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年3月28日上午,济宁银河文化陵园又一次协同“济宁市红十字会”,“济宁医学院”及红十字志愿者隆重举行开展“2021年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缅怀纪念”活动。
活动现场秩序井然,氛围浓郁,济宁银河文化陵园对活动精心精心的布置,自“济宁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树立以来每年在清明期间都以不同的形式来纪念和缅怀;
多年来,遗体(角膜)、器官捐献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社会各界、新闻媒体,特别是捐献志愿者;济宁市红十字会在宣传动员、报名登记、捐献见证、缅怀纪念、救助激励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公民逝世后无偿捐献遗体、器官和角膜,服务医学科学发展,挽救器官衰竭患者生命,给他人带来光明和希望,用大爱谱就了一曲曲感人的生命乐章。目前已有315人报名捐献遗体,184人报名捐献角膜,22人报名器官捐献登记;成功实现遗体捐献82例,眼角膜捐献71例,器官捐献6例,使10多名器官衰竭患者接受了器官移植,重获新生;使100余名失明患者获得了眼角膜移植,重见光明。
济宁市红十字会党委书记,常务副会长李君在活动讲话中提到:
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工作成效的取得,离不开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离不开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离不开广大红十字工作者的付出,最根本的,是离不开捐献志愿者和家属的理解支持。
通过纪念缅怀活动,我们更加感恩捐献者,永远铭记他们的功绩功德,他们以超乎常人的决断选择了为社会、为人类,奉献的方式,他们每一位都是新时代的楷模,都是值得我们永远尊敬和纪念的英雄;
通过纪念缅怀活动,我们更加希望全社会大力宣传捐献志愿者的事迹,让社会更加理解人体器官、遗体(角膜)捐献事业,也希望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心支持这项崇高的事业,把捐献事业继承和弘扬与中华民族“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传统美德相结合,使人道主义精神在济宁这“孔孟之乡”、“运河之都”光芒闪耀;
通过纪念缅怀活动,我们更加希望红十字工作者们倍加关爱志愿者及捐献者家属,了解他们的诉求,倾听他们的心声,了却他们的心愿,尽心尽力服务好每一位志愿者,让尊重生命成为我们每一位红十字人不变的信念,引导我们把人道服务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奋斗中去。
济宁银河文化陵园总经理董林合在活动讲话中表示:遗体捐献对社会医疗卫生事业有极大的贡献。是一种高尚的人格体现,也是对自身,对社会,乃至对自然的一种科学态度和价值观念。遗体器官的捐献,对移风易俗,改变传统的丧葬观念,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为感谢和弘扬他们的博爱、奉献精神,在银河文化陵园建立“济宁市遗体捐献者纪念碑”来表示对他们的纪念,为遗体捐献者家属和社会群众搭建了一座寄托哀思,缅怀瞻仰的平台。
作为从事殡葬行业的企业,推动殡葬改革的践行者,每次走过“遗体捐献者纪念碑前”,心里不由得肃然起敬,我们要把这种高尚的精神,融入到陵园发展理念中去,以便能更好的服务客户,回报社会;同时我们也呼吁全社会能将这种慈善的爱心和奉献的精神持续传达;
活动期间济宁医学院学生代表以一首《爱的火焰》的诗歌朗诵,深刻的表达了作为即将走向医疗事业战线的态度和决心和对遗体捐献者行为表达了崇高的敬意;随后济宁医学院的师生宣誓仪式,气氛庄严;
活动在各级领导的关心下,各参与活动各方的努力配合下顺利完成,很好的向社会传播了具有价值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