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11期

殡葬改革十年之变——管理迈上新台阶,改革走向新阶段
梁樱子

编者按:殡葬事关千家万户,是重要民生事项。十年来,全国有 26 个省份推进节地生态安葬,31 个省份制定了面向城乡困难群众减免或补贴基本殡葬服务费用的政策。各省市积极完善殡葬法规制度,强化服务保障,加强监管执法,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我们节选了部分省份十年来殡葬管理方面的成果报导,展示其民政工作的优秀之处,旨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各省市、各部门相互学习、携手奋进,让殡葬工作迈上新台阶。

河 北

全面实施惠民殡葬,免除居民基本殡葬服务项目费用。大力倡导节地生态安葬,8000 余名逝者骨灰长眠大海。加大殡葬设施建设力度,目前全省有具备火化功能的殡仪馆 153 个、经营性公墓 86 个、公益性骨灰安葬(放)设施1900 余个,689 个火化及焚烧炉全部完成环保改造,殡葬服务能力水平明显提升。

天 津

在推进殡葬移风易俗上,推出官方免费网上祭扫、“都市文明 网上集体共祭”、全时全域家庭追思会场景、集体代祭清风行动、网上续期缴费等便民惠民举措,引导群众文明祭扫。开展节地生态安葬奖补工作,给予家属 1000 元奖励,对符合条件的再给予家属 1420 元基本丧葬服务费用补贴、给予承办服务单位 2000 元补贴。持续开展“3000 元一站式全程文明殡仪服务”,自开通以来至今共承办服务 2.8万余次。

湖 南

坚持殡葬公益属性,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建成 101家殡仪馆、32 个城市公益性骨灰楼、305 个乡镇农村公益性墓地。出台殡葬价格管理“两办法一清单”,明确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并对殡葬服务机构开展成本监审。殡仪服务价格普遍降低,实实在在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深入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倡导“云上清明”网上祭扫,举办清明文化节系列活动,引导广大群众缅先烈、忆先贤、祭先人,弘扬家国文化,在全社会树立厚养薄葬、文明殡葬的良好社会风尚。

江 西

截至目前,江西省已全面建立 5 项基本殡葬服务免费制度,公益性殡葬基础设施基本实现城乡全覆盖。2022 年 3 月,江西省政府出台《江西省公墓管理办法》,对于加强公墓建设,深化殡葬改革作出明确规定,推广节地生态安葬。推动丧葬礼俗改革,引导文明节俭办丧。2021 年,省民政厅和省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江西省殡葬事业“十四五”发展规划》,计划“十四五”期间每年打造 240 个省级示范性殡葬服务设施,引领推进惠民绿色文明殡葬改革。

山 东

全面实施基本殡葬服务费用减免政策,每年减免金额达8 亿元。新建节地生态公益性安葬(放)设施 9559 处,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 70% 以上,较 2012 年提高了 41 个百分点。建立红白理事会 7.29 万个,实现了村(居)全覆盖。组织开展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民政部在沂水召开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座谈会,推广沂水“惠民礼葬”改革经验做法。

山 西

山西将殡仪馆建设纳入省级重点工程项目推动,殡葬综合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新建、改建 90 个殡仪馆今年全部开工,建成后将实现殡仪馆县级行政区域全覆盖。积极推动488 个县乡村公益性骨灰堂 ( 公墓 ) 建设。

江 苏

近年来,出台了《关于依法保障殡葬设施用地加快推进殡葬改革的通知》《江苏省殡葬管理条例》等政策文件。2022 年,推进“身后一件事”改革实施方案。全省共有殡仪馆(含火化点)104 个,每年火化遗体 50 万余具。公益性公墓 3143 个,公益性骨灰堂 1926 个。开展“鲜花换纸钱”“丝带寄哀思”等免费活动,组织群众参加以社区公祭为主要形式的现代纪念追思仪式。省、市、县三级均出台生态殡葬奖补激励政策,采取立体式节地葬法的比例达到 31.6%。

广 东

先后制定出台《关于强化全省殡葬基本公共服务的意见》《广东省殡仪馆等级认定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殡葬基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政策,免费项目由 5 项扩展到 7项,每年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超过 40 万宗,免费金额超过 5 亿元。全省现有殡仪馆 90 个,火化机 463 台,配备安装尾气净化设备 456 台,殡仪车 1238 辆,安葬(放)设施1884 个(其中,公益性公墓 990 个、公益性骨灰堂 789 个、经营性公墓 105 个)。每年约有 2 万份骨灰参加海葬、树葬,超过 30 万份骨灰选择寄存或节地生态型墓位安葬,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 62% 以上。依托“粤省事”民政服务专区开通“云祭扫”服务,大力倡导网络祭扫、鲜花祭扫等文明低碳祭扫方式,累计提供网络祭扫服务 255 万宗。

湖 北

扩大火葬区范围,完善生态安葬奖补政策,节地生态安葬率达到 65%。积极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稳步推进殡葬综合改革,多渠道增加殡葬服务供给。推进城乡公益性公墓建设,全省已建成县级以上公益性公墓 30 个、乡镇和农村公益性公墓 2560 个,有效保障了人民群众基本殡葬服务需求。

重 庆

大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全市推出树葬、花葬、草坪葬、壁墓等近 10 万个节地生态安葬墓位。统筹推进火葬和土葬改革,火葬区人口覆盖率为 40%。全市部署使用全国殡葬通用版信息管理系统,对主城都市区中心城区 25 个公墓高清摄像头换代升级。2012 年以来,全市改迁建殡仪馆 28 个、新建殡仪服务站 40 个、农村公益性公墓 133 个。全市现有殡仪馆 38 个、殡仪服务站 83 个、经营性公墓 63 个、城市公益性公墓 15 个、农村公益性公墓 177 个。为 10.66 万名困难群众免除基本丧葬费 1.46 亿元。市级开通“96000”殡葬服务热线,为群众治丧提供 24 小时服务并减免接运费。

四 川

葬法祭法改革成效明显,大力推行骨灰海葬、树葬、花葬等节地生态安葬方式,全省全面实施节地生态安葬奖补政策,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达 62% 以上。惠民殡葬体系全面建成,2015 年起实施城乡居民殡葬基本服务由政府免费提供政策,免费项目由 5 项扩展到 7 项,优惠对象由特困、低保等低收入群体扩展到全体居民;每年免费提供殡葬基本服务超过 40 万宗,免费金额超过 5 亿元。

贵 州

十年来,贵州各地陆续出台惠民殡葬政策,修订了《贵州省殡葬管理条例》。目前全省共建成具备火化功能的殡仪馆 67 个、提供治丧服务殡仪服务中心 38 个、乡镇集中治丧点 75 个。建有经营性公墓 79 个、城市公益性公墓 27 个、农村公益性公墓 6186 个,实现县级集中治丧全覆盖。强化经营性公墓公益属性,要求设置树葬、花坛葬、草坪葬、壁龛葬等低价、免费的节地生态安葬墓区。目前全省建成树葬区 31 个 , 花葬区 27 个。

黑龙江

殡葬惠民覆盖更广、力度更大、成色更足。开展殡葬服务专项治理。新建 100 个中心乡镇公益性骨灰寄存堂,火化区实现全覆盖。惠民殡葬由兜底性向普惠性拓展,全省每年殡葬“四项基本服务”收费减免达到 5000 万元。

陕 西

累计投入中央和省级资金近 7.3 亿元用于完善殡葬基础设施,全省城市公益性公墓覆盖率达到 75.5%、殡仪馆覆盖率达到 86%。扎实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豪华墓”“住宅式墓地”等乱象得到有效遏制。咸阳市和渭南市大荔县入选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优秀案例。

新 疆

自治区人民政府及相关部门出台了《自治区殡葬活动管理实施办法》《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实施意见》等文件,较好的完善制度体系建设。近十年来,投入殡葬服务设施建设资金近 8 亿多元,新(改、扩)建殡葬服务设施项目 105 个;投入 1600 多万元,为 14 个地州市 96 个县市区购置了 71 台殡仪服务车、1200 台遗体冷藏柜。对城乡五类特殊困难群众实施殡葬救助。近十来年,自治区选派 5 批近 300 多名殡葬管理及服务人员赴内地参加培训,并同步举办 3 期 350 余名殡葬管理及服务人员进行培训。开展殡葬综合试点改革及公墓年检,推行节地生态安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