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邹城市积极推动惠民、绿色、文明殡葬建设,始终遵循“公平可及、群众受益,坚持改革、移风易俗,政府 主导、社会参与”的基本原则,持续深化殡葬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引领殡葬新风。目前,全市已建成市殡仪服务中心 1 个、 市级殡仪服务中心(站)2 个、国有墓陵园 3 座、已建成城市公益性公墓 1 座、社区公益性公墓 6 个、村级公益性公墓 63 个、 村居骨灰室 2 个,全市节地安葬率达 98.7%。
政府主导 高位推动
邹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着眼长远 规划,将生态殡葬建设纳入重点民生工程。
2023 年,在全市开展生态安葬调查研究,制订印发大 力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培育现代殡葬新风尚实施方案,并下 发关于进一步规范殡葬行为树立文明新风的通知,创新生态 安葬葬式葬法;根据已有安葬设施情况和未来需求预测,按 照把握总量、扩大增量、优化存量的原则,科学规划节地生 态安葬设施。在国有公墓朱山陵园选择位置好、绿化好的墓 区开辟 2.5 亩节地生态墓园,开展草坪葬、树葬、花坛葬, 规划安葬 1000 份骨灰,进一步补齐殡葬设施建设短板。在 此基础上,积极推进圣土山人文纪念园(城市公益性公墓) 项目建设,项目占地 850 亩,规划安放骨灰 11.5 万份,项 目绿化率为 63%;其中,生态墓地 5 亩,可安葬骨灰 2300 份。
政策激励 服务主动
为进一步推动殡葬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邹城市民政局 通过与鲍店煤矿深化合作,对鲍店煤矿殡仪馆硬件进行标准 化提升,对庭院进行美化,打造温馨治丧环境,进一步优化 服务流程,发挥传统人文关怀,切实降低矿区群众治丧负担。 积极落实惠民殡葬政策。2020 年,邹城市民政局、邹城市 财政局《关于实施普惠型殡葬惠民政策办法》,全面免除城 乡死亡居民遗体火化、接运、消毒、存放(含冷藏)及惠民 基本型骨灰盒一只五项费用。具有邹城市常住户口的城乡居 民死亡后,在殡仪馆火化遗体,在结算殡葬服务费用时由殡 仪馆直接免除相关费用。
自该项政策实施以来,累计惠及约 2600 户次,减免费 用约 267 万元。
转型升级 技术赋能
邹城市积极推进传统殡葬向现代殡葬转型升级,从殡、 葬、祭等着手,构建数字化殡葬,简化流程与环节,实现移 动办理业务,在现场布置、礼仪主持、火化预约、远程告别、 墓型咨询、殡仪用车预约、补助申请、生态葬预约登记、代 客祭扫等殡葬事宜得到有效处理。将身后“多件事”整合为“一件事”。同时,市殡仪服务中心全天 24 小时值守,根 据丧属不同需求,制订个性化服务。截至目前,群众通过网 上咨询、预约等服务, 受益群众 1.3 万次。
主动宣传 引领新风尚
长期以来,邹城市积极协调新闻媒体,挖掘和宣传当地 殡葬工作和移风易俗好做法、新成效,通过举办网络微课堂、 制作宣传橱窗、发放宣传单等方式,让生态殡葬宣传工作走 进社区、服务群众。
通过新闻发布会、各媒体和微信公众号广泛宣传生态葬 有关的惠民利民政策、葬式葬法及办理手续,在全市各祭扫 场所设置展板、投放海报,印发宣传材料,加大生态葬的宣 传力度,切实提高群众的知晓率,让绿色生态殡葬理念渗透 到群众心中。国有公墓朱山陵园、圣土山人文纪念园连续多 年利用清明节等时间节点,积极开展“免费送鲜花”“黄丝 带文明祭扫”“鲜花台寄相思”等活动,发布文明祭扫不烧 纸钱倡议书,倡导文明低碳祭扫;2022 年清明节期间,在 全市 4 个祭扫点举办清明共祭典礼,免费敬献鲜花 3.5 万余 枝;2023 年清明节,举办“我们的节日·清明节”集体追 思活动,引导群众把对逝者的缅怀从物质追求转变到精神传 承上来,不断树立殡葬改革新风尚。
专项整治 协同联动
近年来,邹城市开展“阳光殡葬”活动,围绕“活人墓”、 “家族式”墓地、硬化大墓、殡葬业价格秩序、公益性安葬 设施建设经营等殡葬领域突出问题开展专项整治,进一步健 全殡葬管理长效机制,维护群众合法权益,促进殡葬行业健 康发展。
在邹城市民政局牵头下,“揭榜挂帅”成立了市级联合 整治领导小组,每年组织召开殡葬突出问题整治规范工作联 席会议,明确全市各级殡葬机构工作职责,建立分级分层殡 葬执法机制,统一印制殡葬服务机构殡仪服务协议书、殡仪 服务项目收费决算书、丧葬用品销售物价标签等,规范殡仪 服务市场行为。
目前,整治违建坟墓 23 个,对 2 家殡仪服务机构(中介) 的殡葬违规行为进行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