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值清明祭扫渐入高峰之际,4月3日上午11时,扬州市民政局走进FM98.5扬州新闻广播《扬州12345-政风行风热线》直播室,就“清明祭扫”相关热点话题,与广大听众与网友进行了互动与交流。
扬州市民政局副局长张倩桦、社会事务处处长庞庭金、扬州市殡仪馆党支部书记张鸣、扬州市殡仪服务中心主任田悦及邗江区双墩墓园主任徐君参加了节目。
节目中,张倩桦副局长介绍了今年清明祭扫的总体情况及工作要求,她表示:“今年清明节假期仅有一天,时间短、流量大、空间小、密度高的特点更为突出。各大墓园和相关部门更要创新方式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供优质便民的服务。“
”扬州墓园在门口交通疏导和劝导禁燃禁烧两方面做了充分准备,”张鸣书记指出,“扬州墓园积极响应国家殡葬改革政策号召,建立无烟墓园,提供纸钱换鲜花等各项惠民服务,树立绿色文明祭扫新风尚。”随后,张鸣书记对网友提出的关于扬州墓园代祭扫、非现场祭扫方式、扩容性旧墓改造等问题逐一进行了解答。
以下为网友关于扬州墓园的提问与回答:
Q
扬州墓园有代客祭扫服务吗?具体怎么操作?
A: 有。代祭扫服务下单方式有三种:云祭祀平台下单、联系为您服务的业务人员下单、拨打服务热线0514-87302030下单。除了客户自行下单购买的商品外,我们的代祭扫不收取其他任何服务费用。代祭扫由两名工作人员配合完成,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流程操作,另一名工作人员负责拍摄。主要流程分为清洗、擦拭墓碑、献花、鞠躬等环节。代祭扫结束后会将现场的照片或视频及时交给客户。
Q
扬州墓园有什么非现场祭扫方式?
A: 扬州墓园的云祭祀平台主要为不能来现场扫墓的群众提供线上远程祭扫的途径。通过微信公众号可以进入到云祭祀系统,输入穴位人、承办人等必要信息便能够对相应位置的墓穴进行献花、清扫、上香等形式的虚拟祭扫。最值得介绍的是云祭祀平台可以实现留言、寄语功能,为祭扫增添真实感、仪式感,更好地寄托对逝者的哀思、悼念。
Q
扬州墓园扩容性旧墓改造业务的情况如何?
A: 2021年扬州墓园在全国范围内率先推出了扩容性旧墓改造业务,通过优化穴位安放形式,实现扩容和增穴,将一墓两穴改为四穴、六穴甚至八穴。目前已为110余户家庭完成了扩容性改造服务。扩容改造费用包含墓穴改造费、增穴费。具体价格需根据增穴数量、石材种类、制作工艺等环节进行具体测算。
4月5日清明节当天,扬州墓园又一次迎来了祭扫高峰。据统计,今年清明期间来扬州墓园祭扫人数达7万多人;网上云祭扫300多例;代祭扫约30例。
扬州墓园通过微信公众号、短信通知、扬州晚报等平台,发布了多篇相关报道,提醒市民祭扫相关要求。
2023年扬州墓园清明祭扫服务期间,通过报纸、电视台、公众号等新闻媒体平台开展宣传报道共40次。其中中国社会报、扬州晚报、扬州日报报道9篇;央广网、中新社、中国社会报、扬子晚报、墓政参考、江苏民政、江苏省殡葬协会、名城扬州、扬州早八点等微信公众号平台推文22篇;江苏卫视《新时空》、江苏新闻广播《我苏网》、《扬州新闻》、《今日生活》、《关注》、《天天健康》等采访报道10次;扬帆APP及墓政参考平台直播了第六届生态葬活动仪式。
媒体报道节选
清明祭扫服务宣传
万物探春正清明
清明节,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
人们以不同的形式表达着思念。
有人从四面八方回乡扫墓,或者从异乡送来同样的牵挂;
传递异地思念
有人带着鲜花和供品看望;有人静静地将墓碑的字描绘焕新;有人在墓前驻足良久,讲讲过去一年的故事。
有人牵着孩子,有人陪着老人,默默传承几代人的珍贵记忆;
我们怀念着亲人,也怀念着那些不是亲人胜似亲人的人。
一年一度清明时。
怀念的形式不同,心情却一样真挚。
可以心怀敬畏,也可以微笑面对。
把感情化作珍惜,不负此刻春光明媚。
回望过去,期待未来,在春天里带着新的希望好好生活。
这就是怀念的意义,这就是清明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