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来源 :扬州市殡仪馆 创新服务组
“又是一年新草绿,梨花落尽清明时”,在2024清明节来临之际,为了响应国家“绿色殡葬、人文殡葬”的殡葬理念,为祭扫市民营造浓厚的清明祭祀氛围,扬州市殡仪馆于今年的3月25日至4月7日,同时在茅山公墓、西屏山人文纪念园,开展 “春风寄哀思,花香故人知”清明公益性祈福系列活动,自2022年清明节以来,这已经是第三次开展清明活动了。
扬州市殡仪馆特在墓园清明期间,开设“思念电台”,继往年开展“丝带祈福”、“天堂信箱”活动的基础上,今年新增“卡片寄语”、“清明祭先祖,传承好家风”、“爱心服务站”三项活动内容。
”思念电台“
“思念电台”是扬州市殡仪馆在各墓园清明期间播放的特制音频,其中将电台拟人化取名“小念”,以第一人称录制文案,拉近墓园与祭扫人的距离。文案包括清明祈福活动介绍、墓园温馨提示、清明知识、生命感悟、音乐赏析五部分内容,旨在转变大众对墓园传统印象,普及有关清明传统文化知识,做好清明祈福活动宣传,提示人们珍爱生命珍惜当下,调节情感舒缓哀伤情绪,为祭扫人营造清新、舒适的祭扫氛围。
”丝带祈福“
墓园特准备两种颜色的丝带供祭扫市民选择。黄色丝带为“祭祀带”,追忆逝者,表达哀思;红色丝带为“祈福带”,生者祈福,希冀未来。承载着祭扫人浓浓情感的千百条丝带随风飘荡,带着大家对逝者的怀念和对新生活的期盼,静默地守候在这城市的一隅。
”天堂信箱“
天堂信箱现已被投放约500封信件,每一张都承载着沉甸甸的思念,有人给素未谋面的外公写信,也有给早逝的爱人写信,卡片上笔迹或稚嫩可爱、或苍劲有力,一个小小的信箱,给予了许多人倾诉思念的新方式,让那些哀伤的情绪得以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宣泄,弥补那些未了的遗憾。
”卡片寄语“
现在市场上售卖祭扫鲜花的商家,绝大部分未附赠寄语卡片,无法满足祭扫人情感上更深层次的需求。墓园特在园区入口旁设立“卡片寄语”摊位,免费提供卡片和绳结。参与者可以在卡片上写下寄语,将卡片系在花枝上,随鲜花至墓碑前敬献。轻盈的卡片随着微风飞舞,带着生者的祝福和思念,替祭扫人长伴逝者左右。
”清明祭先祖 传承好家风“
清明,是一个有关“传承”的日子,为发扬中华美德,弘扬社会正气,传承良好家风,扬州市殡仪馆清明活动之一 “清明祭先祖 传承好家风”自开展之初,便广受好评。风起时,悬挂的木板碰撞出动听的风铃声,上面记载了不同祭扫人的家风家训。就在开展活动的第一天,有一个小男孩在长辈的指导下,工工整整写下“诚恳做人,踏实做事”,然后又在木板反侧写下“家人健康,学习进步”。也有一位中年男士在细雨蒙蒙中,写下管家家训:“正直善良,积德行善”。清明时节,寻根问祖,慎终追远。一幕幕动人的场景,让墓园清明活动的意义得到了一次次升华。
”爱心服务站“
为不断优化服务,最大限度地实现便民、利民、惠民,扬州市殡仪馆首次在室外增设“爱心服务站”,集中提供墓穴查询、墓穴引导、行李寄存、医疗箱、热水、纸杯、轮椅、地图等公益便民服务,另在帐篷旁摆放椅子,作临时休息区。在这里,前来祭扫的市民可以享受工作人员优质、热情、高效的服务,真正做到“无忧祭扫”。
一个青年手捧一束鲜花和一瓶可乐来到爱心服务站前,他说自己很久不来看同学了,不记得他的墓穴位置,请工作人员帮忙查询。工作人员耐心地从重名的十几位逝者中,利用对方提供的重要信息反复进行比对,最终找到了那个已故多年的少年的墓穴信息。青年拿着写着墓穴位置的便签如获至宝,连连称谢,他告诉工作人员,他今天特地带来同学生前喜欢的鲜花和饮料来祭奠,还要把查到的信息转发给同学群。如果真的有天堂,那他那位同学一定正开心地拿着鲜花喝着可乐,听着昔日好友们一聊过往吧!
来爱心服务站还轮椅的王老先生,对免费借用的轮椅赞不绝口,小小的轮椅推行轻便、操作简单,更重要的是可以轻松穿行老墓区狭窄的小路,极大方便了今日祭扫之行,工作人员在收到轮椅后,立刻将抵押的身份证返还给对方,整个服务过程热情有礼,王老先生说:“你们用心,我们暖心,为你们点赞!”
为持续推进殡葬行业移风易俗,倡导绿色殡葬、人文殡葬,树立文明祭扫新风尚,扬州市殡仪馆不断丰富服务形式,优化墓园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满足人们在墓园祭扫时情感方面和服务方面需求,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用实际行动引导大众,让“清明节”更加“清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