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16期

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一名遗体防腐整容师的二十年从业感悟
赵辉

生命存续之际,能感知天地间充盈的生气,草露清清,云霓 浅浅,碎风点点,万物充满生机与憧憬。当生命消逝,阳光的温 暖被归为零度,山河空旷,泪如溪流,哀思连绵,世间繁华不再, 生机亦黯然失色。

回顾过往,每个离开的生命背后都有一段待读的故事,他 们不想亲友陷于悲痛,不愿挚爱承受惊恐。自然安详、从容端庄、 心无杂念是他们在终点站保有的最后尊严。

身为生命尽头的守护者,我致力于填补生命由存在至消逝 的沟壑,重塑其面容,只为让生者得以延续记忆,逝者得以平静 离去。作为生死两岸的传递者,我细品生命的故事,坚定地捍卫 生命尊严,只为了传递那份至深亲情,给予亲者慰藉和真诚的敬 意。

作为一名遗体防腐整容师,这个职业在多数人眼中显得难 以接受,但我毕业之后便投身其中,坚守岗位逾二十载。这漫长 的岁月里,我见证了无数的生离死别,深深体会到了生命的易逝。 每次面对不同的面孔,我都倾尽全力用心服务,陪他们走过人生 的最后一程。

从业二十年来,我亲手为近十万名逝者整理过仪容,随着这 个数字的增加,愈发让我领悟到生命存在的意义。每一次实践 所积累的感悟,我都试图分享给更多人,有人赞我为生命的守护 天使,有人称我是生命舞台上的“魔术师”。然而在我心中,我 更视自己为一名默默的守护者,竭力维护每个人生终点处的最 后一抹美好,这份守护终成为我坚定不移的信念。

从业以来,我未曾哭泣,直到遇见那位宛如冰点般令人心疼 的女孩。那时的我已为人父,她年纪和我女儿一样大,两者间的 鲜明反差瞬间击溃了我,不禁悲歌仰天,泪如雨下。垂髫之年的 她,本该依偎在父母怀里尽情撒娇,应当穿上漂亮的衣裳外出游 玩,应当拉响她的小提琴欢快歌唱,应当和玩伴一起打闹嬉戏, 而不应该躺在这里。我只能用颤抖的双手,尽量轻柔,尽量还原, 尽量让她带着更多的美好离开。

下班回家,推开门的那一刻,女儿边喊着“爸爸”,边扑到 我的怀里,我紧紧地抱着她,正是这份温暖赋予我无限的力量。 那段经历触及了我内心深处的柔软,尽管当时我已全力以 赴,事后仍觉得本可做得更为完美,或许是我胆怯了。在以后一 年多的时间里,无论白昼黑夜,脑海中总会浮现出女孩的面容, 她用破损的嘴唇努力地微笑着,呼唤着我,迫使我陷入深深 的自责中。

与此同时,也是这段经历筑牢了我的初心和使命——守 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如果说眼泪是对生命的不舍,那么还有一种“静默”, 就是对生命的崇敬。我曾服务过一位戎马一生的退役老兵, 他曾投身解放战争,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老人临终 的愿望朴实而厚重,他要用最后一个月工资和补贴缴纳党费, 他想离开的时候穿上自己的旧军装,盖上一面崭新的党旗。 当我为老人整理仪容时,我看见他身上的弹孔和伤疤,它们 诉说着老人曾经的英勇,这种无声的震撼给我心灵带来隆重 的洗礼。最后,我为老人穿戴整齐那身陈旧军装,盖上了鲜 红的党旗。他的老战友闻讯赶来,缓慢地从轮椅上站起身, 用颤抖的手庄重地敬了一个军礼,哽咽道:“老伙计!你先 走一步,来世我们还是战友,是兄弟 !”

我伫立一旁,虽无泪流,但无限崇敬淌过心底,我看到 的不仅仅是一位普通的老人,而是无数革命前辈光辉荣耀的 一生。我深知,正是一代代革命先烈的前赴后继,才有了我 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才有了我们伟大祖国的繁荣昌盛。作为 一名共产党员,我想告慰老人,告慰那些承载历史使命的奉 献者:我会接过奋进的接力棒,恪尽职守,不忘初心、牢记 使命,升华每一位逝者的人生,守护生命最后的尊严!

赵辉,中共党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社会 科学研究领域专家,民政部殡葬人才库成员,全国民政 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教育部技术技能大师, 遗体防腐整容师高级技师。

先后被民政部、教育部、人社部和北京市委市政府 等部门授予“全国民政行业技术能手”、“教育部技术 技能大师”、“北京市有突出贡献的高技能人才”、“北 京市民政行业技术能手”和“首都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