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民政这十年】纛旗招展 勇毅前行—济南市殡仪馆郑德胜

| 百科

说起来,何止十年呢。

记得来单位报到,特意收拾了一番,穿上新做笔挺的“西服”,骑着蝴蝶牌自行车,穿过闹市。过了八里桥,便是济南北郊,又走十余里才能到殡仪馆。

这十来里路,五米宽的土路和柏油路混合,常年失修,路面坎坷颠簸,大坑里套着小坑,坑里积水,不小心便会骑到坑里,溅出泥水,绕行其间如同耍杂技。对向有车开过是绝不减速的,后面卷着黄土狂飙,夹杂着坑里的泥水,飞奔而来,每每我会提着单车跑下路基躲避,而后继续“蜿蜒”前行,浮土把新作笔挺的“西服”褶皱处塞满,更显出轮廓感,皮鞋挂满泥浆,残兵流勇般的进了单位。

还好,是个幽静的院子,就在“齐烟九点”的粟山脚下,当时的办公室主任为我接了一盆水洗脸,递上毛巾弹去尘土,算是“接风洗尘”了,单位领导对我这副惨不忍睹的狼狈相倒是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了。

我被带着参观各岗位,那也是一个勇气,闯过黑暗的冷藏室,四处窗户破损透风,制冷设备有的角落碱锈的缺条轮子,用耐火砖垫着,穿过墙皮脱落的运尸通道,运尸车子吱呀作响,传到火化车间,几个老师傅早就站在门口,等着进行火化操作了,车间四壁烟熏如墨,炉火正旺,时常从炉门缝隙里窜出夹着火舌的浓烟。“据说,尸体进了炉膛,烧的遗体会坐起来?”我曾经就是无知的这样问车间师傅们,他们讪笑的“默许”使我更加毛骨悚然。那天就这样五味杂陈地看着即将从事的岗位。

今日,当我打开办公电脑,继续编篡《庆祝济南市殡仪馆建馆六十周年图册》,新系统windows10过于先进,使得我还不适应这种快速的变化。在精心挑选出的一千多帧发展建设图片里,我找到了一排排崭新的冷藏机柜;先进智能的火化设备;宽敞明亮智能办公的业务大厅;找到了一排排先进的运输车辆;找到了朝气蓬勃意气风发的团队;找到了推行生态殡葬、科学殡葬、文化殡葬的各项举措;找到了人人享有幸福满意的笑脸。当然,我也找到了曾经已经记忆模糊的旧模样和一个个奉献一生的“殡葬人”,他们有的已经羽化作古,但往日岗位奉献的瞬间让我思绪万千。

“半夜灯前十年事,一时和雨到心头”。用什么来描述沧桑巨变的成果和踔力前行的不易呢?巨大的变化和幸福感存在每个人的心里,谈多少也不如去感受和了解了过去的艰难困苦,才更能体会如今的辉煌,感恩这盛世带给殡葬人的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