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工作事关每个家庭、事关人民群众,是一项重要的民生工作。2022年,湖南省突出党员干部带头,强化试点推动,倡导移风易俗,增加公益性殡葬服务供给,为群众提供数量充足、质量可靠、价格合理、绿色文明的殡葬服务,推动全省殡葬改革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惠民利民见实效
2022年,湖南省民政厅加速推进《湖南“十四五”殡葬事业发展行动方案》落实落地,争取各类资金1.5亿多元支持殡葬设施建设,较2021年增长42.35%;联合省发改委、省自然资源厅等部门在3个市6个县(市)开展全省殡葬改革试点,力争到2023年年底平原地区试点单位火化率达80%、丘陵地区达60%、山区达50%。
2022年,湖南全省综合改革成效明显。9月1日,长沙市新修订出台的殡葬管理条例正式实施,对长沙市城乡居民基本殡葬服务费用予以全免,预计每年为群众节省殡仪费用8000万元。株洲市推进降费惠民,对殡仪服务和公墓价格进行规范指导,通过“减、免、限、补”四项举措,推动全市殡葬服务整体降费38.15%,为市民节省直接殡葬服务开支超过2600万元。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全面落实殡葬惠民奖补政策,累计发放1029万元,有效减轻了群众丧葬负担。
截至目前,全省已有115个县(市、区)建立惠民殡葬政策和节地生态奖补制度,明确在基本殡葬服务减免基础上,对选择树葬、花葬、草坪葬等节地生态葬的再给予家属一定奖补,全省节地生态安葬率由2015年的25%增长到2022年的53.2%。同时,出台政策推进殡葬价格制度改革,明确规定实行政府指导价服务项目最高利润控制在15%以内,已完成了131个殡葬经营单位的成本监审,对104个进行了重新定价,促使全省殡仪服务项目和公墓价格普遍下调,减轻了群众“身后事”的负担。
与此同时,湖南启动公民身后“一件事一次办”改革,加快实现丧葬补助金申领、驾驶证注销、住房公积金提取、低保待遇终止等14件事项 “一件事一次办”。
专项治理出硬招
2022年,湖南在全省开展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暨深化硬化大墓、“活人墓”专项治理行动,并建立联合督查、通报、约谈机制,将整治工作纳入乡村振兴、文明村镇、美丽乡村建设等考核内容,明确全省区域内“活人墓”2022年年底一律拆除,2023年年底完成“三沿六区”硬化大墓、豪华墓整治任务。
各地在“三沿六区”禁止新增新坟,坚持控增量、去存量、防变量,对违建墓地进行系统治理。张家界市重点推进“三沿六区”“活人墓”、硬化大墓整治,全力下好“管、疏、导、治、惠”五步棋。岳阳市大力开展违建墓地专项整治工作,云溪区发放《整治违建墓地 美化乡村环境——致全区党员干部群众的公开信》,号召党员干部、公职人员、两代表一委员等“五类人员”签订承诺书1.35万份,带头支持、配合、参与违建墓地专项整治行动。
截至11月底,全省整治“活人墓”、硬化大墓、豪华墓上万余座,在“三沿六区”实现了“见山见水不见坟、见林见绿不见墓”的目标。
同时,湖南着力规范殡葬管理秩序,维护群众治丧合法权益,规范殡仪服务市场行为。先后开展太平间非法营利服务整治行动,对全省14个市州235家带有太平间(停尸房)的医院进行全面摸排,对41家开展营利性殡仪服务的医院太平间全部整治到位,从源头上铲除殡葬市场乱象;还整治殡仪馆、墓地价格违法违规行为18起,整治违法违规殡葬服务中介16家,整治非法接运遗体车辆126辆,整治经营性公墓管理问题849个,有效净化了殡葬管理服务市场。
多措并举树新风
2022年,湖南持续推进丧俗改革,在推进湖南乡村振兴中,由省委宣传部牵头,联合省文明办、省纪委、省民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等下发《关于进一步深化文明节俭操办婚丧事宜推进移风易俗的通知》,突出党员干部带头,引导群众“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其他不办”,有效减轻了群众负担。
同时,结合“三湘新风拂面来”主题宣传,湖南全省紧抓百城联动、家风传承、文化挖掘,围绕清明祭扫创作花鼓戏、歌曲等作品43个,尤其是湖南省殡葬协会推进百馆联动、百园联动,倡导全省近100家殡葬服务机构捐赠节地生态骨灰安葬(放)设施产品247个,举办追思会、告别会和安葬仪式128场;推进清明文化与家德家风文化紧密结合,举办全省首届清明文化节,系统讲述党史中的清明、家风中的清明等8个系列故事,引导群众在清明祭扫中追忆先贤、弘扬家风。
此外,湖南还把殡葬移风易俗纳入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创建和美丽乡村建设,发挥村(居)委会和红白理事会的作用,通过正面引导、典型示范、文化引领,在全省形成了文明节俭、厚养薄葬的新风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