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丧葬方式

太空葬礼

| 要闻

太空葬礼是指将死者的一小部分骨灰放入一个唇膏大小的太空舱内,而后利用火箭送入太空。世界上第一场太空葬礼于1997年4月21日举行。

历史

1997年,科幻电视连续剧《星际旅行》制作人金·罗丹贝利开创先河:他的骨灰被火箭送上无边无际的浩瀚宇宙。 继续阅读

骨灰钻石

| 百科

骨灰钻石,又称钻石葬,指将逝者火化后的骨灰通过实验室合成的方式,转化成为一种人工钻石,从而实现了让最亲爱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骨灰钻石是一种高科技人工钻石,它是用逝者身体中的碳(通常以骨灰为样本)所培养的实验室钻石。能满足那些觉得“墓地和骨灰盒过于呆板”的人对思念亲人的要求,由于这种“钻石”可随身携带,因此可用来制成“首饰”。 继续阅读

遗体堆肥葬

| 百科

“堆肥葬”是美国华盛顿的一种即将要试运营的处理尸体方式,它是指将尸体放在满是碎木片,杂草等植物的容器之中。这个容器会被严格的控制温度,使其更利于一些分解菌的出现,以尽快将尸体分解。一般只要尸体放进去这个容器里一个月之后,尸体就会完全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千公斤左右的泥土。 继续阅读

冰葬

| 百科

冰葬是指在零下196℃的低温下利用液态氮气储存死者遗体。2011年2月22日,韩国大田保健大学殡葬指导教授张万石一行在与武汉殡葬业交流时,介绍了韩国殡葬业引进的“冰葬”新技术,有民政部门人士表示,将进一步了解该技术。

2022040705 继续阅读

伊参伯

| 百科

“伊参伯”达雅克族语之愿意是“取骨”。即按照其民族之传统习惯认为人死去之后,亡灵仍不能回到天国去,因此必须有人引路将其灵魂带回极乐世界天堂去。进行一次“伊参伯”葬礼往往要历时7天7夜。首先,人们从死者的墓地里挖出尸骨,将它装入2米长的树枝纺织成、形似臼的“小棺材”里。如内装的女尸骨,“小棺材”的顶端纺织成鹰形,若装有男性尸骨,却编成龙形,然后将这些“小棺材”整齐地排在事先架好的形似织布机又似船的木棚内,木棚架上刻有各种花纹,涂上各种颜色的油漆。伊参伯葬礼中饶有风趣,且最耐人寻味的是宰牛了。仪式举行之前7日,将一只水牛禁闭于公够一只牛站立的牛棚,用黄、绿椰叶各扎一边牛角。仪式开始,由4位壮汉将该牛从牛棚牵出,从四面拉紧事先绑好在牛头上的绳子,紧接着用一根锋的长矛刺向牛颈,水牛痛得原地打转。这时死者的家属则将一把把米往水牛身上洒去,主持葬礼头领就开始祈祷:“请死者们将这头水牛带到天国去喂养吧!”在水牛打了7圈转转之后,这4位壮汉手持长矛、棍棒向水牛的腹部、背部、颈部刺去、打去,人们喝彩、呐喊,直到水牛倒地,慢慢死去为止。 继续阅读

绝尸葬

| 百科

绝尸葬,是大洋洲圣克里斯托巴尔岛、加译尔半岛居民的一种葬俗。当地人认为死人的精灵会在村中游荡、作祟;因而,人死后,举行过葬仪准备下葬的时候,要将尸体加以捆绑。有的是用绳子把死者脚指缠使,也有的是用席子把尸体包裹扎缚,然后,再埋入墓穴。认为这样死人的精灵就很难出来扰乱村民的生活。

沙葬

| 百科

沙葬在新疆沙漠地区最为流行的丧葬方式之一。

将死者用麻袋装好投入流沙中,让它慢慢陷进沙子。由于新疆气候干旱少雨的原因,许多遗体进入沙子很快就脱水,使得身体长久不会腐烂,有的可以天然保存几百年甚至上千年。

干葬

| 百科

干葬是许多葬俗中比较特别的一种葬礼。多为高贵的人,或者富有的人选择的一种葬法,颇费钱财。干葬的来源是因为人们在处理人死后的遗体时年进行特殊处理的方式是经过干化处理而闻名。这就是人们最熟悉的“木乃伊”。这种葬法在沙漠地区盛行,如古埃及国王葬法。在其它地区也存在,如中国青藏地区的塔葬,就是干葬的表现。这种葬法一般带有明显的宗教色彩,期望葬去的人会在将来复活或者能够转世。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