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等奖】浅论殡葬改革与发展

| 百科
成都市东郊殡仪馆 张成洪

我国现行的殡葬服务机构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为顺应殡葬改革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形成于计划经济时期。主要由殡仪馆、火葬场、公墓等殡葬服务单位构成。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政府投资、属于事业编制,几十年来,殡葬事业单位为我国殡葬改革和殡葬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但是,自8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经济改革不断地深入,加盟殡葬行业的社会组织和个人呈现逐步上升趋势,市场经济所遵循平等竞争的原则为他们提供了一定的空间,特别是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实施后,殡葬市场更是到处充斥了民间资本和社会资本,原来殡葬事业的计划经济已经不能适应现在的市场经济,更加阻碍了殡葬事业的发展。殡葬事业单位管理体制的不合理导致民间机构有机可趁造成群众所谓的“殡葬暴利”。现将本人参加工作(结合本单位情况)以来对殡葬事业单位过去与未来的看法与大家分享如下。

一、殡葬事业单位基本现状
(一) 根据国家物价局、财政部“关于发布民政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及标准”,本着事业单位以“服务至上,不以盈利为目的”的宗旨,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寄存等基本殡葬服务项目由于政府定价太低,均属于亏损项目。
(二) 殡葬事业单位运营成本过高,首先是殡葬事业单位的设备设施使用效率低,造成了经营成本的加大。为了保证丧属随叫随到,单位都必须配足一定数量的殡仪车,但是随着政府对着这一行业的放开,市场竞争的加剧,许多医院太平间和一些民间大量违规车辆开展遗体接运业务,甚至出现了与医院相互勾结买卖遗体的不良现象,致使正规单位接运遗体出现下降趋势,造成车辆闲置。加之购置、改装、维修、人工,油料费用以及其他费用,遗体接运成本已远高于物价管理部门的规定价格。
其次,火化设备的投资居高不下,也造成了运营成本的加大,为了适应城市发展,实现节能环保目标,殡仪馆必须要购置符合环保要求的火化设备。使用过程中经常需要比较大的维修费用,加上燃油价格、水费、电费和人工费等因素,火化费用也是入不敷出。
再次,由于殡葬事业单位宣传力度不够,绝大多数办丧群众对办理殡仪、火化、公墓等服务程序不了解,觉得办手续麻烦,为此催生了许多所谓“殡葬一条龙”服务的中介机构,在利益驱使下他们收费混乱,导致了一些办丧群众误认为正规殡葬单位存在“殡葬暴利”,使得办丧群众对于正规殡葬单位缺乏信任度,也使我们的一系列服务和商品销售受到了一定的阻碍。
(三) 有些殡葬单位为改善殡仪馆、公墓环境及设施,更好地为丧属提供殡葬服务,同时与城市环境相协调,需要大量资金,在一定程度上也将通过提高殡葬服务收费价格转嫁于丧属身上。
殡葬管理体制的不合理,不仅影响着殡葬事业单位市场主体地位的确立和市场竞争能力的增强,也制约着管理水平的提高,直接影响到殡葬事业单位在群众中的声誉。

二、改革殡葬事业单位管理模式
(一)必须要建立一套适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管理体系。一是建立严格的成本核算与成本管理体系,强化管理、增收节支、降低成本,扩大服务性收入的比例,确保经济效益;二是要建立一套完整的资金管理与财政会计报表管理制度;三是要建立一套完整质量管理体系;四是要建立一套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定期考核,以考核定收入。履行不同的职责、完成不同的任务、体现不同的分配方式。
(二)完善岗位责任制,使殡葬事业单位成为一个配合协调,运转高速的有机整体。岗位责任制是对于内部各个岗位的业务范围、工作职责和相应权力的具体规定,科学的岗位责任制对于明确权利关系,调动职工积极性、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当前殡葬事业单位普遍都存在因人设岗和因人论责的现象,不是按照经营活动的客观需要进行科学分析、科学定岗,造成岗位设置的不合理。

三、改革殡葬事业单位的经营模式
(一)必须要建立适合殡事业单位特点的价格管理体系,根据市场需要制定合理的价格。
(二)要准确定位推进殡葬事业单位的经营发展。殡葬服务市场是殡葬事业单位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场所,如何有效地确立自己的位置,不被市场所淘汰是经营管理的重要环节。要达到这一目的,一是要明确自身的优势,因为任何一个殡葬事业单位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存在着优势和劣势,只有认真分析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并与竞争对手对比,才能找准参与市场竞争的着眼点。二是要采取具体步骤塑造和突显自身的竞争优势。三是要正确把握市场定位的度。为了推进殡葬改革,在满足丧属最基本的丧葬需求的同时,也要考虑高档殡仪服务,再倾向于高消费群体。殡葬市场定位的核心是服务定位。殡葬事业单位的产品是服务,服务定位就是殡葬事业单位在目标客户心中为自己的服务确立一定的位置,以形成服务特色、树立形象,使自己的服务特色有别于竞争者。进行服务定位可以有针对性地满足不同层次消费群体的需求,可以使殡葬事业单位在竞争中形成自己的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正确的服务定位是经营发展的重要手段和保证。
近年来,无论是殡仪馆,还是公墓,从服务水平上来看都有很大的提高,但是突出的问题就是在服务项目,服务环节共性化上,没有什么差异化,没有什么与众不同的特色服务。殡葬事业单位应该利用自身的优势,大力弘扬殡葬文化,积极寻求市场、发展市场,拓展思路,创造性地开展一些殡葬服务。并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文化信仰,消费水平来制定不同的丧葬计划与方案,以与众不同、另辟蹊径式的殡葬服务占领殡葬市场。

四、保障殡葬事业单位改革与更快发展的措施
(一)与时俱进,谋求发展。积极学习他人的先进之处,寻找自身的不足,明确工作重点和突破口。
(二)国家从政策上继续给予支持。殡葬事业单位肩负着殡葬改革的重任,为了推进殡葬习俗改革,包括遗体接运、火化、骨灰寄存等服务项目都是不盈利的,对于优抚社救对象等困难群体实行减免殡葬收费和惠民殡葬已经制度化。由于殡葬事业单位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建议政府对殡葬事业单位为推动殡葬改革的服务项目在政策上给予有力支持,并适当增加一定的资金投入,以促进殡葬事业单位的建设,加快殡葬改革的步伐,同时为困难群体减免殡葬服务收费,稳定社会。
(三)正确处理好殡葬事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建立相关制度,确保可持性发展。当今社会都在关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殡葬事业单位更应该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高度来定位自己的认识和责任,做到环境与殡葬事业发展相协调,实现有序发展,这是殡葬事业单位的经营应遵循的原则之一。在殡葬事业的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生态三个方面的相互协调,以使经济发展与殡葬方式的改进与资源相吻合。殡葬事业单位一定要贯彻好国家“降耗减排”的号召,选择节能高效的火化设备、冷冻设备,节省燃料、控制污染物的排放,提倡丧事简办、理性收费,袋、尸棺采用环保材料,并倡导花圈等丧葬用品的租凭使用,严禁浪费社会资源。
(四)加强殡葬改革政策法规学习,塑造良好的形象,满足合理的殡葬需求,提高办丧群众满意度。尊重丧属选择,维护丧属自主选择丧葬消费的权利。切实树立依法管理,守法经营的理念,做好殡葬改革的领头人,执行法规的楷模,树立良好的殡葬事业形象。
(五)强化员工素质,加强员工职业道德学习,以推进殡葬改革,保障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双丰收。从健全规章制度、改进服务方式和优化服务流程入手,提高专业化服务水平,建设一支有文化、有理想、有创新、有道德和有奉献精神的高素质干部职工队伍。加强对于干部职工队伍的文化知识、业务技能的培训,加强干部职工队伍的思想教育,讲文明、讲礼貌、讲职业道德,促进业务素质的提高。积极引进优秀人才,培养高学历、高素质,关注和热爱殡葬改革事业发展的年轻人,充实干部职工队伍,促进殡葬改革事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