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百科

殡葬知识丧葬习俗百科

蒙古族丧葬习俗

| 百科

蒙古族丧葬习俗,蒙古族有助人为乐的优良传统,历史就形成了屯里有事大家动,一人有事大家帮的好风气.一家死了人,全村认为是大事.无论死者与己亲否、有无恩怨,都来参加葬礼来帮忙.一但家里死了人,都要向村里人报丧.但忌说死字;要说成佛、转天、隐入云盾、上了天堂等等,以示尊重. 继续阅读

下葬要避开的时间

| 史话百科

1.避开重丧日
重丧,指的是一个人去世后近则百日内,远则一年左右,家人或者亲戚中又有人相继去世的情形。家中有一个人去世就够让亲人悲伤的了,又怎么禁得起重丧的打击呢?所以避开重丧是择日首先就要考虑的。 继续阅读

直系亲属去世后的禁忌

| 百科

逝者安葬的禁忌
1、逝者的服装忌讳用缎子面料:老人们习惯把去世后穿的衣服称为“寿衣”,过了六十岁后就有老人开始准备寿衣了。寿衣的件数、质地都是很有讲究的。件数一般是五、七、九等单数,而不会是双数;材质上则多用绸子,因为“绸子”和“稠子”谐音,寓意后世儿孙多子,而忌讳用缎子,因为“缎子”与“断子”谐音。 继续阅读

下葬的风水讲究

| 百科

殡葬风水讲究
一.地形
风水中既有龙穴宝地,也有穷山恶水非常的讲究。好的坟地周围应该依山傍水,拥有出色的环境。比如葬地后方以及两边都有较高的山势,儿正前方则有一条活水流动,如此一来就又看了像电影里风水极佳的宝地,形成良好的格局;相反如果水为死水,山为乱石,对么对于风水的破坏是致命的,从风水来说对于后代子孙的运势都有影响。
二.光线
阳光也是影响坟地风水正常的一大因素。日照时间,讲究的就连日照地点也会非常考究。虽说坟地内阴气浓郁但这并不表示不需要阳气,如果日照的时间不够,或整个坟地隐藏在树荫、杂草当中,就会逐渐形成孤坟,在这种情况下自然不可能拥有好的风水
三.停灵
在病人临终之前,家属必须要给他沐浴更衣,子女要为逝者穿上寿衣,在北方汉族习俗里,贴身穿白色的衬衣衬裤,再穿棉衣棉裤,最外面套上一件黑色的长袍整套服装不能够有扣子,而且要用带子系紧,表示带子就是后继有人的意思。亲人去世后停放在堂厅正中央,头朝南摆放,在死者的头上要戴一顶挽边的黑色帽子,帽顶上缝一个用红布做成的疙瘩,用来祛除煞气。
四.戴孝
戴孝是晚辈的孝意,平辈不用戴孝,父母走一个长短要差八寸,父母都走了孝布要差八分,决不可带齐孝,那样是犯重丧,切忌切记。孝过去有很多讲究,现在就没有那么多了,只要是戴孝就可以了,但是家族也应该穿素装,儿女们要戴重孝,必须戴在头上。孙子辈的孝布上带一小块红布,重孙子辈的在孝布上带一小块蓝布条,以示区别,其他族人男的绑在左臂,女的戴在头上。

祭祀先人的重要日子

| 史话百科

随着社会发展,很多传统习俗重要的日期,慢慢被人遗忘,特别是丧葬白事,会很少有人知道全部,相关的习俗讲究不清楚,导致于遇到丧葬问题,会很困扰。那么丧葬基本习俗和重要的时间段,都有哪些?
传统祭祀日:
1. 除夕:农历年三十 / 祭祖 / 重要
2. 开年祭祖:农历年初二
3. 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 上元节祭祖
4. 清明扫墓:公历4月5日 / 清明节 / 最重要
5. 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 祭祖
6. 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 / 祭祖
7. 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 祭祖 / 扫墓 / 最重要
8. 寒衣节:农历十月初一 / 上坟 / 祭祖
9. 冬至:公历12月22日或23日 / 祭祖 / 重要
10. 腊八节:农历十二月初八 / 祭祖
1. 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生日
2. 重要祭日:逝者每年的忌日
3. 头七:逝者去世后的第7天——相对重要
4. 二七:逝者去世后的第14天
5. 三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0天——相对重要
6. 四七:逝者去世后的第28天
7. 逝者去世后的第1个月
8. 五七:逝者去世后的第35天
9. 六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2天
10. 七七:逝者去世后的第49天——相对重要
11. 百日祭:逝者去世后的第100天
丧葬礼仪和我们大家有着密切的关系。人生自古谁无死,所谓“生死无常”、“生死事大”,生死是每个人必经的过程,让我们正视死亡,陪伴身边的亲人

天津办白事的习俗

| 百科

天津的白事习俗准备工作就很麻烦,人一咽气(这里指的是丧家老人死亡,够得上大办白事的人而言)丧家马上找到近亲近友研究办理。所有一切准备不外是花钱的路数,包括请、设、找。赁、订、购、制以及其他各项。大致流程如下

1.请总管(大了,杠房) :总管是为了筹备操持好这项丧事的人,他必须有办此种事的经验,并能与社会殡葬行业联系。还要配备几位副手听总管(大了,杠房)的调遣,以有条不紊地挑起礼仪流程。丧家的白事能否办得顺当,与总管(大了,杠房)关系非常大。

2.设账房: 丧家一般是找亲友担当账房管理账单收到的礼金。他专管白事当中的各种开支,并设立账目,包括登记亲友送来的奠仪和挽联、祭幛、匾额、花圈、纸活及送的“唪经”等等,其后还要算清开销,付给劳务费。

3.找杠房:第一是要吉祥板(停尸板),叫忤作。此板是大漆描金活、金寿字,架凳两个上面也有金花图案,非常讲究。

4.刻棺木:这有两种情况。其一是本宅早为老人存好“材”;其二是人死后现由丧家到材铺看成棺或材料,选好原料运至家门口现由材铺工人制作。寿材式样也有南北之分。旧社会的土葬仅在棺材这一项上就要花去很大一部分钱。最讲究而贵重的(也是少见的)为阴沉木,其次是金丝楠木、柏木,一般能说的出的是用杉木十三圆,就是用十三棵杉木刻成一棺。除早已漆好的外,都是白茬入殓,然后再上漆(大漆上一道用炭火烤一次),以后还要在棺头写字(白色扁字),棺后画莲花。

5.找棚铺:白事搭棚分为几种。有的只搭平棚,讲究一些的要搭“起脊棚”,带花活。有的搭暖棚,两面包细席,设天井子,吊蓝团鹤天花板。大门口的棚要搭过街楼,起楼子及过脊,挂五彩网。院内棚安装五彩玻璃窗,有的扎月亮门带栏杆,月台(灵台)锦地锦带栏杆,棚内宽敞亮堂,可挂祭幛、挽联及念经时的“水陆”。此外为招待吊唁亲友,在胡同开阔地方搭客座大棚及小灶棚,棚价颇贵。

6.租赁桌椅: 白事所用桌椅凳,并在灵桌上摆的五供盘、茶壶、茶碗等用具,要从白货铺租赁。

7.找茶房: 大办白事找茶房也很重要,他们表面上是来侍奉客人,但实际是在丧家停灵的若干日子内,一遇唪经等举动就要起非常重要的作用。因而茶房必须通晓丧事的程序及各种礼节,又要了解带孝的男性与死者的关系,在唪经、入殓、接三、送路、成服、祭门、发引等等方面要有一定的“工作”路数。茶房头在这些活动中最应谨慎行事,每一个节骨眼儿上全要做到合乎礼节要求,不能稍有疏忽。主家有几种亲戚如姑太太、姨家太太、舅家等等专门爱“挑刺”。过去有一大家办白事,在茶房服侍孝子行礼和成服的礼节中出现漏洞,结果姑奶奶打了茶房头一个耳光子1所以有些较有名声的茶房头轻易不敢应大户的活。不过他们却赚钱不少,一场大白事下来,他们可分到千数元钱(几个茶房分),他们在每一种活动中都算钱,如送孝服算一份,念经行礼又一份,祭门、送路、接三等等只要有一项活动就拿一份钱。

8.找白货铺: 即在白货铺租赁丧事过程中用的东西,如丧榜架,以及出殡时一切旗、锣、伞、扇、雪柳及各种出殡时仪仗用具、用物。

9.请吹鼓手: 吹鼓手有两种,一种是吹奏“大乐”的班子,使用唢呐、长号、大鼓、大锣等,其曲牌有“上阿文王序”等;另一种是细乐班子,乐器有笙、管、笛、云锣等,俗称“十番乐”。

10.订扎彩: 即扎制纸人纸马等。有的扎制精细,高如真人,着丝、麻、绸等衣服,又有扎金山银山、树木,以及房屋、室内全堂家具等等,都按需要的情况订作。

11.找裁衣店: 大家讲究在人还没死预先将孝服赶作好。孝服有区别,本宅应带孝的人孝衣下摆秃茬不收边,外姓亲戚孝服都收边。另外本宅内的男女仆人都给孝衣一件,收边。所有孝服白事过后主家不收回。裁缝店是随来人通知马上现做。现在的话大多数都是买的现成的在寿衣店直接购买了

12.订酒席: 丧家从大殓起就要预备待客饭食,由本宅厨师做,平日饭不成席,但最少要有八个菜。在最后的唪经、送路、发引的三天中要摆桌待客,有的多至百十桌席,都是山珍海味的上等酒席,分大教、回教席面,也需备素席。这些都是预先在大饭庄请师傅来本宅安灶现作。旧社会还有一些专白吃的人,即使和办红白事的主家不认识,他只要知道,就想方设法溜进去坐下来就吃。大棚内招待的客人多,席面多,谁也不认识谁,因此此等人吃完抹抹嘴头就走,有的吃完了这轮吃那轮,这是常有的情况。

13.零星购置: 如小油灯、瓦盆(又叫丧盆,是棺材出堂时孝子摔的盒)、寿罐,用红头绳缠绕,送殡时由主妇抱在怀内;其次如白骨头簪子、白头绳(系头用)等等,不一而足。

14.租车:如白轿、租马车 白轿是为孝妇出殡时乘坐,马车是为送殡的老幼妇女亲友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