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市邵庄镇加快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建设

| 要闻

结合人居环境提升行动和美丽乡村建设,青州市邵庄镇出台奖补措施,组织外出参观、现场观摩,大改老旧农村墓地,变身绿色园林式公墓。目前,14个村正在建设生态绿色公益性公墓,其中10个村为新建墓地,4个村为改造墓地。

找准问题,制定可行方案

“我们村靠山,平地不多,但是我们结合专家给的方案,找准问题,现正在把村内一些土坡铲平,给建设墓地预留出地方”,在轰隆作响的铲车旁,月山村党支部书记李洪忠说,“这政府给的好政策,不仅节约土地,还满足了村民的需求。”据了解,月山村结合本村实际,在选址上充分考虑交通问题,在建设上充分考虑人文需求,预计建设公墓面积50亩,绿化面积2亩,一期工程建设墓穴860个。

为建好绿色生态公益性公墓,月山村通过召开街坊议事会、村内喇叭宣传、发放明白纸等方式扩大宣传,成立工作专班,采纳村民合理化建议20余条。根据“统一建设、科学合理布局、节约利用土地”思路,坚持严把质量关,明确包靠人员,确保工程质量全部达标,坚定不移将这项民生实事抓紧抓好。

向典型看齐,争创绿色节地模范

“村内由于占地面积小,所以把新的公墓建立在了旧村址上,大约能建设5亩地,虽然墓地面积小,但是我们村力争向寿光模范村崔岭西村看齐。”邵庄镇泉旺村书记贾荣伟介绍道。

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事关民生的重要项目,泉旺村学习寿光崔岭西村的实践经验,坚持“绿色环保 公益惠民”原则,因地制宜,把传统墓地与现代公墓结合起来,形成“墓葬区”“祭祀区”二合一的模式,将传统立碑改为卧碑,墓穴小型化,单穴不超过0.5平方米,最大程度上节约了用地。墓园内将适度硬化道路,栽种松树、冬青、流苏等树木。该村争取学习先进,补齐短板,完善不足,紧密结合本村实际,主动加强与施工单位沟通协调,推动绿色公益性公墓建设顺利开展。

综合管理 打造良好生态环境

“我们村成立了专门的检查小组,并配备2-5名公墓管理员,从建园开始到竣工,包括以后的墓园管理,都由管理员负责打扫园内卫生、维护修缮墓碑等,此后我们还会将乱埋乱葬的坟墓逐渐迁到公墓中。”杨仁马村党支部书记杨利国说。公益性公墓建设中,杨仁马村成立专项督导组,对墓园进行综合管理。

据了解,杨仁马村墓园占地面积10余亩地,建筑墓穴400个。为规范祭祀,坚持将墓园打造成园林式环境,同时积极帮助贫困户提供就业岗位,将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优先纳入公墓管理员,每月给予一定补贴。该村通过制定完善管理制度,落实管理人员,保持墓区环境卫生,打造生态良好、规范有序的公墓环境,真正让村民放心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