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归档:院士逝世

刘若庄院士逝世

| 讣闻

刘若庄,1925年5月25日出生于北京。1947年毕业于辅仁大学化学系,1950年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52年到北京师范大学化学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84年6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1999年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刘若庄主要从事分子间相互作用、化学键和化学反应理论的研究,在我国开创了电子结构计算并持续推动我国计算量子化学的发展,在化学反应途径和沿反应途径的动态学、激发态势能面和光化学反应机理,有机导体和半导体理论计算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曾荣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1989年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1990年全国高等学校先进科技工作者、200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科技奖励。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物理化学家、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刘若庄同志,因病于2020年10月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5岁。

陈定昌院士逝世

| 讣闻

陈定昌,1937年1月30日生于上海市,1957年至1963年就读于清华大学无线电电子学系,毕业后分配到国防部五院二分院(现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第二研究院)工作。2009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定昌是我国精确制导领域的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防空体系研究和三代防空装备的实践者、拓新者和谋划者,取得了多项重大科研成果,为我国国防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陈定昌曾获得众多荣誉和奖励,包括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某工程重大贡献奖”、全国科学大会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北京9月8日电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我国武器系统总体、防空反导及制导雷达技术专家,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高级顾问,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原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二院院长、二院科技委主任陈定昌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9月7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3岁。

郑守仁院士逝世

| 讣闻

郑守仁,1940年1月出生,安徽颍上人。1965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8年9月至1963年7月,在原华东水利学院河川枢纽及水电站水工建筑专业学习。郑守仁从事水利工作50多年来,先后负责乌江渡、葛洲坝导截流设计、隔河岩等现场全过程设计,主持三峡工程设计总成及现场勘测设计、科研工作,创造了设计优化、技术先进、安全可靠的重要成就。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原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郑守仁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24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1岁。

段正澄院士逝世

| 讣闻

段正澄,1934年6月出生于江苏省镇江市。1957年从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79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段正澄60余年来一直工作在教学、科研一线,与生产紧密结合,致力于国家重要需求的自动化、数字化加工技术与装备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技术研发,为我国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月16日电 中国共产党党员、我国著名机械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制造装备数字化国家工程研究中心首席科学家段正澄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15日在武汉逝世,享年86岁。

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先生逝世

| 讣闻

蒋亦元先生,农业工程学家,教育家,农业机械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创造性地进行谷物割前脱粒收获机的研究,并率先取得成功,推动了中国谷物收获机的创新和发展。我国著名农机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东北农业大学教授蒋亦元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2月24日16时18分逝世,享年92岁。

宁津生院士逝世

| 讣闻

津生,祖籍安徽桐城,1932年10月22日出生于天津,1956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先后在原武汉测绘科技大学、武汉大学工作。198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宁津生长期从事大地测量学研究,在全球和局部重力场逼近理论以及我国大地水准面等方面作出了重大贡献。由他主持完成的180阶和360阶地球重力场模型研究,建立了当时我国自己阶次最高、精度最好的地球重力场模型。宁津生曾先后荣获湖北省优秀教师、全国测绘行业先进工作者、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荆楚好老师、湖北省师德标兵、湖北省五一劳动奖章、感动测绘人物等荣誉称号,并荣获测绘地理信息杰出成就奖、卫星导航定位科学技术终身成就奖等奖项。3月16日电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著名大地测量学家、教育家、武汉大学教授宁津生同志,于2020年3月15日因病医治无效,在湖北武汉逝世,享年88岁。

卢世璧院士逝世

| 讣闻

卢世璧,1930年7月8日出生于北京,195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1958年调入解放军总医院工作。1996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卢世璧是我国骨科泰斗,1972年在国内率先开展人工关节的基础及临床研究并获得突破性成果。在战伤救治、周围神经损伤修复、脊柱矫形、肿瘤免疫等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并成为业界标准。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何梁何利科学与技术进步奖,被评为原总后勤部“一代名师”、全国抗震救灾优秀共产党员、全国抗震救灾模范,2009年被中央军委授予“模范医学专家”荣誉称号。3月29日电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工程院院士、我国骨科泰斗,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主任医师、教授卢世璧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3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9岁。

李吉均院士逝世

| 讣闻

李吉均,男,汉族,1933年10月9日出生于四川彭县,1979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地理系,毕业后留校任教。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李吉均长期从事青藏高原现代冰川、第四纪古冰川、青藏高原隆升及其在东亚和全球环境变化中影响的研究,创立并发展了关于青藏高原隆升的系统理论,提出了“季风三角”概念,生动刻画了中国东部第四纪环境演变的空间模式。兰州7月21日电 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科学院院士、兰州大学教授李吉均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7月21日2时07分在兰州逝世,享年87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