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12期

生命驿站的温暖送行者——宜昌最美殡葬人群像素描
登载于2022年12月14日 《三峡晚报》08版专题 记者 邹前俊 通讯员 陈爱华 冯巧钰

他们,直面生死,用奉献诠释着责任和担当;

他们,心怀梦想,用真心和真情服务在人生终点站;

他们,脚踏实地,用青春书写激情,砥砺前行,赢得荣光......

编者按:近年来,宜昌市殡葬管理所坚持“创新、融合”理念,将党建与业务工作紧密融合,以“党建 +”为核心打造了以殡仪服务礼殡人员为主的“巾帼示范岗”、以“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田瑞雪为核心的“瑞雪工作室”、以援汉抗疫党员为主的“四心守护接运班组”等党建特色服务品牌,涌现了一批殡葬服务工作先进人物,形成了一股强有力的殡葬团队工作力量。让我们一起走近这群被称为“生命驿站送行者”的最美殡葬人,感受他们对生命的尊重和对事业的忠诚。

黄柯:让生命更有尊严地谢幕

深夜,接到任务,黄柯和同事迅速出车,第一时间赶到逝者所在医院;仔细确认逝者面部、身体状况;小心翼翼地将遗体“请”到车上,在灵车旁进行一个简单的告别仪式;开车将遗体送到殡仪馆,并向家属告知相关事宜。如此,一次遗体接运任务即告一段落。

“在没有微笑的人生终点站,用温情的服务让逝者安息,让生者慰藉,让逝者的生命更有尊严地谢幕,是我们应该做的。”作为一名遗体接运员,33 岁的退役军人黄柯与遗体打交道已有10 个年头,送别了上万名逝者。

死亡每时每刻都在发生,接运员不仅接运正常遗体,还接运很多非正常死亡的遗体。无论高温酷暑还是深冬严寒,黄柯与班组同事 24 小时随时待命。

黄柯现在是接运二班班长,接电话、检查车况、发车、抬尸、卸尸……一年 365 天,循环往复。倘若遇到因车祸、工伤、火灾、溺水等非正常原因去世的遗体时,他们必须强忍着刺鼻的血腥味、腐臭味,不顾尸体蛆虫满身、支离破碎,一丝不苟地收殓、包裹遗体,小心翼翼地抬上殡仪车,让生命更有尊严地谢幕。

几年前一个夏天的下午,他接到公安部门通知,去某高速路段接运一对因车祸遭碾压的年轻男女遗体。当黄柯与同事赶到现场时,看见遗体的某些部位已被碾碎了,尸体四分五裂、鲜血淋淋。“逝者生前遭遇这么大的不幸,如果没能把遗体完整带回去,就是对逝者的不尊重。”黄柯与同事努力克服内心的不适和恐惧,想方设法地把残缺的身体部位找回来,将逝者完整地带回了殡仪馆入殓。

“每个人都会经历生老病死,我们能做的,就是让丧属对我们放心,送逝者有尊严地走完最后一程。”工作中,黄柯没有把逝者当成冰冷的遗体,而是把他们当做一个有温度的“故人”。

在 2020 年疫情期间,黄柯与接运班的同志们积极响应所党支部的号召,第一时间写下《请战书》,助力武汉市做好疫情防控及遗体处置工作,在疫情斗争中践行初心使命、主动担当作为。近日,该所正式命名接运班为“四心守护”班组。他们用自己的爱心、诚心、耐心和细心为逝者送行,十年如一日默默战斗在殡葬第一线,守护逝者最后的尊严。

今年 7 月,黄柯荣获 2022 年宜昌市“最美退役军人”,他所在的接运班先后被市总工会授予“五型”班组中的“模范班组”“宜昌市工人先锋号”等荣誉称号。

田瑞雪:让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

“让已经冰冷的人重新焕发生机,给他永恒的美丽”,每次在电影《入殓师》中听到这句话心里总会有一阵阵温暖的感动。6 年前,“90 后”田瑞雪在亲朋好友惊骇的目光中,顶住压力,成为了一名殡葬工作者。入职以来,田瑞雪一直战斗在工作环境最艰苦的收殓班。工作中,她经常会遇到支离破碎、腐败变质的遗体,缝合时稍有不慎缝合针就会刺到自己手上,随时都有被感染的风险。但她从未打过退堂鼓,始终用心用情工作,用自己一丝不苟的服务尽可能使逝者恢复到生前的容貌。

“我目睹了太多生离死别,尤其是接触到那些来到世上短短几年就离开的逝者,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感知,也更加珍惜身边的每一个人。”有一次给一位在交通事故中去世的 5岁小姑娘整容,她特意为小姑娘别了一个漂亮的发卡,让小女孩带着满足无憾而去。

2017 年的一天,宜昌某地滚石坠落,致 3 人不幸被砸身亡,田瑞雪接到收殓通知后立即赶往现场。现场画面惨烈,逝者身体大面积撕裂,需进行内脏归位缝合、体位矫正等收殓工作。整个收殓工作整整持续了 12 个小时,到凌晨时分田瑞雪才回家,对这样高标准、强压力的工作,她没有一句怨言。她说:“作为生命驿站送行者,没有什么比让逝者圆满地走完人生最后一程重要。”

而今,担任遗体收殓班班长的田瑞雪,她始终坚守在天堂入口处,为远行不归者打点最后的仪容;她凭着对殡葬事业的热爱,恪尽职守、任劳任怨,立足在这个平凡而又特殊的岗位上,先后荣获宜昌市“最美职工”“宜昌好人”“湖北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22 年,市殡葬管理所以她的名字命 名 成 立 了“ 瑞 雪 工 作室”,进一步推进服务品牌创建工作。

熊璟毓:让生命的告别更有温度

29 岁的熊璟毓如今已是礼殡班班长,她心中装着一个愿望,要用自己优质的服务点亮每个人生命的终点站,让社会都能感受到殡葬职业的崇高与伟大。近 9 年来,她主持了几千场告别仪式,她饱含深情、仪表庄重、言语温和,圆满完成了每一场追思会。

2021 年,一个寒冬的夜晚,那天正好由熊璟毓负责灵堂服务,逝者是一位中年男子,因突遇车祸不幸身故,撇下了年幼的子女和年迈的双亲,妻子与众亲友悲痛万分,茫然不知所措。为安抚家属悲痛欲绝的心情,熊璟毓进行了全程跟踪式的服务,为逝者悉心安排丧礼流程,整容化妆、收殓净身,默默地用温情抚慰家属受伤的心灵。

工作中,熊璟毓始终把丧者家属的意愿放在第一位,全心全意为每一位治丧群众服务。每一场葬礼,她都会在主持前深入了解逝者生平点滴,精心组织语言;遇到特殊需求的,还会组织策划个性化葬礼,给逝者以尊重,给生者以慰藉。

多少次,熊璟毓已端起了热腾腾的饭菜;多少次,已和家人进入梦乡,但只要接到丧户打来的电话,她会立马满血复活进入工作状态,赶赴现场为丧户服务至深夜。“选择从事这份特殊的工作,并非心血来潮,而是对生命的一种态度,对奉献的一种诠释。”熊璟毓说,“每个生命都值得敬畏和尊重,如果能让每个生命最后的旅途走得庄重,我觉得很神圣、很崇高。”

近年来,熊璟毓所在的礼殡班逐渐成为一支技术精、服务优、素质高的团队。而她本人也多次被单位评为“岗位标兵”和“业务能手”,先后在国家、省、市技能大赛中荣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等殊荣,荣获“宜昌楷模”“宜昌市岗位学雷锋标兵”“荆楚工匠”等荣誉称号。

黄娟:为逝者留住最后的美好

今年 34 岁的黄娟是殡仪服务中心副主任,她负责管理礼殡和收殓工作。12 年来,她先后做过收殓员、主持人、礼殡服务员等。在她心中,逝者不是一具没有生命的躯壳,而是和生者一样拥有尊严。也许见过太多生死别离,让她对生命更加敬畏和珍惜。让逝者走得安详,让家属得到最大限度的慰藉,是她的终极工作目标。

2013 年,市殡葬管理所成立了女子收殓班,25 岁的黄娟主动请缨成为班里的一员。她充分发挥遗体整容专业大学生的优势,采用透明化、人性化、亲情化的操作模式,带领女子收殓班的女孩们用双手描绘逝者安详自然的笑容。

遗体收殓是整个殡仪馆最脏最累的工作之一,从遗体出入冷库,到为遗体更衣、整容、化妆、铺花,留住逝者最后的美好,然后进入告别厅,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小心翼翼完成,而她从来没有喊过一声苦、叫过一声累。她说:“虽然我们面对的是冰冷的遗体 , 但我们的服务是温暖的 , 让逝者家属感到温暖、心存缅怀,就是最有意义的事情了。”

在日常工作中,无论逝者家境贫寒与富裕,她都以平和的心态,庄重而神圣地为逝者主持策划好每一场告别仪式,从介绍逝者生平 , 鞠躬默哀、瞻仰遗容,到仪式结束提醒逝者家属注意事项 , 亲和低缓的声音里留住逝者最后的美好。

随着治丧群众对殡葬服务个性化需求不断提升,对殡仪服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该所适时推出“好师傅”评选活动,黄娟积极发挥“传帮带”作用,推行“师徒帮带”,分享好经验好做法,实现殡仪服务中心班组人员技能共享。

近几年,在黄娟的带领下,礼殡及收殓人员先后荣获国家、省、市职业技能大赛多项奖项。今年 10 月,黄娟被湖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授予“湖北省技术能手”荣誉称号。班组先后荣获“宜昌市工人先锋号” “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 “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