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6期

他们在电影《长津湖》里英勇就义 也在这些座陵园中永垂不朽
叶琴 / 宁波同泰嘉陵

电影《长津湖》首映当天,主创人员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向英烈致敬

在长津湖战役中牺牲的杨根思烈士和胡乾秀烈士就安葬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电影《长津湖》首映当天,主创人员来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碑敬献花篮,向英烈致敬。

演员吴京说:“沈阳是一座英雄的城市,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是志愿军烈士的安葬地,我们来到这里就是要表达对志愿军烈士的崇高敬意。”

“看了电影《长津湖》,更真切地感受到了长津湖战役的残酷和志愿军战士的牺牲。”一位 90 后的沈阳市民,在看过电影之后,特意来烈士陵园瞻仰祭扫。

“' 十一 ' 假期,每天来祭奠烈士的人都特别多。10 月 3 日下大雨,还有1000 多人来祭奠瞻仰。”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负责人肖淑芬说。

“将敌人全部炸死,自己也壮烈牺牲……”10 月 5 日上午,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内,一个年轻的父亲正扶着孩子的手,一字一顿地读一级英雄孙占元烈士的碑文。

1950 年 11 月 29 日,长津湖战役刚刚打响两天,敌我装备悬殊,加之极端严寒,注定了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当天,美军在小高岭发起 8 次进攻均以失败告终,在敌人发动第 9 次进攻后,连长杨根思打尽了最后一颗子弹,抱起炸药包纵身一跃,伴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与 40 多个敌人同归于尽。

胡 乾 秀 是 中 国 人 民 志 愿 军 20 军五十八师参谋长。12 月 8 日凌晨,172团在黄草岭阵地与敌激战。他带领 173团、174 团 4 个连的可战兵力,赶到黄草岭实施反击,将 1304 高地夺回。此时,战士们已一天一夜没有吃饭,在 1 米多深的积雪中压冰坑为工事据守,很多战士手脚冻坏,他们仍坚守阵地,打退了敌人数十次进攻。

为便于指挥作战,胡乾秀将前线指挥所设在黄草岭西南的一个地窖里。在美军飞机的狂轰滥炸中,指挥所被炮弹击中,胡乾秀与 174 团政委郝亮和指挥所内人员全部壮烈牺牲。他是抗美援朝战场上我军牺牲的第一位高级将领。

在杨根思烈士的墓前,摆放着一架沈阳市民送来的“歼 -15”战斗机模型和几张“歼 -20”战斗机的照片。照片的背面留有一句话:“我们有了先进战机,强大空军!”

邱少云、黄继光、杨连弟烈士墓前的花丛里,也摆放着中国航母和国产先进战机的照片。

一位来祭扫的沈阳市民掏出手机给墓碑前的“歼 -15”战斗机模型拍了张照片,嘴里念叨着:“要是当时也有现在这么多的战斗机就好了……”

抗美援朝战争中,人民空军凭借“空中拼刺刀”的精神,从不会打仗到小规模战斗,再到较大规模空战,不仅粉碎了美空军的“绞杀战”,还建立起了让美空军胆寒的“米格走廊”。

电影中有这样一句台词“我们把该打的仗都打完了,我们的后辈就不用打了!”我们每一名中国人真的都应该去看看长眠于此的英烈们!

点开地图你会发现,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附近,就是中航沈飞集团。这里生产的国产战机试飞时,都会从陵园上空经过那巨大的轰鸣声。仿佛是在告慰英烈——盛世强军,如你所愿。我们不会忘记你们,致敬!

裘定富:长眠于老兵园的“长津湖”之魂

《长津湖》第一幕场景中,伍千里怀抱着哥哥百里的骨灰坛归家,不难发现他左手残缺的大拇指。令人唏嘘之余,而在宁波同泰嘉陵·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中,就有这样一位因长津湖战役而失去手指的抗战老兵——裘定富。

在 2020 年 11 月办理入园手续时,从裘定富女儿裘丽娅处得知,他不仅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还参加过抗美援朝,并亲历有“世界军事史上最为惨烈”之称的长津湖战役。

1950 年,数次因战负伤的裘定富本不用再上战场,但他还是主动报了名,于 11 月跨过鸭绿江奔赴前线。由于我国在朝没有制空权,经常受到战斗机侦察扫射,加之恶劣的气候影响,导致军需供给严重短缺。在零下 40 摄氏度的冰天雪地里,时任志愿军 20 军 59 师政治部组织干事的裘定富,穿着单薄的棉衣,同将士们卧冰踏雪,奋勇杀敌 17 天。期间,遭遇美军飞机扫射,一个弹片下来,他的两条大腿都留下了碗口大的伤疤,还失去了左手的半截食指。

此役就是创造了抗美援朝战争中全歼美军一个团的记录,迫使美军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在第二次战役中起决定性作用的长津湖战役。

可为此,20 军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战斗伤亡 7000 余人,冻死冻伤11000 余人,战前 20000 余人的部队,最后只剩下了 2000 余人。在一个名叫死鹰岭的地方,还曾出现过一支 20 军 59 师的“冰雕连”,全连 125 名指战员,全体冻死在阵地,那些年轻的战士,至死都保持着战斗的姿势。

2020 年 10 月 26 日,重病中的裘定富收到了一枚由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共同颁发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纪念章。女儿裘丽萍突然想起,小时候问起母亲,为什么要嫁给爸爸这样的一个人,母亲笑着回答的那句:谁让他是“最可爱的人”。

裘定富出生于 1925 年 1 月,父母早亡。1938 年,13 岁的裘定富跟随大哥离开宁波到上海法租界的裕丰针织厂当学徒,亲眼见到了淞沪会战后的上海,被“坚决不做亡国奴”的抗日热情所感染。

在针织厂接触了苏南新四军负责上海扩军的地下党员张家兴。1940 年,包括其在内的九个人在张家兴的带领下乘船到江阴蒲氏奥村新四军办事处。12 月底,裘定富参加江南抗日义勇军东路司令部(即新江抗),加入 36 个新四军伤兵队伍,后来成为新四军五十二团,即著名的“沙家浜”部队。此后,他当过通讯员、警卫员、文书等。

裘定富因为在朝鲜战场上的出色表现,被重点培养,送到中国人民大学攻读研究生。学成归来就职于浙江省公安厅。

裘定富之妻黄循美出生在宁波海曙的一个大户人家,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能力颇强,27 岁就成了宁波郎官巷小学现为宁波市中原小学)的校长。18 岁那年经人介绍,与刚从抗美援朝战场归来的裘定富定下终身。

1960 年冬天,小女儿丽萍刚满一岁,裘定富作为宁波地区唯一一名援疆公安,和其他来自全国各地的 299 名警察一起奔赴遥远的新疆。

与家人聚少离多,在小女儿丽萍的印象中,父亲在她的童年时期也就出现过两次,直到 16 岁,总共在一起的时间不超过一年半。

退役的裘定富不在乎自己的职称级别和工资,家里人因为聚少离多也埋怨过他,他却说,“能从战场上回来已经很幸运了!”在他的影响下,老伴和女儿一有机会就主动资助助贫困学生。

父爱的断层导致裘丽萍姐妹俩对父亲常年保持着疏离感,真正了解父亲还是从裘定富脑梗入院之后,姊妹俩肩负起照顾父亲的责任。在最后六年的陪伴时光中,姐妹俩才慢慢沉下心来了解父亲全身伤痕累累的故事。父亲离世火化之后,姐妹俩从骨灰中找出时常令父亲头痛的“元凶”——弹片,被烧裂成两半,姊妹俩一人一枚留为永久的纪念。

“实际上,直到父亲去世后,我才觉得他很伟大!”裘丽萍语气不再悲伤,却有那么一丝遗憾,“我才觉得父亲真的既对得起国家,也对得起人民,更没有亏欠过我们,毕竟我们后代享受的和平日子,是同他一样的先辈们打下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