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在一次次轮回中完成了至高无上的使命。我们都是大地的种子,在回归自然的过程中,孕育出无限的生机,那是生命的隐语,生生不息的力量。当我矗立在海葬纪念墙前,我仿佛走入了苍穹大海,仿佛看见了无数生命在碧蓝的大海如同静夜的星辰闪闪发光。在生命的星辰大海里,每一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纪念墙以一种磅礴之气,在生与死的转圜之中,将人性的思考和对血脉亲情的传承引向历史深处,礼赞生命崇高,延续血脉深情,书写生死温度。
有一句话说“如果时光可以证明什么,我希望告诉世界,我曾来过。”我们怎么证明存在,这种存在不会随着时间与生命而消逝,25000 多个名字,25000 多个人生,纪念墙作为海葬历程的记载,具有其历史的意义,记取海葬的历史,记取每一个人的名字和独特的人生。所谓流光一瞬,华表千年,唯有记取,才能永恒。俯仰天地之间,我们始终向着死亡的目标飞翔,在飞翔的过程中完成了自我内心的救赎与高尚的存在,在回归的时刻,又以大无畏的安然和镇定,走向永恒。纪念墙将人的生命昭告于世间,告诉自己的亲人,告诉自己的后世子孙,我曾来过。
1956年我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以来,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国家领导人以心系天下,德泽后世的伟大的情怀将骨灰撒入祖国的江海,他们以无尚胸襟、崇高典范开启了海葬的篇章。1994 年北京海葬开始起步,海葬作为民生工程,历经数十年的岁月,终于将北京人传统的丧葬观念慢慢改变,海葬所获得的成功,对生命回归自然的思考,并不是一蹴而成,而是经过 27 年的历程,甚至是几代人的付出。我们在改变世俗伦理观念的路途上,几乎付出了所有的艰辛和努力。变革的产生并不是理所当然,丧葬观念的革新,海葬的兴起,也走过艰难的岁月,但北京这座城市以无比包容的姿态,接纳着新的观念,海葬在这样的过程中逐渐完善,逐渐走入寻常百姓家。
大海是生命隐秘的存在,百川东到海,人生复西归。我曾见证过生命归海的过程,一条海撒路,不过几百公里,生命的道路却不会由此而走向终结,生命归海的那一瞬间,由此而获得永恒。
人归于沧海,犹如北冥之鱼,遨游于天地之间,人完成了世俗生命到自然生命的过渡,融入到人类大生命的永恒之中,从而达到真正的天人合一,生死互渗。北京这片地域生长出敢为人先的筋骨,生死两端,是自然生命的两种方式,他们以大无畏的勇敢投入海的怀抱,从此天高海阔,生命翱翔。
但是面对海葬,依然有很多是现实无法完善的缺陷,我们坦然面对海撒,却有很多人在真正完成海葬之后,内心存在无法弥补的缺憾,这种缺憾来自于无处为祭,何以凭吊的现实。“殡、葬、祭”是传统文化和生死文化中,不能或缺的三个环节,海葬完成了殡和葬,却依然没有完全的解决祭的问题,而海葬纪念墙很好的解决了这一缺憾。
这不由得让我想起在海葬纪念墙落成之日,家属面对着 25000 多个名字寻找着亲人的姓名,这便是他们内心中的期许,找到了自己的亲人,就仿佛找到了情感的归属。一位八十多岁的老人,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寻找着自己亲人的姓名,当找到后,她抚摸着亲人的名字,泪流满面的说:“老头子有碑了,我没有遗憾了”。这种动情时刻很多,这一个个不仅仅是名字,是他们所有血脉的赓续,是他们所有情感的赋予,是他们亲情的延续。他们安然归海的大道之举,在这时刻得到了最大的认可和情感的补偿,于生者来说,慰藉了他们无处祭奠的缺憾,于逝者来说,完成了他们作为人的一生,写出了他们的人生传记。
清明期间,无数逝者泪洒纪念墙,那是心与心的共鸣才能唤起的情愫,有一位女士说:“我们三代人都选择了海葬,没想到,我们的亲人在这里得到了最高的礼遇,解决了我们对亲人的祭奠,内心非常感动,真是为老百姓做好事了”。有的家属说:“我们有地方念叨亲人了”真挚的话语直抵心窝,打动人心的往往是世间最质朴的情感,这份深重的情感具有光和亮,由此更能看得见纪念墙的意义,这是一面有生命的纪念墙。
我们被亲人死亡的悲剧无情碾压时,用记取逝者的方式来化解掉那些存于内心的遗憾和巨大的悲伤后,衍生出对生命的思考,对海葬观念的革新。正如一句哲语所说:“一座城市乃至一个国家,如果将死都做好了,生将不是问题”。
当我在这个行业历经无数人的生死故事后,开始真正体悟到生死之外的一些东西,一些情感的赋予,一些关于生命故事的传递,都是值得被记取的。生命如艺术品一样,不论其长短,都在生命的过程中彰显着属于他的奇妙意义。这些意义在海葬纪念墙中看得见,25000 多位逝者,无数情感的堆积,让这面纪念墙衍生出了更多的涵义,这是我们回首过去,瞭望未来的思想刻度。
生命的事业,是良心的事业,而海葬纪念墙就是良心工程,也是北京海撒 27 年的成果见证,从最初参与者寥寥无几到现在每年几千人的海葬需求,这个过程,正是北京海葬的历史,正是无数殡葬人努力的结果,我们以此方式来审视曾经走过的路,来展望我们未来要走的路。以此来纪念那些敢为人先,勇归瀚海的逝者,他们由此而获得了生命之外的生命。
我们古语常说“人过留名”,纪念碑作为标志性的建筑,记录了名字后面所有的故事,所有的情感与血脉,我们缘情体悟,才能真正知道人世情感的可贵,才能真正做到礼赞生命崇高。
岁月失语,唯石能言。一面纪念碑,上面的文字,有恒久的历史温度,正如我们的祖先有意将一切值得记取的东西篆刻在最经得起风雨的石头上,讲给后世子孙听,这是最好的传承与记取。
纪念墙的温度来自于无数情感的交集,来自于民胞物与的共情,来自于内心深处的需求。他们用自己的名字写出了一生的诗句,这些篆刻在纪念墙上的名字透过阳光和万里河海,折射出他们的灵魂和光芒,这就是最好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