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雕塑大师朱铭逝世,作品《太极》永存石门峰纪念公园

| 要闻

著名雕塑大师朱铭先生于4月22日与世长辞,享年85岁。石门峰纪念公园对先生离世表示沉痛哀悼,并对其家人致以深切慰问。

朱铭作品《太极起势》,陈列于石门峰纪念公园

提起朱铭,多数人首先会想到他的“太极系列”。《太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宇宙的起源、到生命的运行,蕴含着复杂而深奥的哲理。也正因为如此,石门峰纪念公园作为生命的后花园,收藏了朱铭的作品《太极起势》,通过雕塑凝练成现代的具体的艺术语汇,“以里表达”传导出生命力的讯息。市民来石门峰,可以透过太极作品,重新检视、震撼于传统文化的深奥,寻找生命的意义。

1938年,朱铭出生于中国台湾的苗栗县,是家中最小的孩子。1953年他向雕刻师傅李金川拜师。成年后,师从雕塑艺术家杨英风学习现代雕塑。

1976年,朱铭在台湾国立历史博物馆举办首次个展,以《同心协力》为代表的“乡土系列”创作受到台湾文化界的讨论,朱铭在日后被视为1970年代台湾乡土运动的代表人物。随后,朱铭继续发展个人艺术风格,创作了“太极系列”。“太极系列”源于杨英风对朱铭练习太极拳的建议,朱铭将太极意涵融入其个人艺术创作,突出雕塑的精神性。

1980年代至1990年代是朱铭全面发展其艺术创作的时期,朱铭持续创作“太极系列”,同时赴美发展,探索创作“人间系列”,表现其对生活和人物的观察。朱铭的雕塑涉及多元的创作材质,从早期创作中的木头,发展至石、陶、海绵、不锈钢等材质,直率简洁,善于表现材质特性,融合并超越了传统与现代雕塑的技法和风格,酝酿思索一种生活化且具自由精神的创作主题。

朱铭“太极”系列,香港中环交易广场

朱铭的作品中,尤以“太极系列”独具风格。这些线条简练、棱角分明的青铜雕塑积蓄着不同凡响的动感:单鞭下势、推掌、转身拍脚……静中寓动的一招一式,是刚与柔的平衡,也是中国古典哲学与现代雕刻艺术的完美契合。朱铭的太极雕塑在意境传达上可谓包含艺术、武术之精髓。他认为,贯彻了艺术修行,艺术语言就会自然形成。太极作为源自《易经》的古老中国学说,经道家的阐释和实践,一直深远的影响着历代中国人的思想和生活。朱铭作品以“阴阳相生”为基础概念,在形体刚柔相推流转之际而生变化,阐释着宇宙天地之间一切的运动生息。

朱铭“太极系列”作品

作为享誉世界的华人艺术大师,朱铭被赞誉为「世界美学之巨擘」。自东方,他放下传统雕刻的精细技巧,淬炼出凝练传神的刀斧之力,传递「刚柔并济」的美学精神与「天人合一」的东方哲思;向西方,他发展着多元的造型表达,与现代抽象雕塑与立体主义合流,赋予传统文化以新生的美学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