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24日—28日,由中国殡葬协会主办、公墓工作委员会承办、礼济学院协办的第43期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在上海举办。本期培训班以“共谋新发展、共创新时代”为主题,来自26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7家单位的160多名学员参训。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副会长王计生、副会长周静波、顾问朱金龙、顾问兼殡仪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宏阶、原科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葛千松、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伊华、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中国社会报·殡葬周刊》主编陈华,全国民政行指委殡葬专委会委员、礼济学院执行院长邬亦波等现场出席培训班。
第43期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全体合影
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自1999年开班至今,连续举办43期,主要面向公墓单位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已有来自1370家行业服务和管理机构的3081名骨干精英参加培训,年轻化、高学历化、跨界流入、从业稳定等逐渐成为行业人才整体面貌新趋势。如今,公墓培训班已成为国内行业培养人才的一大标签,通过打造“殡葬行业学院”,以师生互动糅合“理论+实操”的教学模式,持续提升行业现代管理水平。
培训班现场
此次培训班共为期5天,开设理论讲授、分组讨论、实地考察、互动演示等板块,授课范围涵盖行业发展、公墓经营、文化品牌、数字化转型、工程建设、规划设计、景观绿化、市场服务、产品价值、副营创新等诸多重要专题。
培训班现场
开班仪式定基调、开新局
李建华在开班致辞信中表示,连续开办的全国现代公墓建设培训班培养了众多人才,业已成为行业名片。新时代的殡葬业面临新形势、新机遇和新挑战,他希望从业者紧跟时代,以满足人民群众需求为导向,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创新管理体制,使殡葬工作更好地服务于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
李建华开班致辞信
开班仪式上,周静波在开班致辞讲话中指出坚定持续开办的公墓培训班为行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和管理人才,大力推动了行业创新进步,希望大家在新时代、新征程、新理念指引下,切实做好“逝有所安”重大民生服务,把尊重生命、传承文明、绿色环保等人文和生态理念贯穿现代公墓建设全过程。随后,中国殡葬协会顾问兼殡仪服务工作委员会主任王宏阶向八个学员小组的组长授予分组号码牌。
周静波作开班致辞
王宏阶为学员小组颁牌
在开班动员中,赵小虎鼓励学员努力博采众长,创造行业新文化,做到学有所成、学以致用,助推行业高质量发展走上新高度、作出新贡献。
赵小虎作开班动员
全国民政行指委殡葬专委会委员、礼济学院执行院长邬亦波代表协办单位致欢迎词,呼吁行业同仁融入新时代发展大势,突破跨界共生,以职业教育、继续教育培养人才中坚力量,支撑行业高质量发展。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社会管理职业学院教师翟媛媛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她表示希望把所学的新知识指导并运用到实际的殡葬教育工作。
邬亦波致欢迎辞
翟媛媛作学员代表发言
在新时代使命担当中探求超越之道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作“现代公墓建设概论及行业发展趋势”主题授课,指出殡葬本源是人类尊重生命的文明活动形式,通过祭先烈、敬先贤、忆先人的方式留下生命精神,“留”是人性光辉使然,也是从业者的使命价值所在。做好殡葬工作,就是在尊重生命和集约资源之间不断寻找平衡点。公墓作为安葬设施载体,把人生记号做美、记载做厚、纪念做长。他还提出,令群众满意和社会认可的殡葬工作需要回归常识和正常的逻辑关系,在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宏观趋势中,厘清辩证思维,把行业真正做成用“绅士淑女”风度为他人给予帮助、安慰、关怀的高尚行业。
王计生授课
原中国殡葬协会教育科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葛千松作“现代陵园经营之道(之三)”授课,从景观、生态、文化、经营四个规划设计层面入手,细致剖析个别陵园的规划败笔,并与学员探讨问题症结,以整体规建和老墓区改造为成功案例,实现了生态环境提升、土地节约利用、单位产出高效、客户满意度提高等。
葛千松授课
中国殡葬协会专家工作委员会主任伊华作“新时代下中国殡葬业的文化使命”授课,由时代主题切入行业脉络,进行文化解读,并认为当下行业文化生态表征和体现是创变、环保、宜心、信仰,本质是回归和守正,成为人民福祉、精神家园。
伊华授课
在社会需求变动中赋予产品生命价值
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作“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现代公墓市场与营销”授课,从国际和国内大势宏观视角导入,解读政策法规,展望发展机遇,分析市场动态,引入现代管理思维,指出以客户群众为中心,讲授明确业务模式、制定中长期战略的方法。
赵小虎授课
商业观察家、首任得到高研院教研长蔡钰以“情绪价值是产品的隐含价值”为核心思维,指出情绪价值正在成为产品的主流价值,福寿园正是借助“记号、记载、纪念”营建承载用户情绪的空间产品,树立“门票思维”找准用户、梳理故事、构建用户与空间的关系。
蔡钰直播授课
中国殡葬协会公墓工作委员会副主任任凯作“创新开展副营产品营销 推动公墓业可持续发展”授课,阐述发展副营产品的意义,通过具体案例解析服务理念、产品种类和构成、团队培养等。
任凯授课
在设施生态规划中还原“绿水青山”
浙江绿郡龙山源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黄模敏讲解“人文纪念园营造实践探索”,提出重在追求取法方式,依据营造法则建立相得益彰的营造体系,落脚点归于人的需求和服务,启发学员思考未来的人文纪念园。
黄模敏授课
天泉佳境陵园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天伦从新形势下公墓建设思路出发,阐发“从微更新到大变局”,用人生记号做美、记载做厚、纪念做长来体现行业形态变化,打造独有的生命美学。
袁天伦授课
上海栩境建设服务有限公司设计总监韩滨以陵园绿化景观分析为题,以室内外多样化实例展现“绿色银行”作用,强调绿植要为园区呈现生命感,解析园区植物景观节点营造要点和难点,阐述陵园绿化景观打造建设的意识与理论。
韩滨授课
在数字化转型中助力行业创新发展
随着时代发展,数字化转型成为助推传统行业前进的必选项。浙江省数字经济学会委员费佳宁从数字孪生角度分析如何构筑生命后花园,用数字孪生技术研发的数字空间有效提高园区管理与运营,未来的数字记忆将延续和传承生命精神。
费佳宁授课
腾讯微信事业群企业微信行业总监盖东宁特别提出要用数字化应对变化,解析归纳逆势增长企业的特点,通过连接员工、顾客、生态创造价值。
盖东宁授课
在现场实景中感受行业焕新的脉搏
本期培训班设置了礼仪演示与互动、生态园区考察的现场环节。福寿园国际集团“白事天使”团队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当代生态建设思想,演绎了三场名为“笑眼看世界”“善始善终 四季乐章”“彼岸”主题告别仪式,借此分别向遗体器官捐献者、生态安葬者、海葬者致敬。礼仪演示通过舞美设计、科技运用等方式展示现代殡葬礼仪服务新貌,绽放生命的美丽华彩。
“笑眼看世界”礼仪演示
“善始善终 四季乐章”礼仪演示
“彼岸”礼仪演示
在户外考察环节,培训班还组织学员实地参观上海松鹤园、上海清竹园、上海福寿园等颇具特色的生态陵园。学员重点考察生态环境打造、绿色园林营造、主题小区设计、惠民公益服务、红色纪念设施等,并展开现场互动讨论。
考察上海松鹤园
考察上海清竹园
考察上海福寿园
答辩结业获新知、向未来
为了提升学员综合分析和实践能力,本期培训班发布了一项特别策划,公墓工作委员会秘书、培训班主持人束婷围绕高质量发展一体化课题进行案例实操解读,启发学员从墓区提质改造、产品突破转型、公益与品质兼备、新概念主题园建设等方向思考。全体学员分为八个小组开展团队协作,袁天伦为各组进行辅导。通过将近四天的深度研讨和认真准备,学员经历了开题、解题、研讨、深思等过程,形成完整的课题报告,八组抽签依次答辩。经过评委会客观公正评审,根据综合评分排序,其中三个小组分获一二三等奖。
开题解读
学员分组讨论
学员分组答辩
评委组(左起:袁天伦、赵小虎、任凯)点评
答辩优胜小组获颁奖品
结业仪式特设了科技扫码互动装置,全体学员扫描屏幕中央的二维码后,头像与协会标识汇聚到虚拟世界,以富有新意的数字化转型技术开启结业仪式的同时,更呼应了此次培训班的“共谋新发展、共创新时代”主题。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王计生、公墓工作委员会主任赵小虎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周静波,全国民政行指委殡葬专委会委员、礼济学院执行院长邬亦波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中国殡葬协会顾问朱金龙,江西省殡葬协会会长、福寿园国际集团副总裁范军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中国殡葬协会原科技文化工作委员会主任葛千松、中国殡葬协会副秘书长王艳华为学员颁发结业证书
颁证后,任凯作为讲师代表,江苏省徐州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副主任张艳、江西省赣江环境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伍中威作为学员代表发言,对培训班举办方、授课讲师表示感谢,希望与学员们继续努力,共勉共进。
学员代表发言
讲师代表发言
王计生在总结讲话中强调,殡葬工作事关民生,现代公墓建设是其中重要一环,优秀人才是行业进步的第一资源,在政策指引、课程创新、行业自觉的内外推动下,培训班将坚定做好集教学、培养、交流、互动于一体的行业平台,向着让人民满意的生命服务而努力奋斗。
王计生总结
中国殡葬协会会长李建华为上海福寿园授予“公墓建设培训基地”铭牌,并对本期协办单位礼济学院给予特别鸣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