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10期

让数字化赋能殡葬生命文化教育
鲁虹 / 上海殡葬文化研究所

2021 年 9 月 17 日,国新办举行“扎实做好民政在全面小康中的兜底夯基工作”发布会,民政部部长李纪恒畅谈未来民政事业发展愿景。在讲话中,李部长高度重视殡葬在传承逝者人生文化和优良家风中的作用,进一步明确了其文化功能。他深切希望,未来殡葬应成为传承逝者优良家风和良好品德,激励后代努力奋斗、贡献社会的文明载体,更好实现“逝有所安”,让公众在生命文化高度上产生更多的获得感。

自民政部等九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依托现有殡葬设施资源,建设一批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优秀殡葬文化传承平台”以来,上海市殡葬系统积极行动,一直努力致力于创造可推广、可复制、可供借鉴的殡葬生命文化教育的“上海模式”,发挥先行者、排头兵的引领作用,取得了不少成就,但在将生命文化教育与殡葬服务结合起来、内化进去,与殡葬服务的各个环节相融合并凸显出来等方面,也遇到了一些发展瓶颈。

数字化是国家战略,更是上海“十四五”规划确定的重点战略。2021 年,教育部批复同意上海成为教育数字化转型试点区。教育型殡葬单位是社会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时代也为殡葬生命文化教育开启了新的可能,如何发挥殡葬所长,整合各方资源,用数字化为殡葬生命文化教育按下快进键,用数字技术有效支撑殡葬生命文化教育,需要上海再次率先进行探索。

一、上海市殡葬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成就和发展瓶颈

自 2016 年龙华殡仪馆率先开展生命文化教育以来,上海市殡葬行业取得了不少成就。一是出现了殡葬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群。龙华殡仪馆、上海松鹤墓园、望仙安息园三家由市民政局授牌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的单位运作经验不断成熟。滨海古园已完成公墓生命文化教育基地的战略构建并稳步推进,3 家殡仪馆和 6 家公墓已由市殡葬服务中心授牌成立生命文化教育基地。从而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出现了一批殡葬单位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的“基地群”。二是殡葬生命教育场馆建设达到了较高水平。上海殡葬博物馆、永福园的志愿军纪念馆、海湾寝园的知青陈列馆、福寿园的人生文化博物馆、滨海古园海葬纪念楼、海葬纪念苑、海葬纪念碑、海葬纪念馆,正在逐步引导人们从单一的骨灰撒散转变为不保留骨灰及人生文化保存和弘扬上。三是各种生命文化教育活动生机勃勃地展开。滨海古园每年举办海葬公祭,海港陵园举办节地生态百姓公祭,福寿园每年在希爱林举行的癌症逝者集体葬礼,永福陵园举行祭英烈公祭典礼,松鹤园年年举办感恩征文活动。所有这些,正使殡葬单位的社会形象悄然在改变,它已不再单纯是处理遗体、安葬骨灰的地方,而是向文化设施、教育设施改变。

但我们看到,殡葬业开展生命文化教育也遇到一些瓶颈。一是覆盖面不高。长期以来,由于社会的隔膜,参与殡葬生命文化教育的合作单位每年就是那么几家,殡葬生命文教育如何吸引更多人摈弃对殡葬的偏见,进一步扩大殡葬业开展生命文化教育受众面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二是受时间的限制。在时间方面主要是清明、冬至、中元节等祭祀比较集中的时段,各殡葬单位开展相应的生命文化教育活动,过后就转入“淡季”,表现为“周期化”特征。三是形式单一。基本都是邀请学生到殡葬单位开展教育活动、到街道或者养老院“送课上门”、借节地生态葬区的推广契机宣传“天人合一”理念,启迪人们尊重自然等等。如何创新生命文化教育的形式和方法是公墓工作者一直思考的问题。

二、用数字技术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突破时空限制

2020 年,上海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全面推进上海城市数字化转型的意见》,提出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是事关上海发展全局和长远的重大战略,要以数字化推动基本民生保障更均衡、更精准、更充分,创造无处不在、优质普惠的数字生活新图景。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成为上海主动服务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战略。

数字化技术是集聚大数据、人工智能、互联网技术、云计算高新技术的总和。数字化技术的广泛应用,打破人与物、人与人、组织与组织间的平面连接,建构起更为精准、高效、智慧的立体连接,形成“智能互联、知识透明、边界消失”这一万物互联的独特景观,这就为我们突破生命文化教育以殡葬单位为单一中心思维,提供了新场域、新手段。

殡葬单位开展生命文化教育,要完成基本理念的转变,即牢固树立“做殡葬,就是做教育”的理念。殡葬单位开展生命文化教育,是以生命文化教育为主线来组织殡葬单位中的殡、葬、祭等活动,将生命文化教育与殡葬单位日常工作完全融合在一起,并以生命文化教育为主导。以公墓为例,教育型公墓作为进行生命文化教育的理想场所,其服务的每一个环节、每一个场所,都应是开展生命文化不可或缺的“课堂”,服务过程本身就是生命文化教育过程。领着客户看墓的过程,要变成一场生命文化教育之旅;选墓的过程,要从尊重自然生命的角度推广节地生态葬式;落葬的过程,要成为以生命文化教育为主线的葬礼,让葬礼成为生命文化教育的课题。

要用数字化的方式来重塑这个生命文化教育过程。例如,在公墓中用现代信息技术呈现数字化的生命文化之旅,通过高清 3D 地图视角,向用户展示公墓位置、自动规划路线并实现精准导航,实现园区内的生命教育之旅的快速引导。推行生态节地葬式,鼓励树葬、草坪葬、花坛葬等新型环保葬式,公墓可以用直播的方式记载墓穴旁边生态植物的成长和养护过程,保持与家属互动,家属除了直接参与保养服务外,也可以购买保养服务,将追思和环保结合起来。生命文化葬礼支持视频实时对接功能,家属可以通过平台收看到工作人员用手机或移动平板设备实时拍摄的逝者墓景,便于家属进行视频祭扫。如有家属不能到现场祭奠的,也能网上订购代客祭扫、清洁墓碑、敬献鲜花等服务,殡葬单位通过视频或图片形式向家属进行反馈,让更多的受众参与到生命文化教育葬礼这一教育课堂中。

在数字化殡葬转型这样一个大场景下的生命文化教育应该是数字化的,可以线上和线下同时开展的,这样可以彻底打破殡葬信息传播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扩大受众面,让殡葬过程真正成为生命文化教育的过程,并通过数字化的手段加以传播。

三、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生命文化教育,突破社会隔膜

2021 年 6 月,中国共产党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十一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厚植城市精神彰显城市品格全面提升上海城市软实力的意见》。《意见》强调,要持续提升全球叙事能力,更好地向世界展示上海国际大都市的文明风貌,讲好精彩城市故事。

用讲故事的方式开展生命教育,公众的接受度会比较高,而殡葬行业又是一个有故事的地方。以滨海古园的“上海故事”为例,特色园区以上海本地文化为载体,在建筑物和墓碑上以上海特有的符号为基本要素,如石库门、弹格路、外滩建筑等,以弄、里、坊为墓区命名,以雕塑、影雕等手法展现上海百姓文化,由中国盆景艺术大师胡荣庆制作的“松云瑞气”盆景,荣创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纪录之“最大的盆景”。“上海故事”主题墓区是上海百姓故事和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绝佳结合。同样,安葬在公墓中的每个逝者都是有故事的,名人故事暂且不说,普通逝者也不同程度具有人性光辉的一面,正是这些普普通通的人,成就了上海的历史。我们经常在与老人的交谈过程中听他们提及过去和逝者的故事,有些故事不一定有多精彩,却能够最真挚地保存当年、当时、那个人的情景。人生在世的几十年中,一定有那么一个故事,或浪漫、或真诚、或伤悲、或开心,能够展示出这个人几十年的人生。

所以,殡葬生命文化教育,要从细节入手,从挖掘故事开始。通过最真实的人生故事和岁月点滴,激励和唤醒生者对生命的感悟,起到“生命教育、生存教育、生活教育”的目的,突破社会对殡葬的隔膜。

四、数字化故事——殡葬生命文化教育的新方式

数字化技术快速发展,深刻改变文化教育的传播格局。以播报智能化、内容场景化、视频个性化、数据可视化为特征的媒体数字化转型,推动传统叙事转向技术叙事、多媒体叙事、差异性叙事和融合叙事,突显出数字创新赋能传播的新动向。2020 年底,“复兴路上工作室”和“中国好故事数据库”联合出品的短视频《一杯咖啡里的脱贫故事》,国内外阅看和互动量达 4.13 亿次,其中,国外主流社交平台自然浏览量超 1 亿。数字技术下的传播移动化、社交化、可视化带来的新特点、新趋势,为殡葬单位讲好生命文化故事、传播优秀殡葬文化孕育了难得的机遇。

数字化故事就是通过图像、文字、语音、声音、音乐、视频、动画等多种媒介来分享生命文化故事。通过数字技术,将故事这种古老的艺术进行现代诠释。数字生命文化教育故事的创作者不一定是殡葬工作者,也可以是丧属。殡葬单位可以设计特定的主题,向全社会征集故事,数字生命故事的长度可以 2-10 分钟不等,内容的范围可以从个人故事到历史事件,从探索自己的生命感悟到关注自然生命甚至是寻找宇宙其他角落的生命。在数字化面前,已没有了讲故事的人和听故事的人的区别,殡葬单位也不是单纯的生命文化教育的传播者,而是一个平台,在这个数字化的“众创平台”上,大家共同参与,每个人都有机会分享他们的生命故事。彻底打破时空限制,打破殡葬隔膜,用数字化故事形态创造殡葬生命文化教育的全新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