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丧葬
台湾葬礼同大陆相近,父母死后,当夜要由儿女守灵,全家举哀,供饭一碗,焚纸钱,并为死者赶制寿衣,同时走
亲告友,购进棺木,然后祭祀。祭罢,子女扶尸就殓,仃柩室内,早饭供奉“孝饭”并轮流啼哭,然后择日出殡,出葬
队列如长龙,亲朋送至近郊,孝男叩谢辞行。然后用货车运棺木至墓地埋葬。目前,火葬已相当普遍。台湾一些地方设
有殡仪馆、火葬场及公墓,塔也奉存骨灰。 继续阅读
保定市殡葬服务中心抓实“寒衣节”祭祀保障工作
“寒衣节”来临之际,为培育文明新风,守住全民抗疫成果,保定市殡葬服务中心多举措抓实祭祀服务保障工作,确保群众安全、文明、绿色祭祀。
市殡葬服务中心创新工作方法,在倡导厚养薄葬的文明新风,传承“尊老、敬老、爱老、孝老”的传统美德的同时,强化宣传、营造氛围,通过制作 “集中邮寄箱”“十月朔 秦岁首 送寒衣”宣传牌等方式,倡导采用敬献鲜花、家庭追思、撰写祭文等文明、简约、低碳、安全的祭扫方式,呼吁群众遵守防火和消防安全规定,不在道路、居民区和其他公共区域焚烧纸钱、上灯点烛、焚香祭祀等,确保公共场所消防安全和家人安全。
同时,市殡葬服务中心严格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要求,在入馆门口设置疫情防控组,对前来祭祀群众进行体温监测和健康码检查,并实施引导分流,确保人员单门进、单门出,严把疫情防控关。
天津市民政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委 开展殡葬领域联合执法检查
11月12日,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天津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巩固中元节三级联合执法成效,结合殡葬领域大排查大整治工作,天津市民政局会同市市场监管委、武清区民政局、武清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武清区汊沽港镇人民政府组成市、区、镇三级联合检查组,赴华北最大的殡葬用品批发市场——武清区汊沽港镇六道口村开展殡葬用品经营联合执法检查。 继续阅读
扬中倡树文明殡葬新风 实施殡葬全民普惠
近日,随着《关于同意实施<扬中市殡葬设施布局规划(2020-2035)>的批复》文件的签发,扬中在镇江市范围内率先完成殡葬设施布局落地规划工作,殡葬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整治活动取得显著成效。
投入3.13亿元高标准建设殡葬服务基础设施,包括新建8家镇级公益性安息堂、3个殡葬服务中心以及改扩建殡仪馆,实现了乡镇公益性骨灰安放设施全覆盖。
持续开展“移风易俗、文明殡葬”专项行动,通过实行72小时内火化制度、遏制大操大办奢靡之风、打击封建迷信活动、严管骨灰乱埋乱葬行为等措施,不文明治丧、祭祀现象明显减少,绿色、文明、节俭殡葬新风深入人心。
实施殡葬全民普惠,常住人口享受市民待遇,对遵守“移风易俗、文明殡葬”规定的丧户减免基本丧葬费,单具遗体殡葬惠民减免达2300元;对实行集中守灵的丧户给予一次性奖励1000元。同时,安息堂公益性格位全部实行免费存放,免除采取树葬、花坛葬、草坪葬等生态节地葬逝者的安葬费用,给予不保留骨灰(江葬、撒散)和遗体捐献逝者一次性奖励3000元。
今年,该市三茅街道中桥社区推进城市社区殡葬礼俗改革试点工作,将“移风易俗、文明殡葬”工作纳入村规民约,破陈规陋习,在合理约定红白事消费标准、办事规模和礼仪等方面有效发挥作用。
四川青神:打造绿色殡葬 助力乡风文明 推动乡村振兴
四川青神2020竹博会刚刚落下帷幕,竹编之乡,美丽青神,给参会嘉宾留下了深刻印象。“绿色生态青神”、“文明乡风青神”在青神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取得可喜成果,民政部门和广大基层干部强力推进绿色殡葬改革,推动乡风文明和乡村振兴。 继续阅读
天津二中院驻村帮扶工作组开展文明祭扫宣传志愿活动
为扎实推进新时代精神文明建设,弘扬社会文明新风尚,在寒衣节来临前夕,天津二中院驻王庆坨镇复兴庄村、小范口村帮扶工作组成员来到结对帮扶困难村开展“美丽乡村·文明祭扫”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倡导村民文明祭扫,树立新风。 继续阅读
报丧仪式
停柩一段时间之后,诸事准备就绪,就要选日子报丧。报丧可以说是人死后的第一种仪式了。报丧仪式早在周代的
时候就已经形成了。它用发信号的方式把有人逝世的消息告诉亲友和村人,即使已经知道消息的亲友家,也要照例过去
报丧。
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报丧方式。在广西一带的地区,按照旧规矩,响三次火炮就表示报丧,这叫做”报丧炮”,然后派人
告诉给亲友。也有的地区在死了人的家中要拿白纸扎成旗帜立在门前作为报丧的信号。还有的地方,报丧的人到亲友家
门不能径自入内,必须要等在门口喊屋里的人,等到他们拿一铲子火灰撒在门外之后,才可以进门报丧。这样做是为了
辟邪。
丧家如果死的是男人,必须由房族侄子到亲戚家报丧,死的如果是女人,必须由儿子、女儿给外婆家报丧。报丧的
孝男孝女必须头上裹白布、戴斗笠,手上拿一条白布巾,跪在娘家或外婆家人的面前哭报丧事。哭报完之后马上回家。
当外婆家里派人来奔丧,走到村头的时候,孝男孝女必须跪在村边路口哭迎,哭着述说丧亲的悲痛,哭谢奔丧亲人的一
路辛劳,并且给每人递上一条白布,叫做“孝布”。
在东北一带,是用在门外悬挂纸条来报丧的。纸条数是以死者年龄的不同来确定的,一岁一条,另外加上两条,表
示天和地。并且他们用死者性别的不同来决定悬挂纸条的位置,死者是男性则悬挂在门的左面,死者女性则悬挂在门的
右面,人们一看到门口的纸条就知道这家死了人,死者的寿数,是男是女,就一目了然了。
旧时有些广东地区的人常常骂那些行色匆匆赶路的人是“报死”,因为根据当地的报丧的习俗,报丧的人必须来去
急速,不进人家的大门,只能在门外高声地喊叫,报过丧之后,讨一口水漱口,来驱除不详,然后就马上回去。
在江浙一带,报丧习俗是用伞来暗示的。报丧的人带着一把伞去,把伞头朝上柄朝下,放在门外,来表示凶信。主
人便要请报丧的人吃点心。然后,问清楚入殓的日期。最后,把报丧人用过的碗扔到门外,来表示驱邪避祸。在外地的
亲人如果收到一封”焦头信”(信封的一角被烧焦),就可以知道这是报丧信。
在浙江一些地方,死者的家属身穿孝服,准备好菜肴酒饭等在门外,烧一些银锭、草鞋等,这叫做 “送无常”。”无
常”,就是民间传说的勾魂的鬼。说是”无常”吃了菜肴酒饭,拿了银锭花费,又有草鞋可穿,就不会来打扰死者了。
旧时北京的丧葬讣文是比较严格的。人死了以后,亲属就要把消息告诉给亲友。报丧用的讣闻,一般只写亡人生前
的官衔、品级,不写亡人的履历和生平事迹。比如”不孝某某等罪孽深重,不自殒灭,祸延显考,某大夫,其府君,痛
于某年月日时终正寝,距生于某年月日时,享寿若干岁,不孝某某侍在侧,亲视含殓,遵礼成服,谨择于某年月日安
葬,叩在乡、学、世、寅、戚、谊、衰此讣闻。某日接三,某日唪经。”最后要在讣告结尾写上”孤子某某泣血稽颡”之
类的文字。
而中国少数民族的报丧习俗更是别具特色。比如,云南一带的怒族用吹”竹号”来报丧。竹号的数目根据死者的年
龄、身份不同而有所不同。未婚的青年只吹一个,有儿有女的吹两个,头人吹三个,巫师吹四个。
在中甸、维西一带,不少民族用吹牛角来报丧,也有一些地区的少数民族吹海螺。
景颇族、拉祜族、黎族、滇南瑶族等少数民族用放枪来报丧,如果死者是女性的话则敲锣。在景颇族中放枪的数目
还有严格的规定,死者是男性的话放偶数,死者是女性的话鸣奇数 继续阅读
澳大利亚土著的弃尸葬
在澳大利亚土著那克泣米宁部落,弃尸葬是他们当地的传统葬俗。他们对待伤病人员的关心照料极为周到,但当患
者临近死亡的时候,他们却采取完全相反的态度,即将快要咽气的患者放在簧火旁堆弃之不顾,然后全速迁移宿地,长
时间不再返回。
他们对待死者不举行任何殡葬哀悼的仪式。
科索沃的丧葬习俗
在科索沃地区,家里有人去世,一般由家庭中的女性成员以哭声向外界宣告。在给死者举行的一系列悼念仪式上,
也只准女性哭泣。根据宗教原则,男人是不痛哭的。
这里的穆斯林教徒死后须当天下葬,而基督教徒则是在死后第二天下葬。
东正教不允许自杀的人和没经过洗礼的人在教堂墓地下葬。
追悼宴会在死者死后的一年中要进行5次,即下葬后的第7天,第20天,第40天,半年之后和死者周年纪念日。
这里的穆斯林中,死者的亲属要在死者下葬的第三天才可以吃饭。
老挝丧葬习俗
老挝各民族的丧葬习俗各不相同。
老龙族普遍实行火葬,一旦家中有人亡故,家属马上分头办三件大事:
1、商量请僧侣到家中诵经。所请僧侣人数不得是单数,一般是8位或10位。诵经后,要向僧侣布施。
2、向亲属报丧,并商定出殡日期。按照老龙族的风俗,择日有两个忌讳:一是如果在月望日(佛历上弦十五日)
以前去世,必须在上半月内出殡;在月望日以后去世,必须在下半月内出殡。否则必须在月望日或月朔日(佛历下弦十
四日或十五日)过后7天以上才能出殡。二是忌讳与月份数相同的日子出殡,如:佛历一月去世者,不得在上弦一日或下
弦一日出殡,八月去逝者,不得在上弦八日或下弦八日出殡。由于有这两点忌讳,所以有时停灵时间较长,致使尸首腐
烂。此外,只要通知了在外地的儿子并答复说要回家奔丧,那么,无论归程时间多长,也要等他回家后才能出殡火化。
在远方的女儿也要报丧,但可不必等其返回再出殡。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