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7期

加强疫情防控,满足祭扫诉求——奔跑在清明祭扫高峰前的殡葬管理部门
张雅婷

编者按:在疫情防控常态化下,面对人民群众的治丧诉求,全国各地清明祭扫管理机制亦做出了适应性调整。在江苏,南京市殡葬管理处围绕“数字祭祀、科技赋能”,推出“宁思念”网络祭扫平台,弥补了部分群众在疫情防控下不能现场祭扫的遗憾;在海南,海口市殡葬管理部门根据疫情防控需要,制定多层次、多维度的祭扫服务和应急预案……近期我国多地多点发生本土聚集性疫情,奥密克戎变异株“来势汹汹”,针对今年这场特别的“清明祭扫高峰”,各地殡葬管理部门抢先研判,奋力奔跑在清明祭扫高峰之前。现编者分别从管理决策部署及科技工具支持两个方面窥探殡葬管理部门的清明祭扫指挥和倡议工作,以飨读者。

全面加强防控,落实祭扫规定

为了贯彻落实海口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关于加强清明节期间祭扫活动管理的通告》有关规定,全面加强海口市殡仪馆、颜春岭公墓、吉荫贤公墓、富山公墓、浮陵水公墓等暂停现场祭扫服务的管理,确保不发生违规祭扫行为,做好疫情防控期间的各项祭扫管理工作。3 月 20 日,海口市召开了全市殡仪服务机构清明节祭扫活动管理工作部署会,海口市民政局、殡葬管理所、海口市殡仪馆、各公墓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组织学习了《海口市 2020 年清明节祭扫活动管理工作实施方案》,各殡仪服务机构汇报了近期清明节祭扫活动基本情况,海口市民政局淡利锋就如何加强殡仪服务机构内部管理和大门管控,配合辖区政府共同加强墓园周边管理,加强宣传引导,探索提供网络祭祀、集体共祭等疫情期间暂停祭扫服务的有关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

在疫情期间,暂停相关祭祀场所的现场祭扫服务是海口市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总体形势作出的科学部署,殡葬管理部门更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全面加强管控措施,确保暂停现场祭扫服务落实到实处,确保管理得住、不出事。

海口市要求各殡仪服务机构要结合当前疫情防控形势和往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深入开展分析研判,科学制定切实可靠的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全面加强疫情防控期间的管理。

一要切实履行企业主体责任,重点强化大门管控,配备充足的管理力量,同时积极主动做好群众的疏导工作,争取群众的理解和支持;二要科学统筹日常工作和疫情防控工作,在全面加强内部防疫措施的同时保障好正常的火化、安葬服务;三要积极借鉴外地成功经验,筹建网络祭祀平台,探索提供代祭扫服务,为不能现场祭扫的群众提供居家祭祀的便利。

转变祭扫理念,严格现场管理

3 月 13 日,南京发布“关于进一步严格做好当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通告(第 4 号)”要求:清明期间,暂停组织公祭、江祭、骨灰撒散等群体性活动,倡导群众不跨省、跨市异地祭扫,鼓励云祭扫。据了解,在三月的第一个双休日,随着南京气温迅速攀升,共计有 35 万市民出门踏青祭扫先人。但随着近日疫情防控工作的加紧,各墓园除了要求在网上提前办理预约手续,在现场,也必须出示行程码和健康码双码。

面对国内近期出现的这轮疫情,南京市殡葬管理部门发出倡议,鼓励南京市民更多是通过网上祭扫、居家祭扫、代祭服务等绿色、简约的祭扫形式,以现代文明的方式表达对先人的怀念。

针对祭扫场所的现场管理,南京市殡葬管理部门要求各殡葬服务机构根据本单位实际情况和防控能力,科学设定现场祭扫人数上限,严格实行分时、错峰、限流祭扫,避免人员扎堆聚集。所有外地来宁返宁人员,需持 48 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健康码黄码或红码人员、行程码带 * 号人员和其他处于健康监测期间的人员不得进入公墓(骨灰堂)等场所。

针对到场祭扫的市民,南京市殡葬管理部门也要求其自觉服从工作人员管理,主动出示预约码、“苏康码”绿码和“行程码”,做好个人防护,全程佩戴口罩,主动配合测温,并遵守公墓(骨灰堂)等场所的安全管理规定。各区管理的公墓、骨灰堂等殡葬服务机构由各属地负责按照本通告精神,制定相应方案,进一步加强服务和管理。

针对人流量较大的重点公墓、殡仪馆,通过配置热敏测温设备,快速准确检测人体温度,并对体温异常人员进行警示,提高测温效率。

在南京殡仪馆,通过在入口处安装人脸识别器,有效减轻了工作人员的防控压力,同时联通大数据筛查,可及时发现瞒报、漏报、不实申报等现象,并有助于无症状感染者流调监测、病毒溯源等工作的精准、高效开展。

除此之外,南京市殡葬管理部门还倡导在线祭扫,为深化移风易俗宣传,满足群众疫情防控期间祭扫需求,南京推出了“宁思念”网络祭扫平台。市民通过“南京殡葬96444”微信公众号或“我的南京”APP,即可登录“宁思念”平台“在线追思”模块进行网上祭扫;市民亦可自行联系各殡葬服务机构代为祭扫;确需到现场祭扫,可提前通过“宁思念”平台或电话咨询预约,无预约不得现场祭扫。

2020 年 8 月,民政部在京召开殡葬信息化建设工作调度视频会议,要求将殡葬信息化建设作为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殡葬工作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中央建设网络强国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和创新殡葬服务管理、更好服务人民群众的重要内容,围绕“用系统、建通道、聚数据”,加快推进殡葬政务服务信息化建设,满足群众对“逝有所安”的多层次、多样化、多方面需求。南京殡葬管理部门正是围绕殡葬信息化建设,打造出“宁思念”平台,填补了南京在线祭扫服务的空白。

受 2020 年初新冠疫情的影响,网络云祭扫成为当年清明祭扫的主推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群众不能现场祭扫的遗憾,也在相当程度上提升了网络祭扫的社会认知度和接受度。平台上线一个月不到,在线祭扫人次突破 426 万。

网络祭扫增强了客户在线祭扫的体验感、家族祭祀的归属感,尤其让选择生态葬的家属思念之情有了安放之所,并推动实现从“形祭”转变为“心祭”、“清明祭”转变为“日常祭”、“老带少”转变为“少带老”,成为引导群众观念和习惯、推进丧葬礼俗变革的新方式。

2021 年,“宁思念”2.0 版正式上线,平台优化空间页面设计,新增祭扫动画样式,构建墓园三维全景,采集 21万实景墓穴,集在线追思、祭扫预约、祈福留言、江葬江祭等功能于一体,有效增强了市民的祭扫体验。

今年清明期间,南京全市 250 家公墓、纪念堂将开放网上预约祭扫,提前登记市民身份信息,实时掌控每日祭扫人流量变化,及时通过调整时段、限制流量减少人群聚集。根据预测,“宁思念”平台将累计接受预约 231.5 万人次。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推进殡葬信息化建设提供了新机遇,以信息化手段推动殡葬管理服务变革创新,是我们当前殡葬从业者面临的重大时代课题。要实现群众“身后事”统一受理、一站式服务、办理信息准确归集共享,就要坚持打造全覆盖、全流程的殡葬数字化集成应用智慧系统,不断提升殡葬服务的便捷化、专业化水平。

南京殡葬管理部门将积极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和效果导向,以信息化建设持续推进殡葬工作纵深发展,实现殡葬服务更加便民、透明、优质,殡葬管理决策更加科学、精准、高效,推动传统殡葬向智慧殡葬服务方向转型升级、智能互通,促进“互联网 + 殡葬服务”应用融合创新,满足人民群众的殡葬服务需求,促进社会效益提质增效,努力开创殡葬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