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人的丧事,是件非常隆重的仪式,单准备工作就很繁琐,人一咽气,丧家马上找到亲属,商讨举办葬礼仪式,接下来随小编一起看一下,天津人的丧葬习俗。
【大了】:就是人们常说的“白事知宾”,在天津习惯称之为“大了”。按照传统习俗,天津人的丧葬仪式极其繁琐。寻常百姓要么不清楚,要么当局者迷,生怕组织不好逝者的葬礼,让亲友挑理,所以天津人家遇到丧事,通常都要请大了。
【小殓】:小殓时逝者的亲属立在两旁,由子女为其举行小殓仪式,诸如为老人理发、刮脸、净身、女性要梳头,净身完毕要为逝者穿寿衣,穿寿衣时家属的眼泪不能滴到逝者的寿衣上。
倒头:寿衣穿好待老人即将咽气时,将其从床上抬到吉祥板上,脚要顶墙,墙上要挂纱帘。如果赶上夏季,可以租赁冷藏棺停放尸体,避免尸体腐烂。然后由大了在死者口中放一枚金钱,为的是让逝者顺利地渡过冥河。
【孝服】:逝者去世,儿女亲友要穿孝服。孝子戴孝冒(帽子上有金钱及麻绳)、孝裤、裤袋、腰带、腿带子、黑纱;女婿佩戴白纱;女性要带头带子(包裹在前额上,后面两根带子要过腰);未婚女性佩戴短头带,头带上要有花楞等。
【门前布置】:请杠房师傅在门前搭棚,棚内要点长明灯,长明灯不可灭,此外还可以摆放整打的烧纸及纸牛、纸马。如果死者年龄超过60岁,棚内还要摆放一抬纸轿。大门两旁摆放旁系亲属和其他亲朋好友敬献的花篮和花圈,门前立挑钱纸,大门旁边的墙上要贴门报,上书“恕报不周x宅之丧”字样,以通知别人家中正在办丧事,意思是请宽恕我们没有及时通知您,事情没有考虑周全,多担待的意思。门前也要点长明灯,现在多为普通灯泡,但也不可关闭。
烧纸为长方形草纸,上面以横七竖五的排列方式刻上钱印,钱印的轮廓要清晰可见,横着将每张烧纸卷起时,钱印要鼓起。老人咽气的时候由儿女在火盆内烧几张烧纸打路,使亡灵能够顺利通过鬼门关,然后每六小时烧一次。
【行礼】:在亡灵头钱行礼,所有直系、旁系晚辈行大礼,磕四个头。同时杠房师傅叫号“一叩首、二叩首、三叩首、再叩首”,直系晚辈行礼后,需跪在亡灵旁陪礼。旁系晚辈给亡灵叩首时,两旁的所有直系晚辈应陪叩四个头,小辈给亡灵叩头时候,只有直系小辈陪叩。
吃饭天津丧事中,吃饭也是有讲究的,不可吃饼类(烙饼、馅饼、煎饼等),也不可吃条状食物(面条、粉丝等),只能吃馒头或米饭,多数以馒头为主,然后炖一锅肉,供大家吃。三天亡灵火化后,丧主应大摆宴席宴请所有吊唁者。
【送路】:倒头的转天晚上九点或十点举行送路仪式。仪式分两步,第一项为开光,第二项为送路。开光多有杠房师傅代理,用棉花蘸酒精擦拭死者的眼睛、耳朵、嘴巴;接下来开全光,开光时杠房师傅要念吉祥话,开光结束后杠房师傅会询问亲属是否满意,然后用一面小镜子由亡灵头部照到脚部,让亡灵自己“看”一遍,最后把小镜子摔碎。送路由亲朋好友搭着纸牛、纸马、纸轿子、童男童女和一部分花篮、花圈,其他人拿着一只点燃的香,同时还要念经,一起浩浩荡荡来到十字路口或大路上,然后点燃所有纸活和花圈,全晚辈按照辈分跪列两个纵向,面向火堆磕四个头,然后从另一条路回到灵堂,送路的时候天上最好有星光和月光,那么亡灵可以顺利的通过望乡台。
辞灵出殡:出殡安排在送路的转天早上,出殡前所有参与人员手中都要拿一个小馒头和一枚硬币。然后亡灵的长子(女)扛幡,儿媳(女婿)双手托骨灰盒,长孙(女)双手捧亡灵遗像,次子(女)要手持哭丧棒,所有参加出殡的晚辈在跟在后面走出门外,在出门之后有亲朋好友在灵堂燃放鞭炮,其他留守在门前按照辈分面对面跪为两个纵向,男女各一个纵向,长子面前放一个用红纸包裹的砖头,手里拿一个泥碗或普通饭碗,当杠房师傅们将亡灵抬出大门时候,长子将泥碗摔碎在砖头上,直系亲属跟随着棺材一起上灵车。其他亲朋好友上其他车辆,一同开往殡仪馆,途中过地道、过路口,、上桥下桥的时候,坐在灵车里面的亲属要撒买路钱。
【圆坟】火化的第三天,参加圆坟的亲友依然着孝服去殡仪馆取骨灰,殡仪馆一般都有圆坟的场地,也有专业人员或非专业人员指点,一般家属都会给这些人员一些钱和香烟,亲友们把骨灰盒放好,要点燃整股的香,还要烧纸钱、上供品,所有晚辈按照备份磕四个头(或鞠躬),然后烧掉死者的遗物,并由死者未婚的孙子和孙女绕坟正转三圈,反转三圈进行“开门”,人们认为开门后便可以和死者交流感情,叙述衷肠,死者也可接到晚辈们的祭奠和送去的金钱、食物等,在阴间生活富足,不愁钱花,最后燃放鞭炮。圆坟后,将骨灰暂存在殡仪馆的骨灰存放处,至此葬礼基本结束。
作者归档:Oscar
祭祀先人的重要日子
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传统习俗重要的日期,慢慢被人遗忘,特别是丧葬白事,会很少有人知道全部,相关的习俗讲究不清楚,导致于遇到丧葬问题,会很困扰。那么丧葬基本习俗和重要的时间段,都有哪些?
传统祭祀日:
1. 除夕:农历年三十 / 祭祖 / 重要
2. 开年祭祖:农历年初二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上元节祭祖
4. 清明扫墓:公历4月5日 / 清明节 / 最重要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祭祖
6.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 祭祖
7.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祭祖 / 扫墓 / 最重要
8.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 上坟 / 祭祖
9. 冬至:公历12月22日或23日 / 祭祖 / 重要
10.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 祭祖
1. 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生日
2. 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忌日
3. 头七:逝者去世后的第7天——相对重要
4. 二七:逝者去世后的第14天
5. 三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0天——相对重要
6. 四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8天
7. 逝者去世后的第1个月
8. 五七:逝者去世后的第35天
9. 六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2天
10. 七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9天——相对重要
11. 百日祭:逝者去世后的第100天
丧葬礼仪和我们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自古谁无死,所谓“生死无常”、“生死事大”,生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让我们正视死亡,陪伴身边的亲人
天津办白事的习俗
天津的白事习俗准备工作就很麻烦,人一咽气(这里指的是丧家老人死亡,够得上大办白事的人而言)丧家马上找到近亲近友研究办理。所有一切准备不外是花钱的路数,包括请、设、找。赁、订、购、制以及其他各项。大致流程如下
1.请总管(大了,杠房) :总管是为了筹备操持好这项丧事的人,他必须有办此种事的经验,并能与社会殡葬行业联系。还要配备几位副手听总管(大了,杠房)的调遣,以有条不紊地挑起礼仪流程。丧家的白事能否办得顺当,与总管(大了,杠房)关系非常大。
2.设账房: 丧家一般是找亲友担当账房管理账单收到的礼金。他专管白事当中的各种开支,并设立账目,包括登记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等等,其后还要算清开销,付给劳务费。
3.找杠房: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尸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寿字,架凳两个上面也有金花图案,非常讲究。
4.刻棺木: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本宅早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后现由丧家到材铺看成棺或材料,选好原料运至家门口现由材铺工人制作。寿材式样也有南北之分。旧社会的土葬仅在棺材这一项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钱。最讲究而贵重的(也是少见的)为阴沉木,其次是金丝楠木、柏木,一般能说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圆,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殓,然后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后还要在棺头写字(白色扁字),棺后画莲花。
5.找棚铺:白事搭棚分为几种。有的只搭平棚,讲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带花活。有的搭暖棚,两面包细席,设天井子,吊蓝团鹤天花板。大门口的棚要搭过街楼,起楼子及过脊,挂五彩网。院内棚安装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门带栏杆,月台(灵台)锦地锦带栏杆,棚内宽敞亮堂,可挂祭幛、挽联及念经时的“水陆”。此外为招待吊唁亲友,在胡同开阔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价颇贵。
6.租赁桌椅: 白事所用桌椅凳,并在灵桌上摆的五供盘、茶壶、茶碗等用具,要从白货铺租赁。
7.找茶房: 大办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们表面上是来侍奉客人,但实际是在丧家停灵的若干日子内,一遇唪经等举动就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须通晓丧事的程序及各种礼节,又要了解带孝的男性与死者的关系,在唪经、入殓、接三、送路、成服、祭门、发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数。茶房头在这些活动中最应谨慎行事,每一个节骨眼儿上全要做到合乎礼节要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几种亲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专门爱“挑刺”。过去有一大家办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礼和成服的礼节中出现漏洞,结果姑奶奶打了茶房头一个耳光子1所以有些较有名声的茶房头轻易不敢应大户的活。不过他们却赚钱不少,一场大白事下来,他们可分到千数元钱(几个茶房分),他们在每一种活动中都算钱,如送孝服算一份,念经行礼又一份,祭门、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项活动就拿一份钱。
8.找白货铺: 即在白货铺租赁丧事过程中用的东西,如丧榜架,以及出殡时一切旗、锣、伞、扇、雪柳及各种出殡时仪仗用具、用物。
9.请吹鼓手: 吹鼓手有两种,一种是吹奏“大乐”的班子,使用唢呐、长号、大鼓、大锣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种是细乐班子,乐器有笙、管、笛、云锣等,俗称“十番乐”。
10.订扎彩: 即扎制纸人纸马等。有的扎制精细,高如真人,着丝、麻、绸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银山、树木,以及房屋、室内全堂家具等等,都按需要的情况订作。
11.找裁衣店: 大家讲究在人还没死预先将孝服赶作好。孝服有区别,本宅应带孝的人孝衣下摆秃茬不收边,外姓亲戚孝服都收边。另外本宅内的男女仆人都给孝衣一件,收边。所有孝服白事过后主家不收回。裁缝店是随来人通知马上现做。现在的话大多数都是买的现成的在寿衣店直接购买了
12.订酒席: 丧家从大殓起就要预备待客饭食,由本宅厨师做,平日饭不成席,但最少要有八个菜。在最后的唪经、送路、发引的三天中要摆桌待客,有的多至百十桌席,都是山珍海味的上等酒席,分大教、回教席面,也需备素席。这些都是预先在大饭庄请师傅来本宅安灶现作。旧社会还有一些专白吃的人,即使和办红白事的主家不认识,他只要知道,就想方设法溜进去坐下来就吃。大棚内招待的客人多,席面多,谁也不认识谁,因此此等人吃完抹抹嘴头就走,有的吃完了这轮吃那轮,这是常有的情况。
13.零星购置: 如小油灯、瓦盆(又叫丧盆,是棺材出堂时孝子摔的盒)、寿罐,用红头绳缠绕,送殡时由主妇抱在怀内;其次如白骨头簪子、白头绳(系头用)等等,不一而足。
14.租车:如白轿、租马车 白轿是为孝妇出殡时乘坐,马车是为送殡的老幼妇女亲友所用。
天津白事的流程
天津丧事办理共分四个步骤:
第一步:“倒头”。当病人尚未咽气之前,就从原来住的炕上换到另外准备床板(叫太平床或吉祥床)上,说是不能叫死人背着炕走,否则不吉利。趁病人还没咽气,将寿衣给他穿好。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