殡葬革新与传统文化的博弈

| 产品企业

作者: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李思琪

在改革的前期,对事物原状的调研是极其重要的,而殡葬改革作为一项涉及到全国人民的社会改革,怎么在殡葬革新和传统文化的博弈中取得胜利呢?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依据不同地区文化因地制宜,尊重传统文化伦理的同时,进行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殡葬改革。

传统文化已经作为精神信仰在中国扎根了,要想快速更新观念是很困难的。拿个不是很恰当的例子类比,回族不吃猪肉,其实吃了会怎么样吗?不会,只是回族人自有意识起,就被告知“不能吃猪肉”,这种精神相信导致部分回族人在尝试猪肉后会引起心理和生理上的各种不适。这是民族传统,“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也体现于此,现能做到就是彼此尊重。在很多大学,也能见到专为回族同学设置的清真食堂。转念一想,殡葬改革不是与此类似吗?(仅以火葬土葬为例)

中国作为农业大国出身,十四亿人口中,农民的比例占了大多数。在他们的观念中还是希望能在去世后落叶归根实行土葬,从人文关怀的角度来说,这算是他们的精神最后归宿,也符合丧户心理期望;就社会发展而言,却是不相符合的。土地资源的有限性和环境污染方面,也无法实现人人土葬的设想。在改革与传统之间,矛盾是不可忽略的,同时,存在即合理,土葬有它的合理性,火葬亦有。我们需要把握中间的平衡尺度。

回顾一下殡葬法制化历史,并不久远。1985年开始殡葬法制管理,我国殡葬改革由倡导阶段初步进入法制阶段。1997年的《殡葬管理条例》确立的殡葬管理的方针是:实行火葬,改革土葬,节约殡葬用地,革除丧葬陋俗,提倡文明节俭办丧事。在殡葬改革中可以窥见火葬和土葬还是存在冲突的(这里不包括允许土葬的地区)。据我了解,部分农村是不具备火葬条件的,殡葬改革在这些基层是比较难执行的,除了这些客观因素,我认为殡葬改革也应该符合群众心理,入土为安的心理也好,还是少数民族的传统习俗也好,这都是构成我国殡葬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殡葬改革不能忽视这些部分。传统陋习可以革除,优秀部分则可以加以利用。

殡葬服务应该紧跟社会发展方向,树立创新观念,这个观点并没错,但是也需要注意殡葬是一系列围绕人进行的社会活动,殡葬改革是为人而制定的,也是为了更好地服务。部分人不接受火葬,也正与重视家庭血缘中的孝道伦理相关,既然作为服务业,殡葬应该以人为本,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行的规定反而不利于改革。所以在殡葬革新与传统文化的博弈中,我认为这个问题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尊重传统文化伦理的同时,进行合理且行之有效的殡葬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