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花同眠·归于自然

| 要闻

栖息在山林间长眠于花丛之中
安静地与自然相伴
没有高大的墓碑
唯有芳草遍地
公益生态礼葬仪式
让生命归于自然花香绿荫之中
6月20日上午9点58分,由宾县民政局主办、哈尔滨明西园承办的“与花同眠·归于自然”哈尔滨明西园第二届公益生态礼葬仪式如期举行,用最高的生命礼赞送别50位生态葬践行者。愿他们在通往远方的路上以鲜花为衣、泥土作坯,从此融入自然,生生不息。鲜花掩映,静谧安宁。愿去路祥和,幸福依然。

黑龙江省民政厅一级巡视员魏峰,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福寿园国际集团副总裁赵小虎,黑龙江省民政厅社会事务处处长黎雪修,哈尔滨市民政局副局长孙凤龙,哈尔滨市民政局社会事务处处长张义利,宾县人民政府副县长王刚等20余位省、市、县级领导出席,以及近百位生态葬践行者家属共同参与。

殡葬改革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党中央、国务院对此高度重视。近年来,黑龙江省深入推进殡葬改革,聚焦群众“逝有所安”基本需求,根据党代会提出的工作重点要求,着力开展殡葬领域问题专项整治和改革建设,正确诠释和传承殡葬传统礼俗文化中的合理内核,完善丧葬礼俗规范标准,培养树立现代科学、文明节俭的丧葬礼俗。本次宾县民政局主办的公益生态礼葬仪式,就是推进殡葬改革的具体实践。

随着各地殡葬设施的建设不断完善,这种回归自然的“绿色生态”殡葬形式和理念逐步得到群众认可;今天越来越多的百姓选择、接纳这项服务,这就要求我们墓园不能简单地把“一方墓、一块碑”缩小,而是要以“墓碑瘦身、纪念扩容、精神长存”为方向,以“记号做美、记载做厚、纪念做长”为服务理念,为我们当地的殡葬服务注入一份美好的人文情怀。作为殡葬行业,我们应当在推广文明、绿色、环保殡葬新风的同时,努力让殡葬更有情怀、更有温度,坚决贯彻“人民至上”、“生命至上”!

哈尔滨市民政局副局长孙凤龙表示:殡葬改革是破千年旧俗、树一代新风的社会改革,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国家推动建立绿色、环保、低碳殡葬,有两个重要的主题:一是摒弃封建迷信的丧葬习俗,用鲜花祭祀、网络追思等现代文明的方式祭祀逝者;二是采用节地生态葬法,节约土地资源,造福后代,这是殡葬文化与环保意识的完美结合。宾县民政局和哈尔滨明西园举行的公益生态礼葬,就是为困难家庭的逝者免费提供安葬仪式与安息之所。

本次仪式由宾县民政局局长李铁与哈尔滨明西园两名司仪联合担任。

哈尔滨明西园作为福寿园国际集团的子公司,积极响应国家号召,贯彻指导意见,为了节约土地资源、保护环境,每年都会举行公益生态礼葬活动,践行企业社会责任,参与投身公益事业,希望通过公益生态礼葬真正帮助到有需要的人群,尽企业的一份力量。

伴随着悠扬的大提琴乐曲,50位家属代表在礼仪师的护送下前往哈尔滨明西园的生态葬区。现场仪式隆重、庄严而又温馨感人,仪式通过乐器演奏、星河共祭等形式,表达对逝者最高的敬意与缅怀,用“归于自然”的形式,让生命的尊严和价值得到了升华,给世人留下更多的生命启示和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