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5期

“不能微笑的岗位”——为殡葬人而歌
文 / 汪熙  中国殡葬协会互联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贵州省殡葬协会副会长

殡葬工作一直以来都是一项重大民生工程,是社会很关注的一个问题。做好殡葬服务工作是推动改革的重要抓手,是保障与改善民生的一个重要课题,是提高生态文明建设,传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历史文化,促进现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怀,更好的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层社会治理,基本社会服务等职责。总书记的重要指示精神为殡葬事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任何事业的发展,都离不开人的因素,队伍强才能事业旺,一个行业的兴盛,只有把优秀的人才留下来,才能有发展的希望。然而,因为在传统观念里生与死的对立,人们对死亡的禁忌、厌恶,活着的人总习惯性地将对死亡的恐惧延伸到那些与死亡最接近的人身上,由恐惧而产生的讳避也因此畸变成另一种观念:叫歧视!殡葬工作被认为是“做活人的事,赚死人的钱”,这个行业不断遭受着社会的非议与冷目。再加上殡葬行业在传统行业等级观念中,是一个低下的职业。这些种种原因,使得这个行业的从业者多年来承受着各种偏见和压力。在整个社会的眼中,他们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一个尴尬的群体,一个被边缘化的群体。

多年来,殡葬从业者克服偏见和各种困难,送别逝者、慰籍生者,传递人间大爱,为殡葬改革事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应充分得到世人的尊重和学习。2019年民政部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获得者中,三分之一来自殡葬行业。他们朴实无华、默默奉献的先进事迹教育了无数人。但由于对死亡的恐惧与忌讳,歧视殡葬从业者甚至其子女的事情仍有发生,形成尊重殡葬从业者的良好社会环境依然任重道远,然而我们现在应该启程。

殡葬岗位被称为“不能微笑的岗位”,殡葬的从业人员有很多不成文的“行业规矩”,比如不能微笑,不能主动伸手去跟别人握手,不能和死者家属说“您好”、“再见”、“欢迎光临,下次再来”这些基本的礼貌用语。有的员工子女上学在填写父母工作单位的时候,怕子女被同学歧视,也基本填写“民政局”。甚至从业的年轻人在找对象的时候,通常被歧视,只能说自己在“民政局或民政局下属单位”工作。都说殡葬行业的年轻人找对象难,相亲的次数都要比其他人多得多,本来聊得好好的对象,一发现是从事殡葬行业的,就找各种理由分手。所以大多数殡葬员工只能内部消化内部解决。即使是朋友家办喜事,殡仪馆的职工都是大家围坐一桌。逢年过节,他们心里就更加孤独,别人都可以串个门,走亲访友,但殡葬职工一般都只能呆在家里,担心别人怕自己给人带来晦气和不祥,影响来年的运气。

每个人都是社会人,都需要与他人产生联结,都需要得到两个评价体系的认可,一个是内在评价体系,自己认可自己,一个是外部评价体系,获得家人朋友和社会的认可。但殡葬人长期得不到外部评价体系的认可,自己的职业得不到社会认同,长期的遮遮掩掩,担惊受怕,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甚至心理创伤。

时代发展到今天,文明程度前所未有,而消除职业偏见与歧视,恰恰是文明的表现之一。但是殡葬行业人,依然面临职业歧视和偏见。这不仅是他们的尴尬,更是中国文化的尴尬。中国是一个极为重视孝道的泱泱大国,这种既重视殡葬活动,又不能理解和尊重殡葬服务行业的现象,本身就是一种矛盾。

所以,今天在这里,我想为这一群人正名,殡葬行业不是带着忌讳和恐惧的行业,殡葬人不该被偏见被伤害。殡葬行业,是一个极有温度的行业,殡葬人,是一个极有大爱又极其隐忍的群体。善事逝者,慰藉生者,用自己的汗水,送完逝者的最后一程,为人生划上圆满而庄严的句号,这是一份高尚而又伟大的工作。

他们在工作上穷尽精力,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待命,只是为了在每个家庭最悲伤的时刻,庄严送别逝者、慰籍生者,只是为了做一个灵魂的摆渡人,让两个世界联结的时刻,不那么冰冷。

不入其行,不知其苦。他们送走了一位又一位逝者,目睹了一场又一场生死离别,体会到了常人难以知晓的人生滋味。面对家属一次次撕心裂肺的痛哭,看到了那一幕幕悲天恸地的场面,耳边一遍遍响起那低沉凄婉的哀乐。他们身临其境,忍受着寂寞,承受着考验。从遗体接运、净身、穿衣、化妆、告别、火化等一系列的细心服务,努力做到哀有节、葬有礼、丧有仪。让逝者如远行一般,无牵无挂一路安详;让生者默默挥手,告别今生轮回的缘分。

在他们的履历里,没有辉煌的业绩,没有耀眼的荣誉,有的只是默默无闻的奉献。干着常人不愿意干且无法想象的工作,择一事,终一生。对于殡葬一线的工作者,尽管许多人不是很理解,甚至感到诧异。但他们觉得自己的工作很神圣、很高尚。

看似平凡的坚守,背后却藏匿着他们的汗水、泪水、压力和委屈,以及家人默默的支持。当他们将自己的道德情操融铸进所从事的工作时,那这份职业就是圣洁、美丽的,他们自己更是圣洁而美丽的。正因为殡葬人的敬业与付出,才让每一位逝者能有尊严地离去,逝者家属能在悲痛情绪中感受到安慰,尽快走出失去亲人的痛苦。

世间事,除了生死,哪一件事不是小事?一个人从出生到逝去,在起点和终点,一个天使迎来一个天使送往,细心呵护,一个是医院的白衣天使,一个就应该是殡葬行业的天使。我仔细想来唯有蓝色的纯净和高尚,方能代表殡葬行业的清澈与高尚。白衣天使令我们心存尊敬,广大殡葬人也该同样得到大家的尊重敬仰。生命的诞生,是人生的开端。而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圆满地让每个人走完最后一程,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

“不能微笑”的殡葬人,不仅意味着神圣与荣光,更意味着艰辛和付出。殡葬工作是社会赋予我们的责任,面对异样的眼光,我们依然挺起胸膛,抛弃世俗的偏见,为民服务是殡葬职工最好的名片;服务百姓,情暖万家,当好人生终点站的文明使者和守护者,才能赢得百姓的口碑和认可。我们不言辛苦,因为我们正收获着幸福;我们不言付出,因为我们必将获得应有的尊重。

希望我们的媒体,能多报道在全新绿色的殡葬之路上,每一位殡葬工作者是如何付出着青春、挥洒汗水与泪水的。我深信他们的付出一定会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殡葬是一个平凡又神奇的行业,行业自身的特殊赋予它不同的职业意义,我们不能说他们有多伟大,但必然是特别的,殡葬工作者是生命的摆渡人,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于事业,于人生,呼吁社会各界人士给殡葬工作者多一个理解和支持。

我们要讴歌这个群体,因为有了他们温馨的服务,使生者的泪水不再苦涩,让生者的脚步不再沉重;因为有了他们辛勤的工作,这个世界将更加和谐温暖;因为有了他们播撒爱的阳光,这个世界将变得更加美好!

让我们为蓝衣天使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