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击战役见初心,逆行而上显担当——记磐石市殡仪馆联合支部疫情防控事迹

| 清明要闻

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无数平凡人走向抗“疫”一线。磐石市殡仪馆联合党支部在市民政局党组的领导下,严格落实市委工作部署,迅速进入应急状态,积极服从全市大局,闻令而动,听令而行,迎难而上,把疫情防控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强化党建引领,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形成“支部+党员+志愿者”的疫情防控联动机制,让党旗在抗疫一线高高飘扬,让党徽在战疫前沿熠熠生辉。

一、强化责任担当,做疫情防控的守护者

站在疫情防控最前沿,支部全体党员首先统一思想,形成防疫组织合力。及时修订了《常态化新型冠状病毒防控实施方案》和《常态化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死亡遗体处置预案》,明确各岗位工作职责,落实到人。一方面在殡仪馆做好疫情防控和生产,另一方面配合局里做好卡点防疫任务。在殡仪馆疫情防控第一线,每天首先看到干部党员忙碌的身影。为了做好充足的物资储备工作,党支部书记傅松带人购买口罩、手套、消毒液、酒精、防护服等防护物品。面对疫情肆虐,党支部一班人考虑从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角度出发,取消了馆内告别、住宿、餐饮业务,限制来馆人数和办理手续人数,保障了来馆人员的人身安全。面对丧属人手不足的问题,党支部开展自觉践行“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帯领干部党员尽心为丧属服务,丧属有任何需求,都是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比如免费为丧户抬棂、免费引导、免费穿衣服等多項服务。为减少丧属在外逗留和与其他人员接触时间,简化业务办理流程,让家属一次性就可以办理所有手续,将馆内所有火化炉全部投入使用,提升火化效率,对疫情防控起到了积极作用。为了落实好防控要求,殡仪馆门口设立志愿服务点,全体党员志愿者轮流执勤,严格落实场所消杀,对所有到馆人员必须全程佩戴口罩、进行扫码测温、信息登记,为防止人员聚集实行错峰、限流等防控措施。在卡点,发挥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成立临时支部,全面落实省、市、局指示精神。在人员紧缺的情况下,党员干部不忘初心,担当使命,科学谋划,为疫情防控扎实筑牢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党员志愿者服务点执勤

党员志愿者服务点执勤

继续阅读

太空葬礼

| 要闻

太空葬礼是指将死者的一小部分骨灰放入一个唇膏大小的太空舱内,而后利用火箭送入太空。世界上第一场太空葬礼于1997年4月21日举行。

历史

1997年,科幻电视连续剧《星际旅行》制作人金·罗丹贝利开创先河:他的骨灰被火箭送上无边无际的浩瀚宇宙。 继续阅读

骨灰钻石

| 百科

骨灰钻石,又称钻石葬,指将逝者火化后的骨灰通过实验室合成的方式,转化成为一种人工钻石,从而实现了让最亲爱的人“真正永垂不朽”之目的。骨灰钻石是一种高科技人工钻石,它是用逝者身体中的碳(通常以骨灰为样本)所培养的实验室钻石。能满足那些觉得“墓地和骨灰盒过于呆板”的人对思念亲人的要求,由于这种“钻石”可随身携带,因此可用来制成“首饰”。 继续阅读

遗体堆肥葬

| 百科

“堆肥葬”是美国华盛顿的一种即将要试运营的处理尸体方式,它是指将尸体放在满是碎木片,杂草等植物的容器之中。这个容器会被严格的控制温度,使其更利于一些分解菌的出现,以尽快将尸体分解。一般只要尸体放进去这个容器里一个月之后,尸体就会完全的消失了,取而代之的则是一千公斤左右的泥土。 继续阅读

冰葬

| 百科

冰葬是指在零下196℃的低温下利用液态氮气储存死者遗体。2011年2月22日,韩国大田保健大学殡葬指导教授张万石一行在与武汉殡葬业交流时,介绍了韩国殡葬业引进的“冰葬”新技术,有民政部门人士表示,将进一步了解该技术。

2022040705 继续阅读

疫情隔空不隔情,深情代祭倡新风——延吉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举行清明节代祭仪式

| 清明要闻

清明节是我国人民缅怀先人,悼念逝者,寄托衰思的传统节日。在新冠疫情防控非常时期,为避免由于祭扫而引发人员聚集,保障逝者家属的人身生命安全,4月5日,延吉市殡葬管理服务中心在暂停现场祭扫情况下,举行“文明祭祀,同心战疫”清明追思代祭活动。

鲜花表敬意,寄语传深情,通过清明追思代祭的方式,为两个世界的亲人联通了“思念与爱”的桥梁,帮助市民实现对亲人的追思心愿。

代祭仪式由中心主任付强主持

代祭仪式由中心主任付强主持

继续阅读

南郑区殡葬管理所扎实开展清明节疫情防控与安全祭扫检查

| 清明要闻

 为认真落实市、区关于统筹做好清明节期间疫情防控与安全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有关要求,切实保障祭扫群众安全,抓紧抓实疫情防控工作,按照区民政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区殡葬管理所于4月3至5日,连续对南郑区祭扫重点场所进行现场检查。

2022040701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