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政策解读

| 要闻

日前,市政府印发《莆田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现对《规划》主要内容解读如下:

一、编制依据
民政工作关系民生,连着民心,是社会建设的兜底性、基础性工作。科学编制《莆田市“十四五”民政事业发展专项规划》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市第八次党代会精神的重要任务,是谋划我市今后五年民政事业发展的重大举措,对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超越具有重要意义。
《规划》重点阐述“十四五”时期我市民政事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主要任务、政策措施和重点建设项目,是我市民政工作重要指导性文件。
“十三五”以来,莆田市聚焦脱贫攻坚、聚焦特殊群体、聚焦群众关切,攻坚克难,战疫情、兜底线、补短板、惠民生、防风险、促发展,推动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
基本民生保障更加牢固。城乡低保年人均补助水平较“十二五”末分别增长193%、190.5%,脱贫攻坚“兜底一批”任务圆满完成。
基本社会服务提质增效。中心城镇和街道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100%、建制村养老服务设施覆盖率达66.21%,乡镇敬老院全部实现公建民营。全面推行普惠性基本殡葬服务。
基层社会治理不断夯实。依法完成第十三届村民委员会和第十届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党建+”社区邻里中心建设做法受到全国社区建设部际联席会议推广。
二、主要目标
“十四五”时期,莆田市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对照全省、全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和2035年远景目标,围绕实现共同富裕、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和谐有序社会等方面,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确保到2025年形成基本民生保障更健全、基层治理体系更有序、基本社会服务体系更优质的民政体系。
规划提出了城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占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提升到48%、养老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提升到60%、县级公益性安葬(放)设施覆盖率提升到100%、社会工作专业人才占总人口比例提升到1.7等14个指标。
三、主要内容
《规划》共有九章36节,规划期为2021年-2025年。
设置9个重大工程项目专栏、1个重点项目专栏。具体分为3部分:
第一章、第二章主要是在总结“十三五”民政事业发展基础上,立足新发展阶段,分析当前的机遇和挑战,明确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提出总体目标。
第三章到第八章是主要工作任务:
一是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包括健全社会救助机制、提高社会救助能力、提升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水平、加强社会救助监督
二是推动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协同发展,包括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培育养老服务市场、增加养老服务新业态。
三是推进社会福利事业高质量发展,包括发展儿童福利事业、提高残疾人保障与服务水平、推进慈善事业发展、强化福利彩票发行管理。
四是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包括健全完善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创新社会组织发展、大力发展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五是提升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服务水平,包括完善基本社会服务体系、加强未成年人保护、优化婚姻登记管理和服务、完善殡葬公共服务体系。
六是促进革命老区振兴发展,包括加大对老区建设扶持力度、统筹推进革命遗址保护利用、加强革命“五老”人员优待工作、弘扬红色文化和老区精神。
第九部分为保障措施,包括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化资金保障、加强法治建设、强化人才队伍建设、推进信息化建设、统筹发展与安全、建立评估机制等7个方面,为《规划》落地实施提供保障。
四、联系人与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