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 近年来,各地深入推进殡葬改革,持续忧化殡葬服务能力,数字科技在殡葬领域也大放异彩。自“互联网 + 殡葬服务”理念提出以来,各地殡葬服务机构积极构建自身数字化殡葬模块,为民众提供优质殡葬服务,破解数字殡葬改革难题。近几期杂志中,编辑部刊载了若干数字殡葬实例,收到了读者的热烈反响,应广大读者要求,本期将继续刊载数字化手段在殡葬事务管理层面的应用实例,以飨读者。
浙江台州:数智殡列入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
前不久,浙江省数字化改革领导小组公布了《全省“一地创新、全省共享”“一本账”S0》,在这其中,台州市民政局开发建设的台州数智殡应用成功入选。
该应用聚焦公民全生命周期“最后一环”,实现证明出具、殡葬服务、遗产查询一键办理,人口户籍、福利待遇、卡证账户一键停销,惠民奖补、文明治丧、生态安葬一键管控。
一是建立群众“身后事”集中服务体系。出台《台州市身后“一件事”“零次跑”实施方案》,明确部门联办事项、工作职责、办事标准等,构建涵盖群众死亡证明开具、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安葬、福利待遇提取、卡证账户注销、遗产集中查询等的“身后事”集中服务体系,有效提升群众办事便利度。自 2021 年 10 月试运行以来至 2022 年 8 月底,台州数智殡应用已生成电子身后事联办单 40072 例,全市联办率达 97% 以上。
二是重塑死亡证明协同管理机制。印发《关于规范身后“一件事”联办事项中居民死亡证明签发数字化登记管理工作的通知》,从证明分类、签发流程、使用管理、部门职责等方面重塑居民死亡证明开具协同流程,并通过应用实现居民死亡证明一次申报、网上签发、多方共享。截至 8 月底,系统已生成电子死亡证明共计 63047 例。
三是建立公正机构牵头的遗产集中查询机制。制定《关于推进群众身后“一件事”涉财查询事项数字化联办工作的通知》,建立民政、司法、银保监等 8 家部门协同的涉财查询事项数字化联办工作机制,改革后,遗产查询取消纸质申请材料,查询时间从无明确限期缩短至平均 11 个工作日。自 2021 年 10 月推出试运行,截至 2022 年 8 月底,应用已联办查询 5932 人次,银行机构反馈 248817 次,反馈有资产账户 11224 户,资金总额达 1.53 亿元,单户最高金额达531.5 万元;保险机构反馈 333383 次,有效保单 2847 份;接口查询反馈车辆 3361 辆、不动产 2078 套。
湖北宜昌:搭建信息化平台 强化廉政风险管控
“现在租花圈挽联都是通过‘扫码’缴费,太方便了!在方便群众的同时,也避免了工作人员私自收取家属费用的风险……”近日,前来宜昌市殡葬管理所殡仪服务中心办理业务的人们纷纷称赞该所信息化办公系统。
据悉,该所自 2017 年年初开始启动殡葬信息化建设工作,在同年年底实现殡仪业务“无纸化”办公,构建了以数据网络为载体,覆盖包括殡仪接待、殡仪服务、遗体火化等全部殡仪业务的综合信息化平台。2019 年,该所在“互联网 + 殡葬”殡仪业务信息化平台的基础上,再次提档升级,打造了逝者专属“二维码”,增加了行政管理模块,逐步实现了网络化、数字化、无纸化等现代科学技术与殡葬管理工作深度融合,开启了“无纸化”办公新征程。
目前,该所人事管理、物资发放、请假申请、安全巡查、车辆管理、公务差旅等都可以通过信息化平台实现。该平台逐步实现了殡葬管理的规范化、标准化和智能化,实现了殡葬管理向信息化和精细化管理的转变,在降低办公成本、提高工作效率的同时,用信息化的手段进一步加强了廉政风险点的管控,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同时,该所通过定期开展岗位廉政风险点梳理排查,结合重点岗位、关键环节,深入查摆短板,加强风险防控。通过不断完善信息化办公平台,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规范服务流程,建立殡葬管理风险防控长效机制,强化风险防范管控。
“建立科学有效的廉政风险防控机制,是加大预防腐败力量,提高反腐倡廉科学化水平的有效探索。我们针对殡葬服务突出的问题,用信息化的手段重新设置了业务流程,通过网上办理流程的简化透明,更好地提高服务效率,规范服务行为,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廉政风险的防控建设。”该所党支部书记、所长陈俊说道。
下一步,该所将结合殡葬工作实际,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办公管理系统,在方便职工办公的同时,实现殡葬数据的整合、系统的融合,强化殡葬领域风险管控,创建高效的管理模式,助推殡葬事业的创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