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16期

文明润民心 新风扑面来——2023 年全国殡葬改革发展综述
《中国社会报》 路建英

做好清明节祭扫工作部署和服务保障,殡葬管理条例 (修订)纳入《民政部 2023 年立法工作计划》,殡葬领域 四项推荐性国家标准批准发布,《民政法规制度建设规划 (2023—2027 年)》明确完善殡葬服务制度,加强公益性殡 葬服务设施建设,相关行业活动、会议、培训相继召开……

回眸过去一年,为适应形势发展新要求,顺应人民群众 新期待,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管理机构主动作为,强化 殡葬公益属性,坚持倡新风与除陋习并重,推进农村公益性 殡葬服务设施建设,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落实 “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涉殡葬领域任务,积极稳妥推广节 地生态葬法,提升殡葬服务管理质量和水平,殡葬改革新风 扑面来。

持续发力 深化殡葬改革迈上新征程

2023 年伊始,殡葬改革迎来重大发展机遇。被称作年 度“中央一号”文件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 2023 年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提出,“推动各地因地 制宜制定移风易俗规范,强化村规民约约束作用,党员、干 部带头示范,扎实开展高价彩礼、大操大办等重点领域突出 问题专项治理。推进农村丧葬习俗改革。”

为深化殡葬改革,办好人民群众“身后事”、更好满足“逝 有所安”,一年来,各级民政部门和殡葬服务管理机构精准 发力、多点突破、蹄疾步稳、纵深推进,让殡葬工作在基本 民生服务保障中的作用得到彰显。

“新征程上,我们要保持足够的耐心和定力,坚定推行 火葬、改革土葬、推行移风易俗的殡葬改革目标不动摇,坚 持标本兼治、稳中求进、循序渐进,持续深化殡葬改革。”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王金华说。

这一年,推进殡葬改革,注重制度体系建设创新。

为进一步完善殡葬法规政策,加强殡葬服务管理能力建 设,推进殡葬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民政部相继举办全国殡葬 法规修订和政策研制座谈会、全国殡葬工作及民政领域殡葬 标准化管理培训班;《民政法规制度建设规划(2023—2027 年)》明确完善殡葬服务制度,推动制定加强和改进殡葬服 务管理工作有关政策,适时启动殡葬法立法研究;推进殡葬 管理条例(修订)纳入《民政部 2023 年立法工作计划》, 燃油式火化机通用技术要求等行业标准编写工作纳入《2023年民政部标准制定计划》;《殡葬术语》等四项殡葬领域 国家标准获批发布,等等。

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是推进“逝有所安”, 更好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实际行动,是维护人民群 众合法安葬权益与保护资源环境的必然要求。

一年来,为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在殡葬领域的急难愁盼, 民政部联合相关部门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配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落实好“十四五”规划重大工程涉殡葬领域 任务推进,持续深入推进殡葬移风易俗。江苏省副省长主持 省殡葬改革工作联席会议,湖北随州、河南洛阳等地副市长 深入基层调研殡葬改革和殡葬服务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 工作,山西、浙江、河南、贵州等省民政厅同志带队到殡葬 服务管理机构检查指导工作,着力解决服务、整治落地“最 后一米”问题。

纵深推进 丰富和完善殡葬服务供给

“共谋新发展、共创新时代”。2023 年 6 月,第九届 中国国际殡葬设备用品博览会吸引全国乃至全球殡葬行业 的目光。“殡葬工作既要做好物理的留存、更要做好精神的 留存。”“打造公园式人文教育景观园,要把现代园林景观 和葬式有机结合,做到葬中有景,景中有葬。”与会专家在 交流会上各抒己见。

殡葬服务作为群众关切的重要民生事项,是基本公共服 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关乎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

2023 年,各地围绕推动殡葬改革与完善殡葬服务供给 相结合,让殡葬领域服务更优化、措施更精准、保障更有力。

聚焦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民政部组织 7 个调 研指导组,赴全国 14 个省(市)开展群众祭扫专题调研, 指导各地做好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紧扣满足群众基本殡 葬需求,上海推动殡葬服务进社区,提升殡葬服务可及性, 解决群众反映突出的殡葬服务信息不对称等问题,满足群众 “逝有所安”需求。重庆发布国内首个哀伤抚慰服务地方标 准《殡葬服务机构哀伤抚慰服务规范》,并出台殡葬便民利 民惠民 10 项措施;湖南下发通知,从加强对农村殡葬工作 的领导等 10 个方面进行规范……如此的措施不胜枚举,获 得群众点赞。

把殡葬服务做到群众心坎上,许多地方创新优化服务举措。加强殡仪馆监督管理和提高殡仪馆服务管理水平,江 西省民政厅出台《江西省殡仪馆监督管理暂行办法》;由 合肥小蜀山陵园牵头制定的《骨灰生态安葬工作指南》成 了安徽省地方标准;浙江金华发布全省殡葬服务行业地 方标准《殡仪服务规范》,增加心灵抚慰等柔性服务标准 要求;上海大学社会学院联合福寿园国际集团旗下礼济学 院、上海福寿园公益发展基金会发布全国首个适用于多场 域的《殡葬社会工作者服务通则》,为殡葬社会工作者制 定出标准化服务流程。

为规范和加强殡葬服务管理,河北、山西加强和改进殡 葬服务收费管理,严厉打击殡葬服务收费中违法违规行为, 维护群众和殡葬服务经营者的切身利益;宁夏出台城乡公益 性公墓(逝安园)项目管理办法,坚持“五统一”标准,支 持殡葬设施建设填空白、补短板;江苏试行新修订的公墓管 理办法,加大公益性公墓供给,推进节地生态安葬,更好保 障“逝有所安”。

同时,各地加快推进殡葬信息化建设,提高殡葬在线政 务服务水平,促进线下和线上殡葬服务管理相融合,纵深推 进“身后事最多跑一次”改革,让群众真正得实惠。

乘风破浪 让殡葬领域移风易俗浸润人心

“殡葬改革并不是要真正地破除孝道,而是使孝道这种 中华传统文化中最优秀的部分,能够以一种全新的方式,面 向中国式现代化而发扬光大。”西南政法大学教授张力在评 价首部反映山东沂水殡葬改革题材电影《樱桃崮下》时说。

殡葬领域移风易俗就要构建符合现代生活方式的殡葬 礼仪规范。然而,转变群众传统殡葬观念和陈规陋习,不是 一蹴而就的事,甚至必须全盘考虑、高起点布局。推进移风 易俗、助力乡村振兴,江苏省民政厅在首批丧葬礼俗改革试 点基础上,确定第二批 14 个试点地区;山东省民政厅打造“礼 安齐鲁”丧俗改革品牌,在全省确定 30 个丧俗改革试点地区; 山西省民政厅确定阳曲县等 11 个丧俗改革试点地区,探索 移风易俗新路径。

殡葬行业不仅提供仪式和服务,也承担着传承优秀传统 文化和培树时代新风的重任。第十一届全国民政行业职业技 能竞赛(殡仪服务员、遗体防腐整容师)全国总决赛树立了 风向标,推动社会公众对于殡葬的认知和改变。2023 年, 河北多名殡葬职工获河北省“最美民政人”称号,湖北一名 殡葬职工入选“首届高校毕业生基层就业卓越奖”名单,另 有多名殡葬职工获湖北省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称号。各地 积极推荐全国殡葬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名单。

丰富殡葬文化与生命文化的内涵,一些地区还着重建设 生命文化教育基地,打造优秀殡葬文化传承平台。北京八宝山殡仪馆落地全国首个生命驿站,江苏连云港打造“生命 回归园”生命文化教育基地,安徽宁国生命文化教育馆网 上展馆上线,广东佛山南海区开展主题为“敬与畏传与 承”的生命文化教育交流分享沙龙,等等。

人才培养,根本靠教育。2023 年殡葬职业教育的势头 依然强劲,政策加持、产教融合和技术创新等因素的相互作 用,为殡葬职业教育的发展持续加码。

从细小之处表达对移风易俗的理性思考,通过短视频方 式映射殡葬改革新成效。2023 年第十届亚洲微电影艺术节 首次设立“中国民政单元”,由殡葬服务机构和殡葬企业报 送的多部殡葬题材微电影获奖,这正是殡葬人务实奉献、通 过移风易俗浸润人心的现实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