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7期

把推广生命教育当成殡葬从业者的责任和义务
晏宜亮 / 福寿园国际集团

毕业于韩国梨花女大,硕士学位,90 后美少女顾洋意气风发地回国,准备进入社会一展抱负,现实却给了天真烂漫的女孩迎头一击……于是,她与福寿园的故事就此开始。

从行业门外汉,到生死教育实践者

2018 年,顾洋正式加入福寿园国际集团,作为传播学专业的毕业生,她最初的工作是推广和传播“生前规划”理念。2019 年初,有一次她参加在上海举办的养老博览会,博览会上她向来往的老年朋友分发“生前规划”理念宣传单页,其中有一幕至今让她印象深刻。当得知这宣传单页来自“福寿园”的时候,本已接在手中的单页被老人家“啪”地一下扔在了地上,“哎呦,卖墓地的,不要不要,走走走……”那是顾洋从业以来,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来自外界的巨大排斥与拒绝。

“生老病死”是自然规律,为何大家会排斥?面对这个问题,顾洋首次意识到自己在生死学领域的巨大欠缺,为了更好的去理解“死亡”,她一头扎进了生死学的研究当中。她参与到大大小小各类生死议题相关的课程与活动中,从生死哲学、安宁疗护、灵性关怀再到哀伤抚慰、遗物整理、宗教信仰、殡葬习俗 ...... 国内外生死学专家学者的著作、学术成果她都孜孜以求。

2019 年后,她又以探索者和实践者的身份陆续在社区做生命教育的尝试,从最初单纯的传播理念,到后来开发针对不同人群和年龄层的生死教育课程及活动。

一个“花瓶”的自我成长

顾洋把自己变成一个“花瓶”,可以随时清空自己,也可以随时吸取各方的知识和养分。她跟着殡仪馆的同事深入家庭提供治丧服务,也跟着墓园的伙伴去擦拭墓碑,她前往律所、公证处聆听法律达人的遗产继承等相关课程,也深入临终医院跟着医生查看临终者的情况做临终关怀志愿社工。这种持续学习的精神也激发了周围很多的同事的学习兴趣。

2020 年疫情期间,顾洋在线上开展“福寿三嘱”培训课程,自编教材、自出考题,她将之前在外学到的遗嘱、预嘱知识力所能及分享给更多同事,当年就实现了福寿园国际集团在社区推广“福寿三嘱”公益咨商服务 200 余场,收获各地民政、社区街镇领导的好评。

现在,她又马不停蹄在线上线下举办各类生命教育讲座,不仅带动集团员工学习,同时也吸引了一批生命教育相关领域专家学者的关注。

作为一名生命服务从业者,为了减轻公众对死亡这一沉重话题的忌讳,顾洋想了各种办法,为此她还特别设计了老少咸宜的生命教育桌游,将殡葬相关的话题融入到桌游当中,带领大家在休闲娱乐中学习相关知识。生命是无常的,死亡不是一个年龄段的事情,它是任何一个年龄段都有可能面临的。顾洋深知,在推广的过程中依旧有很多的阻力,改变观念的过程比盖起一幢大楼要难得多,但只要有像她一样对生命服务充满热情的青年人不断加入进来,相信未来殡葬行业会有更美好的春天。

顾洋说:

作为一名殡葬从业者,行业的特殊性赋予了我一个特殊的使命,就是去普及和推广生命教育。古语有云:“国之大事,在祀在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祭祀文化,而殡葬是祭祀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当言语无法表达哀思,仪式就是最好的情感传递方式。所以我们不能把殡葬仪式简单理解为处理遗体。现代社会,它帮助丧亲者强化死亡的事实,为他们真正度过哀伤给出了前提。另外也为平时不太走动的亲友们,提供了一个再次联结的场所,让家族概念再次得以清晰,同时让逝去的人以另外一种形式获得永存。但碍于人们对死亡的忌讳,大多数人别说是古代丧葬文化,现代的殡葬流程都知之甚少,如果家庭一旦遭遇死亡事件,就会变得相当慌乱。特别是以小家庭为主的现代社会,一旦遭遇此类事件,很多时候显得孤立无援。

但对大多数人来说,日常生活中谈论死亡一定不是一件令人轻松愉悦的事情。人类对死亡的恐惧已经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即便是在临终病房或是殡仪馆、墓园这样标准的以死亡为背景的场域里,死亡依旧是一个令人难以启齿的话题。然而,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事比死亡更能体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属性。我们可能出生于不同的地区,在不同的环境下成长,从事各异的工作,正经历不一样的人生,但我们却都有一个共同的结局,那就是死亡。

过往多年的工作经验让我意识到,对死亡不去做提前的讨论,会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

我曾处理过因未留下完整遗嘱,而导致房产旁落“负心渣男”的案例,也曾亲耳听闻,未规划好后事,时过四年,至今无法入土为安的老母。还有临终病房里那些数不清的见闻,面对医疗决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在痛苦与恐惧之间不断徘徊挣扎的临终患者们。

生命教育的意义就是帮助大家学会未雨绸缪,死亡是我们共同的命运,与其当一只鸵鸟把头埋在沙子里,不如勇敢的直面它,拿出对自己生死负责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