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8期

“最诗意的长眠” 瑞典斯德哥尔摩森林墓地
扬州墓园 供稿

生死是人生必须面对的一课,墓园则是很多人最终的归宿。在沉重,痛苦,别离之外,墓园也应是尊敬,记忆,感激之地,将亡者送往来世,给予生死之间的平静和安慰。

斯德哥尔摩森林公墓位于斯德哥尔摩南部郊区,以墓地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文化遗产名录。1915 年,瑞典决定在斯德哥尔摩南部安斯基得建造一个新的公墓,并面向全球征集设计。最后,年轻的实用主义运动设计师冈纳阿斯普朗德和西格德劳伦兹的作品入选。1917 年,公墓开始建造,由于地面的碎石上长了很多茂盛的松树,这项工程进行了整整三年才竣工。建筑师利用了原始的自然风光,创造出一个宁静美丽的环境,对全球的公墓设计都有重要影响。

斯德哥尔摩森林公墓以其简约的设计风格,对自然与死亡最大程度的尊重,开创了一种全新的墓园设计方式,也是现代景观设计的教科书式的经典之作。

与其说这里是巨大的墓园,还不如说这是个美丽的露天公园。建筑,山丘,森林融为一体,自然与精神的完美结合,用最少的元素表达最丰富的精神含义。这里没有阴森恐怖,这里没有所谓的哀伤恸哭,这里是满眼的绿与一个又一个的故事。这里不止有代表追思的鲜花,也有推着婴儿车在散步的瑞典人。

车在林中公路疾驶时,道路两旁高大茂密的树木根本令人以为这里是郊外或是一座郊野公园。直到道路两旁满目延绵的绿意中突然有墓碑一闪而过,才知道墓园已经到了。

车停在一片起伏绿地的一组低矮建筑物旁。与我们概念中的公墓太不相同,没有摩肩接踵、没有哀啼、没有烟雾缭绕。却瞬间心平了下来。

葱郁树荫中隐藏着三个礼拜堂,堂前一池碧水,睡莲簇簇团团,映衬着北欧的蓝天白云。远远地,坡顶一片茂密的松林。另一个方向,巨大的花岗岩十字架矗立。

礼拜堂大门,朴素的土黄色花岗岩石墙,只有近地面处的玻璃幕墙反映着周边的林地。

墓园中心高起的是冥想地,顶部松林茂密。坡度不大,随便怎么走都能到顶部。特地走到一片空旷中这唯一一处明确的道路。深呼吸,自然放慢脚步,不必赶路。前面的身影缓缓升高,消失在密林后。

据了解,被安葬在森林公墓的大部分都是普通的斯德哥尔摩公民,这里的管理费是每年 360 克朗(350元人民币)左右,每次最多可缴 25 年。任何市民都可以申请这里的教堂举办葬礼,这里的教堂的感觉和安藤忠雄设计的风之教堂很相像,自然的宁静与治愈是无法言喻的。也许这些可以抚平一点点失去亲朋挚友人的内心。

在这里没有死亡的恐惧,更多是安息的沉静气氛。在灵魂的尽头,生与逝的边界,让逝者安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