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民政部统计,截止 2021 年底,民政部门管理的经营性公墓有 1673 个。2018 年,中国公墓网(ZHMU.COM)联合问卷网、零点数据等机构对全国(大陆地区)公墓进行了初步数据整理。为进一步深入了解全国公墓基本信息情况,中国公墓网于 2022 年 7 月 15 日至 9 月 15 日对内地公墓开展了第二轮公开数据调研。着重对股权属性、土地权属、文明殡葬、市场营销、品牌推广等方面展开调查,结合调查问卷、邀约填报、人工查询等方式,共收到全国各省市总计 970 份有效样本信息。先将部分数据汇总分析,以供殡葬业者参阅。
我国的殡葬行业数据相对匮乏,行业信息的调研也较为困难,因此数据调研中难免偏颇遗漏,也请同业和专家不吝批评指正。
股权性质
在 970 份调查样本中,纯民营的公墓数量占了样本总数的 50%,纯国有的公墓比例为 30%。我们对比了全国百强公墓(2018)的数据情况,发现百强公墓中 75% 都是民营性质,不难看出民营公墓已经是我国优质公墓的中坚力量,民营墓园的运营发展也相对积极活跃。民政部门在积极推进地方殡葬领域标准体系建设,社会企业积极开发建设墓园陵园,对殡葬行业的发展起到极大的引领作用。
土地情况
在公墓用地方面,我们划分为占地规模、土地状况、土地来源、土地存量、有无租用土地、20年续期问题多个方面。根据《殡葬管理条例》,建设公墓,经县级人民政府和设区的市、自治州人民政府的民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民政部门审批。兴办经营性公墓的,也需审批审核一系列流程,所需土地向当地土地局管理部门提出申请。殡葬用地同样具有使用年限,拿陵园类型的用地来说,其使用期限与土地性质和使用年限有关,一般为 50 年或 70 年。土地使用年限到期后,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规定处理,如果土地使用年限延长,其土地上的墓地使用年限应自动延长。
年销售额规模
多数经营性公墓的年销售额规模在1-8千万,少数能超过8千万,仅有4%的墓园年销售额超1.5 亿。年销售额与土地存量、占地规模、运营宣传等方面都有关联,我们会在下文对多组数据联动,详细分析。
生态节地葬和惠民殡葬产品
随着殡葬改革发展,生态节地葬在各地市积极推广开来,惠民政策逐渐落地,从数据我们也能看出,生态节地葬和惠民殡葬产品的覆盖较为广泛,社会面人们对殡葬改革发展的接受度很高,反响良好。墓园的惠民殡葬产品多为祭扫时需要的物料。例如北京八宝山人民公墓常年开展“百万鲜花免费送”活动,还为前来祭扫的民众发放祈福卡、描碑毛笔、油漆、共享水桶、刷子等物品,无不体现出墓园的贴心服务。有无生态节地葬区域和惠民殡葬产品,今后也许会成为更多人选择墓园的条件之一。
新媒体建设与运营情况
新媒体时代,利用好平台能给自身知名度、宣发、销售方面带来良好效益。我们对各家经营性公墓有无开通网站、公众号、抖音、视频号四大新媒平台进行统计。61% 的墓园搭建了自己的官网,47% 创建了公众号。对于早期的宣发平台——网站和公众号,它们的运营成本低,且情况都较为良好;对抖音和视频号来说,操作难度大,运营成本较高,这一点在数据上也有明显体现。
品牌 LOGO 和商标保护情况
品牌和商标的建立也能体现出管理者对墓园的重视,加强自身专业度和辨识度,利于企业文化宣传,打造品牌效应。超半数墓园都设计了自己的品牌 LOGO,但商标方面只有33% 的墓园完成了商标的注册申请。商标注册所需时间较长(一般需要 12 个月),资质审查提交资料较多,对墓园来说,商标注册的需求也比制造殡葬相关产品的企业低,诸多因素造成公墓无商标情况占比多的情境。
当然业内领军企业对于商标的保护明显就重视的多,福寿园仅总部层面(不含各子公司)商标保护数量就有 172 个,泰康纪念园(泰康终极关怀)相关商标保护甚至达到了惊人的 1196 个。
综合分析
1、股权性质、占地规模、年销售额是否存在必然联系 在占地规模上,面积达到 500 亩以上的,61% 为民营,28%为国有,规模在100-500亩的,民营和国有分布比较均衡。股权性质归纯国有的公墓,只有 34% 年销售额在 3千万以上,65% 处于 1-3 千万行列。年销售额能在 8 千万以上的主要为民营企业,或有民营参股的其他所有制企业。
2、年销售额与新媒体建设运营之间的内在联系关注墓园的人群多是安葬在其园区逝者的家属,因为日后的祭扫需求而进行了关注。而对于一个从未购买过墓地的人,又很难去主动关注一个墓园的账号,这是墓园新媒体运营难以突破的转化瓶颈。受限于行业本身的特性,一些文章或视频在各平台也很难做到二次传播。
但对于建立了良好的新媒体运营的墓园来说,这确实能给墓园带来很好的宣传效果,广告宣传对业务销售的影响也息息相关的。数据显示,年销售额在 8 千万以上的公墓中,100% 都设立了自家官网和公众号,75% 的公众号做到了良好运营,30% 开通了抖音号但有良好运营的只占开通总数的10%,47% 有视频号但几乎无运营。年销售额在 1 千万以下的公墓(占地规模均低于 100 亩),78% 都没有创建新媒体平台。
从本次公墓大数据调查分析来看,公墓的发展受所有制、土地规模、新媒体运营等多种因素影响,数据能让我们客观地发现各数据类型之间的关联,对公墓运营者提供参考,带来帮助。在对公墓数据汇总分析时,我们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情况。
例如公墓用地地形上南北差异毫无意外,北方多为平地,南方多为丘陵和山地;国有制公墓土地都是划拨而来,民营制多为招拍挂得来;大城市里的公墓命名都爱加上所在地市名称,相反县城的公墓不喜加上所在地市;43% 的公墓都直接以山地名称命名,“龙”“福”“安”“寿”“青”“凤凰”这些字眼深受墓园命名者的喜爱;除了“公墓” “墓园” “陵园”的名称,“福园”“寝园”“纪念园”“生态园”等新兴名称也走进了大众视野。
编后语
数据采集是个繁杂艰辛的过程,在此项目团队衷心感谢各位同行、墓园对本次公墓大数据调查的支持与关注。在人工查询的过程中,网上公开信息难免与真实情况有所出入,为保证数据不断更新完整,我们的公墓数据调查问卷会持续开放,并诚挚邀约经营性公墓管理者填补详细数据,为殡葬大数据调研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