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16期

人生最后一件礼服
天津市老美华服饰有限责任公司 李莹

又是一年清明时节。

似乎,只有在这样的情境中,我们才能相对坦然地聊起离别与生死,谈论平日难以启齿的担忧、疑惑、好奇与恐惧。

匆忙的告别

三年前,一个宁静的秋日午后,谭爷爷在没有任何痛苦中 离开了人世。谭爷爷的老伴孙奶奶当时正忙着针线活,而谭爷 爷像往常一样悠闲地阅读报纸,轻声回应着奶奶的闲话,但不 久后,房间中陷入了一片沉默。

孙奶奶现在提起这件事时,虽然已不像最初那么悲痛,但 语气中仍透露出深深的失落:“我知道他的时间不多了,但我 们什么准备都没有。” 孩子们匆忙赶回,家中一片混乱,儿子 坚持要去医院,女儿则急着找墓地。等殡仪馆的人到了家中, 他们才意识到还未给父亲换上寿服。

没有多余的时间仔细挑选,只能匆忙买了一套“五件套”。 因为没有经验,他们不得不依赖工作人员帮助穿衣。随着最后 一丝火光消逝,仿佛一切都结束了,然而,这却是后悔的开始。 孙奶奶在整理遗物时,想起了谭爷爷偏爱淡雅色系的衣物, 心中泛起了苦涩。她不敢向孩子们提起,但一想到爷爷穿着自 己不喜欢的颜色离开,内心便如刀割一般。

孩子们也自责不已,儿子后来才听说寿服应长出手脚,不 用扣子,用布带,材料有讲究。女儿偶然间得知还有专门的寿 枕可买,而他们竟忘了为父亲准备。想到父亲生前睡眠不佳, 她叹息道:“如果时间可以倒流就好了。”

时光无法倒流,而谭爷爷的情况绝非个例。我们每个人都 忙于生计,渴望为长辈提供安宁的晚年,为孩子创造美好的生活。 我们梦想着给亲人最好的祝福,追求生命的深广意义。但我们 却常常回避和忽视“死亡”的真实存在,它如同一个炙热的山芋, 让人不敢触碰。

转型的商家

“宇宙中心是曹县”,“只要曹县一张床,不要北京一套房”, 前些年,这些有关曹县的段子火出了圈,大家也因此重新认识 了这个山东小镇。

被我们熟知的是,曹县里有山东省内最大的淘宝村,并且 在全国十大淘宝村集群中位居第二;曹县也是全国最大的演出 服和汉服基地,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曹县的汉服产业实际上 是由寿服转型而来。

寿服行业的本质还是服装业,设计、打版、缝纫、加工, 全套产业链曹县都有,而且寿服的市场需求并不小,那为什么 曹县的商家都纷纷转型做起了汉服?

部分原因从消费者的反馈上可见端倪。随便进入线上一家销售寿服的店铺,可以发现,售后的差评是非常多的。许多买 家都遇到了实际手收到的产品质量很差、货不对版、面料虚标 等。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寿服生产商都想用劣质商品去挣黑心 钱。产品被山寨模仿,低价格恶性竞争,这些都在不断挤压着 大家的生存空间,是这个产业的软肋。

这些原因加在一起,使得压低成本的商家有了更大的消费 市场,而且他们还不用担心这种行为的监管后果,最终“劣币 驱逐良币”,所以很多原来的寿服生产商只能转向有着明确行 业标准和公平竞争环境的汉服行业。

忽视的用心

天津百年老字号老美华旗下主营寿服的“福天华”品牌, 从 2017 年独立运营至今也已经走过 7 个年头了。但是很多顾客 甚至都还不知道老美华推出了“福天华”这一品牌。

出于对顾客的尊重,“福天华”不会直接向进入门店的 消费者推销寿服产品,除非客人自己提出要求。尽管如此, “福天华”仍然用心设计、精心制作,对于产品从不敢有丝 毫的懈怠。

衣服上的每一针每一线都凝聚着师傅们的心血,但是因为 寿服行业本身的特点,却又让外界很难看到这份用心。

首先,全国各地的风俗文化不同,对寿服的要求也千差万别, 很难有一个种类的寿服能够满足每个人的需求。

其次,就像谭爷爷一家,如果没有提前为老人准备好寿服, 往往都会选择在当地就近购买,一般没有时间和精力再去精心 挑选品质更好的寿服。

另外,寿服行业还面临着互联网化难的问题。虽然现在网 络发展已经相当完善了,这个行业的产品销售和批发还是主要 依托传统的线下模式。因为商品的特质,商家不能进行促销, 消费者不会囤货。更显著的是,顾客群体没有粘性,人们不会 反复购买这类产品,也很少会有向他人推荐分享的情况。

可以看出,由于习俗的差异性、顾客消费行为的特殊性以 及互联网化的困难,行业中众多的品牌商和生产商都没有动力 推出设计更精良、用料更讲究的产品,这也让“福天华”品牌 显得更加稀缺。

最后的礼服

自小在传统家庭教育下长大的我们,对寿服可能十分排斥, 我们印象中的寿服都是很阴沉的,听到寿服二字也总是有些难 以接受,也不敢去看它。

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们观念的转变,寿服从前非黑即 白的固定模式被打破了,寿服的设计师们在寿服中增加了靓丽 的色彩、新潮的款式,还将刺绣、手绘等工艺应用到寿服上面, 突破了传统寿服的阴森古板。

正如“福天华”品牌设计师李虎所说:“一个人在生命中 的很多重要场合都会穿上一件自己的礼服。生老病死就是人生 必经的一个过程,寿服是我们每个人最后的一套礼服。”

他在接触寿服前只做成衣高级定制,为迎接人生大事的新娘、喜妈妈设计华美的旗袍和礼服。在他开始设计寿服时,并没有觉得这是不一样的衣服,反而这与其他礼服一脉相承,都蕴藏着设计师对穿着者的祝福。

每当设计出一件样衣,李虎都会亲自试穿,感受层层叠叠 的套装中衣袖长短的关系变化,进而做出调整,让衣服更美观 也更舒适。

甚至,他们花了大量精力去医院和殡仪馆实地了解。亲眼 目睹即将离世者的肤色后,设计师们开始思考如何使用更恰当 的布料颜色,衬得逝者的面色更加柔和安详。

在殡葬业的一线,他们与葬仪师深度沟通,在穿戴的过程 中,服装的哪些地方需要改进。一件好的寿服,不仅要服务逝者, 也要方便送别环节的每一个人。

如今的寿服款式不但没有拘泥于传统的色彩和样式,还处 处透露着文化以及对生命的思考。比如在色彩的运用上,相对 冷静的调性饱和度偏灰,充满灵动的雾面感受,而暖红色和精 英蓝则将思绪拉向过往,用欢愉的情绪迎接生命的尽头。

在这背后,是每一位寿服设计师们日复一日的投入。

除此之外,寿服的面料选择上也透露着对逝者家人的关怀。

设计师们会把衣服做得柔软一些。因为人去世之后身体会 慢慢僵硬,而当有亲人离开的时候,我们一定不想触碰到亲人 身体时有一种僵硬的感觉,就像伤心难过的时候,我们往往想 要把一个毛绒玩具抱在怀里。“我们的寿服不要求必须成套出售, 客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自由挑选搭配。我们还会特意选择一 些高成本的刺绣和面料,不仅尽我们最大的努力为每个人做好 最后一套礼服,也能更多地满足消费者情感和精神的寄托。”

确实,“死亡”这个沉重的话题让我们忽视了寿服背后的 温暖与用心。实际上,生老病死是人生必经的过程,死亡并不 是洪水猛兽,只有当我们真正地了解到死亡,才会更加懂得如 何珍惜生命与理解爱。

今年年初,孙奶奶就兴致勃勃地告诉儿女,暑假的时候, 要安排一家人一起为她置办寿服。“我才不想像老头子那样呢, 我要自己给自己准备一套漂亮的衣服,我都想好了,我要红色的, 上面一定要有刺绣,我最喜欢衣服上绣着的花儿鸟儿了。”

进入殡葬行业,不仅让我明白了生命了意义,也在不断工 作的过程中,解决了很多人的问题,带去了更多的心理慰藉。

我们用心感悟,生命的美好与消逝,即便在人生最后一刻, 寿服也是我们人生最后的一件礼服! 无常的消逝之中,无处不 体现着日常生活的可贵。只有放下对死亡的禁忌,我们才能学 会如何和这个世界体面地告别,不要因为一次迟到的关心与爱 意,而留下永久的“衣”憾。

品牌与文化

福天华秉承老美华所倡导的慈孝文化。充分结合地域文化 特征,以精湛的技艺、专注的匠心和敬畏的诚意研发、生产适 用于不同地区殡葬文化、风俗习惯需求的各类专业安老产品, 寸缕之间皆融注千载孝道文化,用产品和服务回报家庭与社会。

二十年前的福天华,脱胎于顾客对百年品牌“老美华”的 认同和喜爱,他们坚信,人生最后一套服装,要穿着自己最漂 亮的礼服有尊严的离开。

二十年后的今天,福天华一直坚持传承老美华制作工艺, 弘扬慈孝文化,已经与众多优秀品牌一起成为行业知名的安老 产品代表性品牌。

而今后的福天华,将秉承“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助天下儿 女尽孝心”的使命,将品牌与产品打造为跨越生死间传递爱与 祝福的使者,代生者寄托祝福,代逝者表达庇佑,打造世界知 名的中国安老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