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暖“生命最后一程”—— 宁波市象山县殡仪馆有一支特殊的“铁军”

| 企业要闻

202204020101

在宁波市象山县殡仪馆,有一支特殊的队伍,以“铁”的作风温暖着“生命的最后一程”。

在岗30多人中,8人是退役军人。更特别的是,从团队带头人到火化科、业务科、车队、办公室等,中坚力量全部由退役军人构成。他们大部分在一线工作已长达20余年。

火化科科长王坚勇,仍记得2001年10月第一次实操遗体火化的那一夜,他失眠了。

19岁时,王坚勇在杭州服役,出勤守卫钱塘江大桥。当年钱塘江只有一座桥,他和队友需要24小时轮岗值守。那时,他们也会参与遗体打捞的工作,早已锻炼出一股异于常人的心理素质。

退役后,他去了一家机械零件厂。工作了8年,恰逢全国上下转制潮,王坚勇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报名了象山县殡仪馆的招聘考试。那一年,他34岁,由于年龄偏大,大家亲切地叫他“老王”。

回忆曾经的部队生涯,王坚勇的自豪感油然而生。“既然决定转行,就要争一口气把工作做好,殡葬行业总需要人做,而且做一份有价值的工作,也是军人的使命。”

那一夜,不知不觉,天色微明。一夜没睡的王坚勇跑到火化间,观察老师傅怎么做,到了下午就自己实操。8天的实训期一晃而过,他再也没有失眠。

每一天,他早早来到火化间,打开火化机器,细致检查它们的燃烧系统、传送系统、供风系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一直坚守在这里。

一身白衣的王坚勇,戴着一顶迷彩军帽,格外引人注目。个子不足一米七,看上去只有110斤。曾经的他,一身肌肉,腰背挺直。而今,他的脊背有些许佝偻,习惯性耸肩,整个人走路姿势的重心向前倾斜。

王坚勇工作的火化间,每年都需要更换火化炉里的炉条。一个炉子里面有四根炉条。狭窄的炉膛,人在里面根本站不起来。每一次更换,他需要把上百斤重的炉条抱在胸前,佝偻着背,蹲着一步步挪进去。四根炉条,一换便是五六个小时,他常常汗如雨下,也渐渐落下病根。腰背,再也没能挺直过来。

经常爬上爬下维修机器,王坚勇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攀爬本领。可是,也有发生意外的时候。2012年10月,正在维修机器的他一个重心不稳,从4米高的地方重重摔下,肋骨断裂了3根。送医两天后,绑着纱布的他又出现在了火化间。他说,工作不能停。

一年365天,一天24小时,殡仪馆的工作,确实没有停下来的时候。对此,象山县殡仪馆车队队长蒋海平深有体会。

“今年正月初一,我们接运了2个人,初二1个,初三23个,初五38个,初五那天凌晨3点钟就出车了。”
车队共有8名驾驶员,其中有3名是退役军人。由于殡葬风俗的特殊性,家属们要赶在中午12点之前完成入葬仪式。所以,殡仪馆的发车时间,通常是早上五点之前。天还未亮,晨雾弥漫,驾驶员们便早早起床,按照规定时间去接运遗体。

蒋海平说,部队里面看重时间和纪律,殡仪馆的工作亦是如此。时间上,一刻都不能耽搁。到了家属家,该说什么话、不该说什么话,对待遗体要保有绝对的尊重,这些“规矩”,驾驶员们都牢记在心、严格恪守。还有着非常严格的安全制度。比如,定期参加交通管理部门的安全驾驶培训课程;每天对车辆的性能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维修。

202204020102

县殡仪馆主任、团队带头人闻明光曾经在部队服役19年,转业后一直在民政系统从事殡葬管理工作。在他眼中,退役军人有着先天优势,他们纪律性强、听从指挥、随时待命。

殡仪馆工作人员的手机常年24小时开机,“有时候半夜接到电话,那就必须得马上起床出车”。有时候,驾驶员们也需要跑长途,跑得最远的地方来回4000多公里。两位驾驶员反复轮岗,这里面的苦,非一般人所能坚持。

26岁新入职科员应丛铮刚来火化间一个礼拜,也戴着一顶军帽,像极了师傅王坚勇。应丛铮拥有大学本科学历,原先在部队里从事机械行业。火化间经常需要修理机器,可以说“专业对口”。

去年,应丛铮退役,看到象山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发布的定向招聘信息,立马报了名。之所以选择从事这一行,他说:“这是一份非常神圣的职业。”

2017年,象山被列为“全国殡葬综合改革试点单位”,在全域范围内推进移风易俗。在这股新风中,在政府为民搭建的集中治丧殡仪场所,这支“铁军”正发挥着温柔而坚定的力量。

供稿:宁波市殡葬协会
通讯员: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