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6期

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举办第十一届生命文化节
暨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九次年会
戴晓冉

12 月 3 日,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举办十一届生命文化节暨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九次年会,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本次活动采取线上直播和线下现场举办的形式进行。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院长王胜三、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所长刘峰、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北京市教委职成处处长张树刚出席活动,部分在京殡葬服务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到会参加活动,王胜三、刘峰、李建华、张树刚致辞,王金华讲话。

王金华在讲话中提到,当前是落实国家“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党中央领导关注,群众寄予厚望。然而当前殡葬行业依然存在短板,包括政策短板、设施短板、体制机制短板、工作力量短板等,难以适应当前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节奏,造成行业供需不协调、结构不完整、发展不充分、群众反映强等方面问题,影响了殡葬行业的发展趋势。对此,王金华表示,对于影响殡葬行业改革与发展的问题已经得到了党中央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方的广泛关注,在今后的工作中,要坚持问题导向,全面提高殡葬教育水平和殡葬服务能力,助推殡葬行业进入新时代,迈入新阶段,形成新格局。

结合殡葬行业发展与职业教育他提出三点意见和建议,一是要结合殡葬工作实际,提升殡葬服务的专业化水平。殡葬专业院校要大力发展殡葬职业教育,同时要支持有条件的 本科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开设殡葬服务管理相关专业,加强对现有殡葬职工的教育培训体系,扩大殡葬专业、专职工作者队伍,提高殡葬行业治理能力和服务专业化水平;二是要结合群众需求,提升殡葬服务的礼仪化水平。礼仪是传承家国文化的根本所在,殡葬文化礼仪尤为重要,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生命的价值体现。当前,在推进我国殡葬改革的过程中,要探索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努力实现文明礼葬的重大改革和突破,真正实现人民群众“逝有所安”的目标;三是要结合时代发展需要,提升殡葬管理服务的信息化水平。利用信息化技术、智能化设备武装殡葬行业,并贯穿于行业发展改革与职业教育的各方面,通过熟练掌握运用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发挥传统行业与现代技术结合发展的优势,推进互联网+殡葬服务模式,探索线上线下结合的服务新模式,为群众提供便捷化、人性化、个性化的殡葬服务。

在学术研讨环节中,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教授韩星、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基础理论研究室副主任研究员李玉光、福寿园国际集团总裁助理福寿园生命服务学院院长邬亦波、北京市八宝山革命公墓党支部书记主任曹丽娟分别做主题发言,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周雪媚作近期科研产品介绍。

当天下午,活动进行了生命讲堂、校企合作宣讲以及中国民政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现代殡葬技术与管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第九次年会等其他议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