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你躺在装满了水的浴缸里,将脚趾翘起来露出水面。水从水龙头滴出,渐渐汇成一滴水珠,然后刚好落在你的大脚趾头上———你居然感觉不出来那滴水到底是凉还是热。此时,你所经历的就是触感错觉。
什么是触感错觉
1.亚里士多德错觉
亚里士多德错觉是最古老的错觉,而且也很容易实现。将食指和中指交叉,然后触摸一个小的圆形物体,比如晒干的豌豆,你会感觉自己好像触摸了两颗豌豆。这就是所谓的“感知分离”。当我们交叉手指时,这两个手指平时不接触的两个侧面便“相会”了,然后触感觉从这两个侧面分别传向大脑。由于正常状况下两个手指的这两个侧面几乎不会同时接触同一个物体,于是,我们的大脑意识不到手指已经交叉了,便“想当然”地以为是两个豌豆。
2.对比性
感知错觉
对比性感知错觉最好的例子莫过于内克尔立方体了。当我们从立方体的上面或从下面看的时候,我们看到的情形是不一样的,这就是对比性视错觉。
Christopher Moore是麻省理工学院麦戈文研究所成员,他领导的脑科学研究小组最近发现,触觉领域也存在触感运动错觉。他们将4个触点排列成方阵,然后让其先后碰触志愿者的指尖。结果,志愿者均认为这些触点在进行水平或垂直的移动。
3.大小—重量错觉
你可以跟你的家人和朋友做这个实验。找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纸箱子,里面各放一块砖,检查并确保两个箱子的重量相同。让其他人依次抱起这两个箱子,并告诉你哪个箱子更重。通常,大多数人会告诉你小的箱子比较重。即便他们把箱子打开看到里面的砖块是一样的,并多次抱起箱子,他们仍然会坚持说小的箱子比较沉。这种“大小-重量认知错觉”非常强烈。即便将小纸箱的重量减轻,人们仍然坚持认为小的箱子更重。
4.手感错觉
指尖是我们身体最敏感的部位,因此,它也是最容易被错觉“愚弄”的部位。你可以找一支普通的梳子和铅笔,将食指平放在梳子的齿尖上,然后用铅笔在梳齿上来回滑动。整个过程中,梳齿在波浪式地左右摇摆,但是我们的手指却会感觉仿佛有很多触点在上下跳动。这是因为我们的大脑通常会按照我们习惯的方式去解释外界的变化。梳齿的运动是我们的大脑所不熟悉的,但是我们的皮肤会随着梳齿的运动而发生形变,而这种皮肤的形变是我们熟悉的,有点类似于手指在浮雕上移动的效果。
5.皮肤错觉
不久前,来自Helsinki科技大学的Veikko Jousm ki发现了一种羊皮纸皮肤错觉。在实验中,他支起一个麦克风,然后让志愿者们站到麦克风前揉搓自己的双手,同时将揉搓的声音通过麦克风用耳机再放给他们听。如果揉搓的频率加剧,志愿者报告说,他们感觉自己的手很干很滑,就像羊皮纸一样。如果频率降低,他们会报告说手好像变粗糙和湿润了。
如果你的家里没有这些设备,你也可以尝试戴着耳塞摩擦双手,应该也能感觉到手变滑了。
同样,我们通过听咬薯条的声音来判断其脆的程度的。如果把咬薯条的嘎扎声音降低,或者抑制它的频率的话,我们便会感觉这个薯条已经不脆不新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