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由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上海大学社会学院主办,福寿园礼济学院承办的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智库成立大会在上海福寿园举行。智库旨在通过标准引领、质量提升、服务创新、跨界融合和行业赋能,推动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的协同发展。依托全国殡葬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培训》杂志、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高级管理培训中心等多家指导单位,以及上海市青浦区质量协会、区养老服务协会等协办单位的支持,此次大会汇聚了来自江苏、浙江、上海、安徽等地区的生命服务事业领域的众多专家学者、行业代表,共同见证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时刻。
随着长三角地区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以及全生命周期照护理念指引,区域内的医疗卫生、养老服务、健康管理、生命教育、安宁疗护、殡葬服务等生命服务事业领域也亟待融合发展。“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智库”由此诞生。智库将汇集区域生命服务相关领域的服务机构、高等院校、专业研究机构的智慧力量,研制标准、创新实践,为生命服务事业发展和企业成长提供智力支持。
在大会上,礼济学院校董、原复旦大学继续教育学院院长方晶刚,上海大学社会学院社会工作系主任程明明,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质量教育培训中心副主任刘蕾,中国殡葬协会副会长周静波,上海市殡葬行业协会秘书长余忠明,江苏省殡葬协会会长仲锦,安徽省殡葬协会会长许邦明,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会长徐启华,上海市安宁疗护服务管理中心主任吴玉苗,浙江大学管理学院高级管理培训中心副主任裴必玉,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培训》杂志副主编顾邦友等相继作大会致辞。他们指出,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智库的成立,是顺应时代潮流、推动行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将有力促进长三角地区生命服务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随后,智库理事长单位、礼济学院执行院长邬亦波作了题为“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智库规划与建设构想”的专题报告。他详细介绍了智库的成立背景、组织架构和发展规划,并强调智库已建立起理事会,以及质量标准专业委员会、生命社工专业委员会、医学人文专业委员会、心性关怀专业委员会、礼俗研究专业委员会、生命科技专业委员会等六个专业委员会,还将继续邀请高等院校、社会组织、养老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机构、殡葬服务机构等陆续加入,承担起市场研究与建议、团标制定、服务模式创新、数据收集与分析、跨界合作与交流、人才培养与发展、生命教育的社会化推广等职责。
在大会的启动仪式环节,出席领导共同转动了象征着智慧与合作的“智慧魔方”,并为智库下设的六个专业委员会、福寿园与同济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共建的生命教育实践基地揭牌。这标志着长三角一体化生命服务事业智库正式开启新征程。
(福寿园礼济学院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