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12期

清明大观:各地殡葬服务机构清明活动集锦
编辑部整理

银川福寿园:举办宁夏银川 2023 年“清明”节地生态安葬暨社会公祭活动

3 月 24 日上午,由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宁夏殡葬协会、银川市文明办、银川市民政局共同主办的“慎终追远、礼赞生命”2023 年清明节地生态安葬暨社会公祭活动在银川福寿园举行。宁夏回族自治区民政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方仲权,宁夏殡葬协会会长李治贵,银川市民政局局长井胜出席活动,当地相关单位和殡葬服务机构负责人,生态葬家属代表、多家主要媒体记者等近百人参加活动。方仲权讲话,李治贵致辞,井胜主持活动。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发文致辞。

活动中,参会单位代表向节地生态安葬纪念碑敬献花篮,志愿者集体诵读祭文,并深情地朗诵了《礼赞生命》诗文。与会领导共同为家属代表奉呈生命晶石。生态安葬活动在优美的琴声中进行,家人用“乡土”和鲜花与亲人告别,让告别富有诗情画意,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参会领导及来宾为节地生态安葬逝者敬献鲜花。活动最后,参观银川福寿园生命晶石工作室及塞上人文纪念馆。

宁夏银川以我们的节日 --“清明节”为依托,引导群众从倚重实物实地的安葬和祭扫,更加强调对生命的尊重与守护、对奉献精神的弘扬与传承、对家国情怀的深耕与培植,回归慎终追远的殡葬文化本真,对促进“五位一体”文明建设,助力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示范市,构建和谐宜居美丽银川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北京市东郊殡仪馆: 崇德爱民彰首善 专业奉献创一流

3 月 24 日下午,北京市东郊殡仪馆用情景剧《陪你站在桐花树下》拉开了公众开放日活动的序幕。附近社区的群众、社会工作者、行风监督员、媒体记者等 100 多名社会各界人士参加活动,近距离了解馆内的服务设施、观摩全流程的服务、感受殡葬文化和生命教育,共话殡仪馆服务的改进和创新,共同推动殡葬民生保障和移风易俗新风尚。

作为主要服务北京东部城区的殡仪服务机构,北京市东郊殡仪馆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勇于担当、踔厉奋发,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殡葬服务多样化、多元化、多层次需求,全力构建公益殡葬、生态殡葬、文化殡葬、科技殡葬新发展格局。

一是服务更加便捷。现设有服务热线电话12条,保证24小时响应;在业务大厅放置智能机器人,实行人机互动,解答一般业务问题;初步实现从业务洽谈到结算的流程式一线通办。

二是保障更加有力。现备有近30辆殡仪用车,确保遗体应接尽接;日常投入使用的遗体冷藏柜超过150个,并有一定数量的应急贮备;火化炉数量增至12台。经过近六年的不懈努力,于去年底完成了火化机尾气后处理系统设备的安装调试,实现了减排、降尘、余热再利用;骨灰存放格位数增至近9000个,基本四项殡葬服务保障能力更加坚实。

三是惠民更加务实。适时创新推出了“云告别”“云祭奠”“遗体交接仪式”“骨灰尊祭”等服务新举措,解决了家属告别难题;在今年清明期间继续加大公益惠民力度,集中推出免费提供丧礼策划、骨灰祭奠室、骨灰寄存格位花篮换新、代祭、心理抚慰等 42 项便民惠民措施,大力倡导文明节俭治丧,增加绢花租用、减少鲜花消费,对骨灰盒等丧葬用品采取保低限高,精减部分服务项目,切实减轻群众经济负担。

四是队伍更加专业。一方面,邀请专家学者教授生命文化、死亡教育、丧葬民俗、殡葬服务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交流学习殡葬新理念、服务技能、职业伦理,提升综合素养。整容室已被民政部培训中心、北社管作为学生实践教学和生命文化研究教育基地。另一方面,通过练兵、考评和竞赛等活动,培养和选拔金牌主持、业务引导能手、整容师、火化师等高技能人才,一批九零后、零零后新生代的技能人才展露才华,事业发展后继有人。据不完全统计,全馆已有 86人取得相关殡葬技能等级证书,2 人被评为全国技术能手,1 人获得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1 人被评为北京市交通安全工作表现突出管理干部,1 人被评为北京市“民政好青年”。去年底,北京市殡仪服务技能大师(卫艳茹)工作室申办成功,将在殡仪服务人才培养、技艺传承、技术创新和专业建设上发挥重要作用。

去年,北京市东郊殡仪馆被评为北京市第 16 届思想政治工作先进单位、北京市交通安全工作成绩突出单位,团支部被评为北京市“五四红旗团支部”,火化车间荣获北京市“青年文明号”称号。作为北京市最早的殡仪馆,坚持国家一级殡仪馆的工作标准,北京市东郊殡仪馆出色完成了民生殡葬服务各项任务,北京市委社会工委、北京市民政局对此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颁发锦旗“崇德爱民彰首善,专业奉献创一流”。

上海永福园:举行中国人民志愿军英烈公祭典礼

3 月 25 日,在永福园的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广场上,“缅怀英烈 致敬英雄”的清明公祭典礼在嘹亮的《义勇军进行曲》中拉开序幕。

驻沪 94774 部队的战士为抒发对先烈的敬仰,深情地朗诵《缅怀英烈 致敬英雄》:又到一年清明时,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走进永福园的志愿军纪念广场,在这座纪念广场上,长眠着曾经参加过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和新中国建设的近千位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他们曾经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中国军人。战士们的朗诵让现场人员为之感动。

在深情的《献花曲》中,部队战士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洪庙小学的少先队员、社会各界人士依次向纪念碑行鞠躬礼、敬献鲜花,寄托对先烈的哀思。

永福园总经理徐汶强表示,今年正值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胜利 70 周年。伟大的抗美援朝不仅奏响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凯歌,而且锻造出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这种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的宝贵财富。“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是上海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更要为宣传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尽一份力。今年我们是第八次举行清明公祭典礼,祭奠先烈是为了更好地继承他们的遗志,传承他们的精神,传递他们的伟大梦想。

公安奉贤分局洪庙派出所所长金成接受媒体记者采访时说:我们辖区永福园的“清明公祭”这项活动,是“上海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馆”推出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系列品牌之一,从 2014 年开始,至今已连续举办 8 次,它已成为各界追思缅怀英烈、弘扬抗美援朝精神的重要平台。我们参加公祭活动的民辅警纷纷表示,缅怀英烈,就要铭记历史、继往开来,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在新时代新起点上继续奋斗、奋勇向前,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西安凤栖园:举办清明公祭典礼,缅怀故人

3 月 24 日上午,西安凤栖山人文纪念园举行以“清明追思 祈福平安”为主题的清明节公祭典礼。上午 8 时,80名工作人员手持鲜花,列队肃立。公祭典礼在《乐舞告祭》的舞蹈中开始,六位礼仪生身着礼服,整装肃穆,步伐一致缓缓走向祭台敬献花篮。西安凤栖园董事长李兴民恭读祭文,向长眠于此的先烈先贤致以深切的哀思和怀念。并向长期以来对支持生态文明建设、绿色殡葬发展理念的家属和市民表达敬意。随后,工作人员手棒鲜花,前往福容宫祭祀,以表达对故人的缅怀和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