。
会上,杨艺集团被授予浙江省殡葬协会“研学培训基地”。浙江省殡葬协会会长施华授牌。
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会长、上海市殡葬服务中心主任程坚作交流研讨会小结。他表示,此次交流研讨为长三角殡葬事业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平台,加强了互动,开拓了视野,是长三角殡葬工作的一次总结和提升。交流中的思想碰撞带来了新思路新理念,并启迪行业要坚持底线思维(坚持殡葬行业的普惠和公益属性)、创新思维(运用新科技、新技术赋能行业)、系统思维(要充分融入城市的整体规划)。他期待殡葬人合力推进惠民殡葬高质量扩面提标增质,奋力谱写长三角殡葬改革发展新篇章。并寄语大家携手共进,“一起向未来”。
会后,与会人员参观考察安吉龙山源和浙江海丰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