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字旗背后的民族魂

| 企业史话百科

四月,气清景明,慎终追远。遭受反复无常的疫情影响,线下缅怀先烈的活动未能如期举行。宁波市殡葬协会会长单位同泰嘉陵(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依然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陆续收到全国各地的爱心人士捐赠的珍贵文物,“死”字旗就是其中之一。

出现在影视剧中的那面旗帜确有其事吗?那个披着“死”字旗,义无反顾上战场的士兵他平安归来了吗……

三代人“接力”书写“死字旗” ,不变的是那股爱国情怀。

一、“”字旗来宁波

同泰抗战纪念馆内徐徐展开“死”字旗

同泰抗战纪念馆内徐徐展开“死”字旗

202204190102

年初,经由“抗日铁军”国民革命军七十四军创军军长俞济时之子俞苍海先生力荐牵线,促成“死”字旗的捐赠事宜。沙力董事长感动之余,亲笔写下捐赠证书寄往,并诚意邀请王烈勋先生于疫情缓解之后,赴甬讲述“死”字旗背后的故事。202204190103

四年前,俞苍海先生回到故乡,在同泰嘉陵沙力董事长和宁波关爱抗战老兵志愿队罗志闻队长的陪同下,参观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

俞老还寄来两本珍藏的书籍《志在冲天(中国空军的抗战记忆)》《日本降書(日本政府向同盟国投降降书)》,现陈列于同泰抗战纪念馆“老兵不死”馆,供参观者免费取阅。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男儿立志出夔关,不灭倭奴誓不还,埋骨何须桑梓地,人生处处有青山!”

202204190105

 二、“死”字旗凝聚着川军魂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全国掀起了抗日热潮。

四川省北川县曲山场(时属安县)爱国青年王建堂组织了一支一百七十余人的抗日队伍,取名“川西北青年请缨杀敌队”。是年初冬,社会各界在“大安游艺场”(现安昌人民公园内),为杀敌队举行隆重的出征誓师大会。

《中国影像方志北川篇》截图

《中国影像方志北川篇》截图

王定志(1887—1957),字者诚

王定志(1887—1957),字者诚

出征之时,王建堂收到父亲王者诚托人送来的一面用白布做的“死”字旗。

——正中写了一个大大的“死”字

——右边是“我不愿你在我近前尽孝,只愿你在民族分上尽忠”

——左边是“国难当头,日寇狰狞。国家兴亡,匹夫有分,本欲服役,奈过年龄。幸吾有子,自觉请缨。赐旗一面,时刻随身。伤时拭血,死后裹身。勇往直前,勿忘本分!”。

王建堂(1912——1992),字家林

王建堂(1912——1992),字家林

王建堂从军后,在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九集团军第四十四军中,先后担任排长、副官、连长、司令部参谋、副营长等职,并多次担任敢死队长。王建堂随部队转战在湖南、湖北及洞庭湖一带。先后参加了武汉会战、鄂西会战、大洪山保卫战、常德会战、长沙会战等。七年中一直战斗在火线上,共负伤四次,多次立功授勋(其中二次被最高长官部授予甲级勋章)。

短短数字抵得上雄文万丈,寥寥点墨,淌开了血泊中的生路。202204190109

三、“死”字旗的复制与传承

王烈勋讲述“死”字旗往事

王烈勋讲述“死”字旗往事

“死”字旗原件已在长期战火中损毁,1987年王建堂凭回忆亲自复制了一面“死”字旗,陈列于北川县文化馆文物室,但又毁于“5.12”地震。

“那面旗曾常伴大伯身边,他非常熟悉,只用了10多分钟写好了80多个字,感觉是憋着一口气,一气呵成的。”王烈勋说。

“这面旗子跟随大伯转战各地,见证了多次战斗,也见证了牺牲。当年共有100多名同乡一同参军,但在1949年大伯返乡后,却从未与战友们联系过,可能大部分都牺牲了。大伯晚年经常翻开一个小笔记本,在上面的中国地图上做记号,上面记录是他曾经战斗过的地方。”

建川博物馆情景复原图

建川博物馆情景复原图

现在的“死”字旗,是王者诚之孙、王建堂之侄王烈勋根据保留下来的影像资料复制的。当年王建堂复制“死”字旗时,王烈勋在现场目睹、感受了全过程。2015年起,王烈勋根据照片与视频,再度书写这面旗子,但很少能一气呵成写完,特别是那个大字,往往需要再描、填一遍,有时写一遍需要大半天时间。

“从爷爷到大伯,再到我,三代人传承的不只是这面旗子,更是一种精神力量,我希望能将这面旗子的故事讲给更多人听。”王烈勋说。202204190112202204190113

同泰嘉陵·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

同泰嘉陵·浙东抗战老兵纪念园

供稿:宁波市殡葬协会

通讯员:张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