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新加坡作为一个面积不足一千平方公里的城市岛国,却有着以花园城市享誉国际的美誉,这其中体现了政府对于 土地资源利用与城市绿化的努力,也由于地理位置优越,加之良好的营商环境,新加坡逐渐发展成东南亚的国际中转 站角色,这使得来自世界各地的人,纷纷涌入新加坡,虽然使新加坡形成多元文化的社会风貌,但也促使这块本就不 大的岛国,在空间使用上,更需要考量如何高效实现土地循环利用,来因应土地稀缺的问题。
缘起
作为亚洲已开发国家行列的新加坡,在殡葬方面,近年来也陆续受到来自英国、美国等环保自然思维的冲击,受土地 稀少却人口稠密的客观条件影响,由新加坡政府自 2021 年 5 月 17 日成立首个以土地环保循环利用,并包容各宗教信仰者 使用的陆地洒骨灰自然葬殡葬设施 - 清心园。
骨灰洒葬流程
遗体火化后之骸骨须在政府火化场进行研磨形成骨灰粉末,并装于政府所提供之骨灰洒葬罐中,由服务业者引领至园 区之中进行洒葬,洒葬后浇水让骨灰顺流至土地下。
清心园成效
由于政府大力提倡与环保回归自然的观念在新加坡民众的深入人心,并且园内为保持清洁与清幽环境,禁止任何纪念 性物品与宗教祭品,使得清心园自成立始,平均每日约四户申请骨灰洒葬,并逐年增加,由于民众认同感高,新加坡政府 计划将在 2025 年增添新环保自然葬式园区。
结语
在如今世界环保意识盛行的当下,环保自然葬的推动,是趋势也是殡葬改革的方向,但殡葬行业的文化与民众的传统 观念如何寻求契合,则有赖政府方面的政策倡导,殡葬行业的配套服务,场地的规划设计等一系列问题,虽艰巨但须共同 克服,希望新加坡的殡葬新理念,能为推动世界环保自然葬贡献一份心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