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众满意度提升途径之二:葬礼中的仪式规则

| 产品

作者:李 牧
现代殡葬活动的内容可划分为两大类:科学技术类和仪式类。科学技术类包括遗体的防腐、消毒、冷藏、运输、火化等。而其他殡葬活动主要是仪式。对以仪式为主的殡葬活动,可称之为葬礼。葬礼的仪式既可以传承文化,也可以消解丧属的负面心理。但仪式是有规则的,一个成功的葬礼必须符合仪式的规则,不符合仪式规则,葬礼的意义也不会显现出来。在当代,仪式研究已经相当成熟,很多研究成果都可直接应用于葬礼服务之中。
一、仪式基本理论与葬礼服务
仪式的基本理论很多,这里仅撷取几例以做说明
1.象征理论与葬礼操作。
在仪式学家看来,象征是仪式的核心,没有象征也就没有仪式。象征,简单地说,就是用一种可被感知的事物表现另一事物的表达方法。在葬礼上,人们用灵位牌代表逝者,用贡饭的行为表示对逝者的怀念,这些都是象征。灵位牌是物,贡饭是行为,但都是可感知的象征物,而逝者、怀念、孝心则是象征所代表的寓意。
象征学大师特纳说,象征具有两个极,一极是作为载体的事物,另一极则是意义。二者的结合才是完整的象征。灵前贡饭的行为就是载体,它所承载的是贡奉者对逝者的怀念,是贡饭的意义。正因为象征具有两极性,人们在仪式中利用象征特号,使不能直接被感觉到的信仰、观念、价值、情感和精神气质变得可见、可听、可触摸。[1]
在葬礼中,象征理论给我们的启示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象征的意义必须使仪式全体参加者共知。
这个规则可认为是象征的第一规则。从理论上说,任何可被感知的事物都可能成为象征。仪式学中称为“能指”。但“能指”仅仅说明了一事物具有象征的能力,并不代表它确切地指代了什么。当一事物确切地指代了另一事物时,象征的两极才构成了联系,才具有确切的意义,在仪式学中称为“所指”。但“能指”成为“所指”是有条件的,当所有条件具备时,一事物的“能指”才能变成“所指”。
使“能指”变成“所指”的首要条件是联想,通过象征符号能够联想到另一事物。在仪式中,往往要通过仪式策划者的巧妙设计来揭示象征的意义。如主持人的语言引导、演讲者的讲话内容,仪式现场的展示板等。比如,葬礼参加者在葬礼结束后要洗手吃饭。如果我们选择一个金黄色的洗手盆摆放在餐厅门口,没有人会注意到它有什么特殊意义,它就是一个洗手盆。但如果我们在洗手盆旁边设立一个宣传牌,告诉大家用这个盆洗手,具有“金盆洗手”之意,寓意着今后不再死人,这样,“盆”就有了象征意义,它潜在的“能指”才变成了现实的“所指”。
仪式的这个原理告诉我们,葬礼中所有的象征事物都必须从“能指”转变为“所指”,这样的葬礼才会有意义。如果象征物仅仅停留在“能指”阶段,葬礼的意义不会显现出来,葬礼的意义功能也就不会发挥出来。葬礼的功能发挥不出来,葬礼就成了无厘头的乱动。没有意义的葬礼当然会引起丧家、社会的不满。所以,在丧葬服务是揭示象征意义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
第二,象征具有多种表现形式使仪式丰富多样。
象征的表现形式不仅仅是物,一切能够使人产生联想的事物都可以成为象征。概括起来,葬礼中常见的象征表现形式有以下11种:
行为动作(强调过程)、操作(强调结果)、器物、文本、图样、色彩、音声、位置、程序(流程)、时间、数字。
象征形式的多样性为我们在仪式中运用象征表达观念提供了多样的选择,这会使仪式更具吸引力。
也有学者专门对象征的多种表现形式进行研究,提出了象征构成的原理,如中国传媒大学的曾庆香教授就曾提出过构建象征符号的几种模式。[2]这又为殡葬服务业开发新产品和新服务项目指明了方向。
第三,象征的群体性和变迁性使旧俗改造成为可能。
所谓象征的群体性是指某个象征只能在某个特定群体内通行。也就是说,同一寓意在不同的群体中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象征符号,同一象征符号在不同的群体内可能会有不同的寓意。比如,花圈是当前最流行的葬礼象征物。但送单数个还是偶数个却不相同。多数一些地区要送单数个,以满足人们避免“祸不单行”的求吉心理。而另一地方却要送双数个,取活为阳,死为阴的传统。既然是送给逝者的,逝者为阴人,故要送单而不能送双。
象征的这种特征为我们改造旧俗提供了思路。当某象征的寓意已经不符合时代的要求时,我们可以通过改变寓意的办法对它进行改造。比如,有些地区殡葬操作中遗体开光的“开光词”充满了鬼气,但开光这一仪节又对丧属消解悲伤心理有极重要的意义,所以就出现了禁而不止的现象。按照象征理论的指引,我们可以在保留开光的操作方法的基础上,通过重新设计开光词来改变开光的寓意,从而完成旧俗的改造。
2.表演理论与葬礼的操作。
仪式的表演性最早是由法国的迪尔凯姆提出的,后来经过特纳的深入研究才被人们所重视。1979年,美国的理查•谢克纳教授在纽约大学成立了人类表演学系,表演理论正式成为大学的课程。
表演理论认为,仪式是一种可称为“社会剧”的表演。但仪式表演与戏剧表演又有所不同。一方面,戏剧表演的观众与演员是分开的,而仪式表演中的观众与演员是同一的,所有的仪式参加者既是观众又是演员。另一方面,戏剧表演的内容是虚拟的,是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的艺术形式,而仪式表演的内容是现实的,是人们现实的社会与人生。
表演理论至少告诉我们以下几点。
第一,葬礼的所有参加者都是演员,丧属是主演,来宾是群众演员。我们不能只顾主演而不顾群演。有些群众演员可能没有台词,他们的任务可能就是以一个特定的姿势站在那里,但他们却是不可缺少的,“站在那里”就是他们在葬礼中的角色要求。所以,葬礼不单纯是丧属的事,殡葬服务不仅要考虑到丧属,还要考虑到来宾,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角色,每个人都会在不同角色的扮演中受到熏陶而有所感悟。
第二,丧葬用品是葬礼中的道具,道具是为情节服务的。道具是在与演员的互动中才能发挥作用,否则道具就是一堆没有任何意义的死物。著名艺术大师契诃夫有一句名言:如果在第一幕出现一把枪,在第三幕中这把枪必然会发射。如果一件道具没有被用到,那么这个道具就是多余的。现在的丧葬服务,每一件丧葬用品是做什么的,怎么用,为什么要用,很少有人会去告诉葬礼的参加者,所以这些丧葬用品就成了死物件,葬礼也就成了死物件堆场。这样的丧葬活动,丧家一定不满意,因为他花钱买了一堆没用的东西。
第三,仪式不能是我做你看,而应当是全体仪式参加者的共同活动。在当下的葬礼中,很多服务人员都是自己做让丧属和来宾看,甚至有人提出“只要你出钱,一切我来办。”这不符合仪式的表演性规则。正确的做法是,尽量让所有人都行动起来,让所有人共同参与葬礼的演出,绝不能让其中的任何一部分人成为观众。葬礼的目的和意义只有在共同的行动中才能显现出来。
第四,主持人在仪式中承担着多种角色。在仪式中,主持人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他可以是导演,负责指导、指挥、协调整个仪式的进程;他又是现场解说,承担着一定的表演任务; 他同时还会兼任舞台监督、艺术指导等不同的角色。如果没有主持人,这些任务就无人来做,仪式的作用就会大打折扣,甚至完全发挥不出来。所以,葬礼中的主持人不仅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必须明确自己的定位。
3.体化实践理论与葬礼操作。
体化实践理论的创立者是美国著名仪式学家保罗•康纳顿。他认为:仪式不仅是形式化的,因为仪式的参与者在其中获得了真切的感受。[3]实际上,康纳顿的体化实践理论指出了仪式对人产生作用的机理问题。
仪式被康纳顿看成是一种“操演语言”,而这种“操演语言”使仪式参加者在仪式过程中以某种固定姿势和动作对身体进行了刻写,以此来形成身体记忆(刻写实践),身体实践和身体的记忆不仅建构了现实社会,也会重构社会。
通俗地说,仪式通过固定人的某种姿势、行为使人产生记忆,而这种记忆的内容正是仪式所要传递的信息。
现代学习心理学认为,人的态度有三大要素,认知、情感和行为。葬礼要改变人们对死亡的认知(承认死亡的发生),完全可以从行为入手。当人们做了什么以后,人总是会自我寻找为什么去做的理由。这也就是葬礼为什么要大家一起行动的原因。传统葬礼中孝子净身、钉棺、摔丧盆、为逝者开光等活动所依据的正是这一原理,孝子通过这些亲自参加的活动,从观念上确认死亡已经发生。同样,来宾在葬礼中不仅是要还“人情”,也有“为逝者做点什么”的心理。哪怕仅仅让他们以某一种异于平时的特殊姿势(比如双手合什)站在那里,哪怕是让他们共同说出一句口号,这也是他们为逝者“做了什么”,也是他们的体化实践。有了这种体化实践,他们才会有所感悟,有所收获。
此外,仪式理论还有很多,比如过渡仪式理论,结构功能理论等等。这些理论对组织葬礼也同样有指导意义。
二、仪式规则在葬礼中的应用举例
例1,上香的意义及其操作重点
在中国传统殡葬活动很多仪式中都有“上香”这一环节。上香习俗并非中国土产,来源于南亚地区。人们相信,香烟可以通达天庭,是人间与天庭沟通的信息通道。通过上香,生者就可以与逝者的灵魂进行沟通。相当于现代的远程电话会议中建立的通讯联系。
在悲伤心理辅导中,辅导人员首先要使悲伤者与逝者建立起有效的沟通途径,让悲伤者感觉到逝者就在“面前”,悲伤者可以“面对面”地向逝者倾诉,向逝者表达。悲伤者是否感觉到逝者就在“面前”是辅导成功与否的关键环节。
葬礼是一种集体的哀伤辅导,称为仪式化的集体疗伤。在心理辅导中,与逝者建立沟通渠道的主要方法是语言诱导,在葬礼中也可以用同样的方法,主持人通过精心设计的主持语,引导仪式参加者进入规定的情景——“与逝者面对面”。上香这种民俗正好可以被用来建立丧属与逝者的联系,关键点在于丧属是否真正意识到逝者“回来了”,是否意识到沟通渠道是有效的。只有人们意识到沟通渠道的有效性,仪式中的献贡、宣读祭文、施礼等一切行为才会被人们认为是“真”的,仪式才具有了合理性。
要使上香环节获得成功就必须遵守仪式的基本规则。操作要点如下:
1. 创造神圣空间。仪式存在着仪式场域,这个场域不单纯是物理的,更是心理的。为保证仪式的有效性,在仪式开始前就应当创建这个仪式场域。通常是向仪式参加者提出具体要求,如遵守仪式规则,不要随意走动,不要接打电话,不要交头接耳等。
2.有明确的开头和结尾。通常以“仪式现在开始”为始,以“仪式到此结束”为终。这是要让人们明确仪式期间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
3.解释上香的意义。解释的方法可以有很多种。以下是主持人用一段打油诗来解释上香的意义。
燃起一注香,香烟达九天。
爸爸闻到香,低头看人间。
灯火明亮处,众亲站堂前。
贡上时鲜果,腹中有千言。
如果仪式参加者还没有完全进入情景,主持人还可以举一两个通俗的例子来引导大家尽快进入情景。比如:
想起小时候,常骑爸爸的肩,送我去上学,把我手来牵,冬天为我穿暖衣,夏天为我撑雨伞……
例2告别仪式与共同参与
告别仪式的核心流程在全国各地大体相同。但因葬礼的全流程不同,丧属对告别仪式的需求和在告别仪式中的感受会有较大的差异。以下以某地的告别仪式为例,分析告别仪式组织过程中的仪式规范。
该地区葬礼全流程中有大殓环节,一般安排在火化前一天下午,丧属的哀伤表达比较充分,所以在告别仪式中的表现多为冷静。告别仪式所处的阶段就是由悲伤向回归转化的过程的时期。所以,告别仪式就不能再引导家属发泄,而应以社会教化为主。
现在殡仪馆举办的告别仪式是“131”式的,时间多控制在10分钟以内。如果是以家庭名义主办的告别仪式,应当固定丧属和来宾的体姿,以实现共同参与,如双手合什,手持菊花放在胸前,右手扶胸等都是固定体姿态的方法。
逝者遗体是在众人站好后入场,入场时环绕大厅一周。主持者要求遗体入场时全体参加者弯腰低头,这不仅是向遗体致哀,尊重逝者,也是实现共同参与的一种方式。
共同参与会使每个参加者都加入到仪式中来,而不仅仅是一个旁观。参与到仪式中来便可以从中感受到葬礼意义,从而提高对葬礼的感受度。

主要参考资料
[1] 参见[英]维克多•特纳著,赵玉燕、欧阳敏、徐洪峰译:象征之林———恩登布人仪式散论,商务印书馆2006。
[2]曾庆香,模拟、施为与召唤—论仪式的符号特征,国际新闻界2001。
[3][美]康纳顿著,纳日碧力戈译,社会如何记忆,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