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民政部、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等九部门近日联合出台《关于推行节地生态安葬的指导意见》,从国家层面上对节地生态安葬进行了规划。
2018年,民政部等16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推动殡葬改革促进殡葬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把推行节地生态安葬作为深化改革着力点。
两份《指导意见》出台后,钱江陵园积极响应国家和政府的号召,履行自己的使命,践行自己的职责,精心组织,热情服务,誓当节地生态安葬的先行者。
2012年清明节,杭州市殡葬行业协会和主城区各公墓陵园启动实施“双两千工程”,计划在3年内推出2000个定价为2000元的低价墓穴。钱江陵园积极响应市民政部门的号召,专门在园区开辟了玉兰苑壁葬区域,满足市民需要。
2013年,我园首届生态公益葬活动启动。
2014年,我园举办第二届公益生态葬仪式。
2015年,我园举办第三届公益生态葬仪式暨博爱林落成典礼。
2018年,钱江陵园举办第二个节地生态示范区“静怡苑”开园暨第五届公益生态葬仪式。
受国家政策引导以及我园相关节地生态惠民措施的推出,越来越多的人主动选择节地生态葬。但早在20年前,就有部分人,受国外先进殡葬理念影响,选择了节地生态葬,宋美龄就是其中一个。
1975年蒋介石在台湾去世后,宋美龄多数时间定居美国,直到2003年,106岁的宋美龄在美国去世。
宋美龄在世时就亲自选好了墓地,那么,宋美龄的墓到底在哪里呢?
宋美龄的墓地位于纽约的芬克里夫墓园,属于室内壁葬。
关于宋美龄为何选择壁葬,想来是因为以下三个原因:
一、国外殡葬理念较为先进,宋美龄晚年生活在美国,受当地思想影响,对壁葬这种形式可接受度高;
二、壁葬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空间;
三、宋美龄的大姐宋霭龄、姐夫孔祥熙、哥哥宋子文都安葬在这里。
近年来,在钱江陵园也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节地生态葬,“大体老师”郭敏琍就是其中代表之一。
她生前孝顺公婆,去世后选择追随公婆遗志,成为了一名“大体老师”。如今,她在浙大医学院的三年“教学”任务完成,她的爱人蒋遂又为她选择以生态节地的方式安葬于我园如意阁壁葬区域,她就是郭敏琍。
蒋遂老师表示,之所以给妻子选择壁葬,有三个原因:
一、壁葬可以节约土地,符合国家节地生态的发展理念;
二、我不是一个非要纠结“入土为安”概念的人,而且如意阁离生命礼敬园很近,今后我来追思妻子和父母也很方便;
三、有一年清明,我和敏琍来祭拜她父母,敏琍看到园区里有壁葬,她觉得很好、很是欣赏,所以选择壁葬也是尊重她的意愿。
钱江陵园销售部经理张耀振说,随着社会观念的进步,以及我园相关节地生态优惠政策的推出,目前在钱江陵园购买壁葬的人数呈逐年上升趋势,据了解,他们选择壁葬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
一、认可国家推行节地生态葬的理念,认为壁葬可以节约土地,符合国家可持续发展的政策;
二、认为壁葬产品性价比高,也是一个可以安葬骨灰,缅怀亲人的场所;
三、亲友已在钱江陵园购买了墓地,想与亲友相伴,方便祭扫。
除壁葬外,还有些人在我园选择了草坪葬、花坛葬、以及骨灰可降解方式等的生态安葬,比如上文看到我园曾多次举办了集体公益生态葬,分别为30余位生态文明先行者举办了不同类型的集体安葬仪式;在浙江省红十字会生命礼敬园开园仪式上,有10位“大爱使者”选择骨灰可降解的方式生态安葬,截止到目前,已有22位“大爱使者”在浙江省红十字会生命礼敬园回归自然。
无论选择哪种节地生态葬,他们都是国家节地生态葬的先行者,是我国殡葬改革有力的推动者,也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节地生态安葬不仅是响应政府号召,更是行业发展的大势所趋。钱江陵园作为一家有责任心的社会企业,会紧跟时代步伐,遵循社会发展潮流,努力平衡人与自然、社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誓当节地生态安葬的先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