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日由来
“中元节”是道教的叫法,民间世俗称为“七月半”(或“七月十五”),它的产生可追溯到上古时代的祖灵崇拜以及相关时祭。节期与古老文化中的阴阳消长循环之理有关,在《易经》中,“七”是一个变化的数字,是复生之数。七月乃吉祥月、孝亲月,七月半是民间初秋庆贺丰收、酬谢大地的节日,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该节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
民间习俗
在民间世俗里,“七月半”是追怀先人的一种文化传统节日,其文化核心是敬祖尽孝,不忘根本。在佛教里,七月又称“欢喜月”、“佛欢喜日”、“吉祥月”,“报恩月”。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渡”。后期的“七月半”习俗,可以说是世俗、道教与佛教的融合。
祭祀先祖,感恩孝亲
中元时节,田野里的农作物也渐渐成熟。
人们将成熟的作物摘回来作为祭品,
随瓜果饭食、钱纸衣服一起上供给祖先,
称为祭“新米”。
中元节祭祀,岁岁年年,
纵使祭品、祭祀方式有所不同,
但人们依旧会记得,要感恩先祖,
不忘先祖留下的恩惠,祈祷先祖的庇佑。
节日意义
活在当下,不负韶华。
曾国藩说: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
过去的不留恋,未来的不期待,心无杂念,活在当下。
人生有死的哀伤,就有生的眷恋。
在中元节的祭奠中,我们哀悼先人,面对死亡。不禁感叹生命有限,人生无常,同时也让我们更加珍惜当下的生活。
中元节祭扫须知
一、天气炎热,请您做好防暑工作;
二、因疫情防控,请您来园前确保自己不曾前往中高风险地区,尽量错峰出行,避免人群聚集和交通拥堵;
三、为减少火灾隐患,保护生态环境,我园已实行禁烧、禁燃,且对花头、绢花等易燃物品不再保留;
四、为保持园区整洁,我园每天都会进行墓碑清洁,请您在祭扫完成后尽量将贡品带走,避免浪费。鲜花保留至枯萎。
五、如果您不便来园祭扫的,您可选择代客祭扫服务,祈福点灯服务,我们的工作人员将为您传寄思念,让生命升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