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殡葬》第16期

把骨灰撒向太空:日本人把死后的体面,做成一个巨大的产业
《正解局》

说到死亡这件事,在华夏文明里,大部分都有些谨慎忌讳。 不过,在日本,却有点不同:

日本有自己独具特色的殡葬博览会。

参观的人不但可以亲自躺棺材体验一把,还可以和商家现 场谈,把去世亲属的骨灰做成钻石或装上火箭发往太空。

01. 如火如荼的日本殡葬博览会

在日本,每年会举办 2 场大型的殡葬博览会。一个是每年 6 月份举行的フューネラルビジネスフェア(未来商业博览会, 简称 FBF)。

1996 年,日本开始承办首次博览会,当时有 50 家企业参展, 共 3393 人到场参观。2020 年时因疫情中断,随后的 2021 年、 2022 年来访者的人数都大为减少。直到 2023 年,第 26 届博览 会如期举行,有 160 家企业出展,共展览 2 天,共有 11815 名 参观者到场参观。

另一个大型博览会则是今天我们想要讨论的重点:那就是 エンディング産業展(临终产业展)!

这个展览会虽然没有 FBF 时间长,今年才第 9 届。但已经 成长为日本殡葬行业最大最重要的展览会,也是全球了解日本 殡葬文化最重要的窗口之一。我国也有企业开始参展。

在鼎盛时期,该博览会曾吸引了 350 家相关企业参展。 2023 年的第 9 届展会为期 3 天,共吸引了 12019 名用户到场参观。 CNN、华盛顿邮报、朝日新闻、每日新闻等 37 家媒体都对该 展会进行了报道。

那么日本殡葬博览会到底是个怎样的展会呢?简单讲就是 关于丧事葬礼的一切,都可以在这个展会里找到答案。从老人 的护理,到丧事的承办,骨灰的处理,各个环节所需要的设备、机器、服务、信息一应俱全。

企业对这个展览有多重视?从出展企业的人员构成就可见 一斑。有 35.3% 的企业都派出了公司高管参加这个行业盛会。 期间还邀请各个大学的教授老师、寺庙的住持现场进行讲座, 共同讨论殡葬行业的发展。

02. 奇葩葬礼仪式层出不穷

如果说此次殡博会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什么,那毫无疑 问是日本宠物殡葬业的发达。随着日本少子化的加剧,越来越 多的人不生孩子,反而会选择宠物作为自己的家人。但生老病 死是自然规律,宠物死后如何能给它们“家人”一般的对待, 这件事让很多日本人苦恼。

在这次展会上,宠物殡葬企业的服务就做得非常温暖。当 宠物死后,人们可以直接在网上下单,挑选套餐,进行预约。 随后公司的工作人员就会上门提供服务。

首先他会细心地告诉你准备一些宠物之前喜欢吃的用的东 西,可以随宠物一起火化。进行火化的设备也非常方便,是一 台移动火化车。在最后仪式前,工作人员还会留出一段时间, 进行最后的告别。

火化完成后,工作人员会耐心地讲解骨灰的构成,哪块是 头骨,哪块是腿骨。然后将骨灰装进骨灰盒里交给雇主。甚至 你还可以将宠物的骨灰寄放在陵园里。其实整个流程和人的葬 礼方式并没有特别大的区别。

此外,区别于我们常见的土葬、火葬,日本这些年出现了 很多新式奇特的殡葬方式。比如アンカレッジ这家公司,主推 的就是树木葬。顾名思义,很多人看到树木葬第一印象肯定是 将骨灰埋到树底下,实际上日本的树木葬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这家公司推出的树木葬就可以在全国 23 个地区选择埋葬的位 置。像位于东京的芝庭苑,就在地标性建筑东京塔的附近,这 里有日本历史最悠久的公园——芝公园,交通非常便利,从地 铁站【赤羽桥站】下车,徒步 5 分钟就能到达。

因为东京寸土寸金,所以想在这里买块墓地的花费,不是 一般人能够承担的。而在这个树木葬墓园里,没有大型墓碑, 都是小型卧碑,每平米可以安葬 36 柱骨灰。这已经是保存骨灰 的方式中最节地环保的了。

另一方面,根据埋葬地区的不同,费用也有所区别,大约 在 50 万日元上下,相比于 150 万日元一套墓碑来说,这是非常 物有所值的殡葬方法。当然如果你觉得 50 万日元费用太高,还 有更便宜的海葬。本次出展的シーセレモニー就是一家专业进 行海葬的公司。

所谓海葬流程也非常简单,客户在该公司进行预约后,就 会携带骨灰乘坐该公司的快艇出海。在进行完献花和献酒的仪 式后,最终将骨灰撒入大海,在巡航一圈后返航。该公司将出 具《散骨证明书》,证明海葬仪式的完成。海葬最大的特点就 是价格便宜,如果选择由该公司的员工代理完成海葬仪式,费 用最低只要 55000 日元,约 2670 元人民币。仪式完成后,《散 骨证明书》将会通过邮寄的方式寄给家属。

有人会说,海葬这种方式太随意,想要祭奠都找不到地方。 于是又有日本公司开发了新项目,那就是将骨灰做成钻石首饰, 可以随身携带,寄托哀思。但这种方式对工艺要求极高,目前 日本还没有能力实现,只是作为代理将项目发给美国的专业公 司进行制作。收到骨灰后,将骨灰内的碳元素分离再结晶,做 成钻石原石,然后将原石细细打磨,做成首饰。一套下来,价 格非常高,一克拉就要 248 万日元。当然这种方式也不是谁都 能接受,有的老人就觉得这种方式太恐怖!

这又是海葬,又是树木葬的,有人会说,你咋不上天呢! 你别说,日本还真有飞上天的葬礼,那就是“气球葬”。

バルーン工房就是一家专业提供“气球葬礼”的公司,他 们将死者火化后的骨灰装入小气球,然后再放到一个大气球里。 然后选择一个直径 5 米的空旷场地,周边没有高层、电线、障 碍物的话就可以施放。气球将会飞行 3 小时,到达与地面约 40- 50km 的平流层,受到气压影响,气球将会膨胀到之前的 3 倍大 小,然后将会爆炸,最终骨灰在空中散落。事后,家属也会收 到一个《气球葬礼的证明书》。

气球葬礼的费用一般为 24 万日元,据了解目前已经举办了 超过 300 场葬礼,预约人数也超过了 100 人。

当然如果你觉得不够高,只要你有钱,还可以将骨灰送往 太空。对于怀揣航天梦,向往升天的人来说,确实很有吸引力, 已经有日本公司开始和马斯克的 SpaceX 谋求合作。

03. 风风火火背后亦有隐忧

早在 2016 年,就有媒体报道日本已经进入了“多死社会”! 少子老龄化严重的日本,死亡人数预计 2039 年将达到峰值,攀 升到 167 万人。如今日本殡葬行业的市场规模已经达到了 1.8 兆 日元的程度,并很有可能未来突破 2 兆日元。

但疫情的到来,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葬礼的认识。尤 其是疫情初期,日本也实施了比较严格的管制制度。疫情期间 去世的老人,无法邀请很多朋友来参加祭奠。大部分人都选择 了仅限家属参与的小规模葬礼,随之而来的就是葬礼的花销下 降了不少。除了疫情的原因,如今日本社会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也不如以往密切,越来越多的单核家庭,每个人本身接触的朋 友就少,工作上的关系随着跳槽、离职变得疏远,同事之间的 关系也相对冷漠。

在日本,传统上一直以为身后事都应该由家人和子孙负责, 但随着老龄化和居住方式的变化,老人死亡时可能年龄近百, 其孩子也已经是 70-80 岁的高龄。本应负责的高龄子女和其他 亲人,在经济上和体力上都难以承担,独居老人和终身未婚的 人越来越多。身体好的时候尚能应对,问题是到了需要护理、 需要处理身后事的时候,除了家人又有谁可以依靠呢?哪怕有 专业的护理人员处理,那死后又有谁能操办葬礼,谁来扫墓?

某家丧葬公司的调查显示,1996 年时,这家公司操办的葬 礼平均有 180 名列席者,2005 年时减少到了 100 人以下,到了 2013 年,平均就只有 46 人了,短短 17 年间锐减了将近四分之 三。在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 2005 年对全国丧葬业进行的调查中, 67.8% 的受访企业表示,与五年前相比,“列席人数有所减少”, 而在 2016 年的调查中,该比例达到了 86.8%。

未来没有孩子能照看自己的坟墓以及不想给孩子添麻烦的 老人越来越多,于是选择海葬等便宜葬礼的人越来越多。如今 选择火化后直葬的人越来越多,省去了一些特定的宗教仪式。 日本有机构曾在 2020 年做过相关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有 70% 的人表示未来可能会选择直葬的方式。从费用来看,一般 葬礼的花销在 191 万日元上下,而直葬只需要 36 万日元。

另一大隐忧就是如今葬礼行业的从业人员不足。虽然是蓝 海产业,但同国内大部分人的想法一样,殡葬行业并不是什么 值得骄傲的工作。2008 年曾获得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的《入 殓师》,讲的就是日本殡葬从业者的故事。妻子的不理解、死 者家属的冷嘲热讽,都曾让主角怀疑自己的选择。

日本殡葬行业同样面临人手不足的问题,尤其是今后少子 化问题更加严重,劳动人口将会更少。不少企业也推出了线上 咨询、念经机器人等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

殡葬行业看似沉闷,天天与死者打交道,但给予死者死后 的体面时,这个行业才实现了它真正的意义。正如日本作家村 上春树说过:死亡并不是生的对立面,而是作为生的一部分永存。 思考死亡,就是思考如何活着,也许这就是这场博览会的最大 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