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喝可乐,可以吗?”86 岁的常爷爷是一名胃癌 晚期患者,进入北京泰康燕园康复医院安宁疗护病房时,医 生预估他的生命周期已经小于三周,症状控制后,常爷爷给 该院安宁疗护负责人宋安提出了这个诉求。
“没有人可以阻挡你享受美食的权利。”宋安听后感觉 很心酸,立马回复。
其实,常爷爷因为晚期胃癌的原因,之前去过的很多医 院考虑到病情或临床护理等原因,都不愿意满足他的这个需 求,一罐可乐也就成了常爷爷的梦想。
宋安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我和护士长商量后, 为常爷爷准备了特别的吸管,既避免了影响他的病情,也满 足了可乐带给他舌尖上的刺激和满足,完成了他的心愿。后 来,常爷爷还在我们的帮助下,吃了他梦寐以求的冰棍,因 为他是一名哈尔滨人,从小吃冰棍吃到大。”
安宁疗护是为人解决痛苦,让人安乐地活着
肿瘤终末期患者在生命的尽头,通常面临着疼痛等多种 症状的困扰,承受着常人无法忍受的精神痛苦。据国家卫健 委《癌症疼痛诊疗规范(2018 年版)》,晚期癌症患者的 疼痛发生率可达 60% ~ 80%,其中 1/3 为重度疼痛。提高 他们生命质量的“安宁疗护”已经成为重要的社会议题。
“临床中,经常遇到一些人误以为安宁疗护就是放弃、 不治疗,甚至有些人误认为安宁疗护就是安乐死,但其实两 者有着本质的区别。安乐死是因为疾病太痛苦了而解决人本 身,而安宁疗护是解决痛苦为了让人安乐地活着。”宋安在 12 月 22 日做客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直播间时介绍,从字面 上看,安宁疗护是通过医疗、护理让临终患者得到安详、宁 静。
中国老年医学研究会缓和医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云南省 第一人民医院新昆华医院缓和医学中心主任马克在直播中 表示,针对晚期肿瘤患者,安宁疗护可以根据病因,提供手 术、放射治疗、化学治疗、分子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及中医 药等措施,减轻或解除疼痛。
“帮患者缓解癌痛,其实要从身、心、社、灵 4 个部分 进行。”宋安表示,“医学的使命是促进健康,延长生命长 度的同时,也要提高生命的质量,应该是医疗技术、人文关 怀两驾马车并驾齐驱。如果没有人文关怀,只有医疗技术, 那这样的医学是冰冷的。”他提出,在安宁疗护中,症状控 制是基础,舒适护理是重点,人文关怀是主线。
推动安宁疗护发展,需要多方参与
国家卫健委要求到 2025 年,在每个国家安宁疗护试点 市(区),每个县(市、区)至少设立 1 个安宁疗护病区, 在有条件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乡镇卫生院设立安宁疗护 病床,建立覆盖试点地区全域、城乡兼顾的安宁疗护服务体 系。“截至目前,国家级安宁疗护试点已覆盖 185 个市(区)。” 马克表示,安宁疗护工作目前已遍地开花。
同时,安宁疗护服务从来都不只是公立医院、基层医疗 机构的事情,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也是国家政策推行的方 向。
2019 年,国家卫健委发布的《关于开展第二批安宁疗 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鼓励社会组织和志愿者共同 参与安宁疗护服务;2022 年 2 月 14 日,北京市卫生健康委 等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北京市加快推进安宁疗护服务发展实 施方案》提出,支持和引导社会力量举办规模化、连锁化的 安宁疗护机构;鼓励具备条件的养老机构根据服务需求,结 合自身实际开展安宁疗护服务。
“建立健全安宁疗护服务体系,是健康老龄化的必然要 求。安宁疗护在我国还不是一个独立的专业学科,人才培养 受限,未来培养更多安宁疗护专科专业人才、推进相关知识 普及,任重道远,我们一直在探索的路上。”宋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