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10期

殡葬元素持续亮相社会媒体 行业社会关注度与日俱增
网络整理

编者按:随着殡葬改革的强有力推进,以及从业者素质的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主流社会媒体走进殡葬,向广大人民群众呈现出殡葬事业的最新风貌,也拉近了大众与殡葬事业的距离。特别是今年以来,社会上涌现出了许多有关殡葬题材的影视综艺作品,也出现越来越多关于“生命”的思考与发声。“死亡”不再是一个让人望而却步的冰冷词语,它开始走到荧幕前,向大家阐述着一个个令人动容的故事。从央视到短视频平台,再到院线电影,殡葬事业正在用它正向、积极的一面引导荧幕前的观众正视其背后的故事,揭晓生命的意义。

央视《非常职业》走进殡葬业,葬礼策划师成社会焦点

今年 6 月,央视纪录频道《非常职业》第二季第二集专访了厦门市殡仪服务中心怀祥礼仪的 90 后殡葬策划师徐小琴,呈现了厦门殡葬策划师的爱心理念、统筹执行、创新等新的面貌和生命力。

早在今年 4 月中旬,央视《非常职业》栏目组编导一行就来到福泽园殡仪馆。在前期采访拍摄中,编制组对厦门怀祥礼仪人专业、贴心的服务作全面采访,对厦门市殡葬改革发展的成果表示肯定;特别是被殡葬策划师徐小琴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坦然面对偏见,在人生终点站上以人性化、特色化、专业化的服务诠释着对生命的敬重所感动。

出生于厦门小渔村的 90 后女孩徐小琴,因为父母不愿女儿也同他们一般靠天吃饭,从小就被教育好好学习走出渔村去城市发展。商务英语专业毕业后,徐小琴入职了一家酒店担任前台接待。2015 年,因缘际会加入厦门怀祥礼仪,从事生命终端服务至今,从一名业务“小白”成长为独当一面的葬礼策划师。

而令她勇于踏入这个全新领域的则是两次亲身经历的葬礼。幼年时,送别叔叔;青年时,送别婆婆。两次本该充满回忆温情满满的送别,给徐小琴留下的只有宛若木偶受制于各种冰冷的指令:“磕头,拜,敬香,哭……”于是,有机会进入殡葬行业,她想做“非常规”的告别式。

在徐小琴看来,策划一场完美的追思会需要用真心去体悟逝者曾经生活过的轨迹,现场的布置既要符合逝者的生前喜好,更要在细节处让家属适时参与,通过仪式感抚慰他们失去至亲的遗憾、伤心。

《非常职业》播出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许多观众在看完《葬礼策划师》这一集后,对徐小琴所从事的职业产生了尊重和极大兴趣,甚至有一部分当地观众想要去现场看一看她究竟是如何工作的,这让徐小琴倍感欣慰。

“闽南人传统守旧,对殡葬从业者总带着些许偏见。”片中徐小琴唯一一次面露难色是因为想到纪录片一旦播出,女儿可能会遭到歧视。但是在向记者解释完接受采访的初衷,笑容重新回到了她的脸上。她说:“我不想在这个行业让我们家糖糖(徐小琴大女儿)没东西可讲,至少我上过电视,让她觉得说,妈妈虽然做这个行业,但是她不是那种只是很简单地做一个行业,她能为我感到自豪。”

流媒体节目《人生半场》聚焦安宁疗护,路桂军教授畅谈死亡

今年盛夏,一档由西瓜视频平台制作的节目《人生半场》在网上引发了广泛关注,该节目聚焦当代中青年现实困惑的深度谈话。其中一期由杨天真主持,邀请到了音乐人艾福杰尼和死亡教育专家路桂军,从不同年龄段、不同身份视角来讨论“死亡”话题。

节目中,路桂军教授谈及到了一次为自己办的“葬礼”。作为一名“逝者”,他全程体验了“故人沐浴”的环节,从最真实的葬礼感受中获得了许多对于生命与死亡的思考。床不舒适、沐浴清洁流程化……这种感觉是之前他从来不知道的。从这次的体验中,他感觉自己更能理解那些他所服务的病人;同时,对死亡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他认为,只要当人们对生死谈的足够多,才可以降低对死亡的习得性恐惧。这样当死亡真正来临时,才能少一份恐惧,多一份理性,尽情的表现自己。节目由“对于死亡的恐惧”引发思考,继而延伸到“我们该如何面对离别”、“我们可以从死亡中学到什么”等问题的深度探讨。对话直击人心,引发观众对于生命更深层次的思考。

路桂军教授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国内有一些绘本教我们,如何与孩子谈生死,比如孩子问你说小灰熊死了,小白兔特别伤心,但死亡是怎么回事,没说清楚。或许我们可以这样告诉孩子,现在爸爸妈妈每天送你上学,接你放学,周末陪你去逮蝴蝶,带你去爬山,给你买好吃的,买特别漂亮的玩具。有一天爸爸妈妈突然会变成天使,飞在天上看着你上学,晚上在梦里给你讲故事,晚上抱着你睡觉。这种解释孩子更能接受。

另一种对死亡的恐惧来源于未知,一些死亡应激事件,如果没有经过理性处理,会给人带来严重的精神创伤。比如一个孩子被蜜蜂蛰了,因蜂毒过敏,出现呼吸困难,孩子的妈妈很惊恐,打了 120,找了好医院,最后孩子因为急性喉头水肿窒息,在去医院的路上,死在妈妈怀里。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一种默认的死亡场景,要么是风雨大作,雷电交加,要么是秋风萧瑟,使人感到恐怖,感到被惩罚。因此,一些人面对疾病,遭遇不测,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为什么死亡发生在自己身上。这就像托马斯·卡斯卡特有本书中写的那样《每个人都会死,但我总以为自己不会》,大家都觉得自己离死亡很远。

《人生大事》带火殡葬题材影视,多部影片聚焦行业引深思

同样是今年夏天,电影《人生大事》让殡葬业与社会拉近了距离。这部电影一经上映便迅速占领各大新闻媒体平台、社交阵地,一时间将殡葬从业者从默默无闻的“小角落”带到了大众层面的“大舞台”前,殡葬人也被观众们亲切的称之为“种星星的人”。其实,除了《人生大事》外,今年又有多部殡葬题材的影视得以呈现,毫不夸张地说,今年可称之为”殡葬题材影视元年”。

本是节奏明快的喜剧电影,它的主题却事关严肃,影片还融入了刑满释放的前科人员重新进入社会的思考——《东北告别天团》讲述地就是这样一个故事。主角在东北经营着一家“西行殡葬行”,与众不同的是,他愿意接纳刑满释放人员,给他们提供工作机会。一天一位顾客来到店里,抛出了豪华大单——三百万的葬礼,在这场天价葬礼的过程中,主角和这位顾客才发现,二人之间有着更深的渊源……故事便由此展开。

在题材和主题这个“容器”里,《东北告别天团》以剧情 + 摄影 + 服化道综合质感的呈现,描摹了一副殡葬行业小人物的生存实录,饱含现实关照。

除了电影作品,殡葬题材电影也在影视剧的创作和选材上受到了青睐。由哔哩哔哩出品的网剧《三悦有了新工作》同样呈现出了持续的热度。

该剧讲述了失业多时的赵三悦被母亲赶出家门,在其大姨的指导下来到当地市殡仪馆成为了遗体化妆师,就在这时,一桩无名男尸被送入了殡仪馆内,调查后发现了这个男尸是三悦失踪多年的生父,这一次,三悦要弥合的不止是父亲的遗体,更是自己和母亲间的心结以及生活的裂隙故事。

该剧从 95 后年轻人的视角出发,讲述了三悦从新入行时对这份职业怀抱着未知,到感悟生死用心学习遗体化妆的故事。同时,该剧以赵三悦为原点,通过其成长视角,刻画了她所见证下往生者的生前身后,折射众生群像。以温暖、治愈的方式,带领观众了解遗体化妆师们那些点燃平凡瞬间的高光时刻,从无常的消逝之中,体悟日常生活的可贵,旨在以生死之事,见人间之情,让观众陪同三悦一起,学会告别,习得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