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阳的民间,丧葬习俗有很多种,丧葬习俗也就是以丧葬为基础,在南阳的民间长期相传和沿袭下来的一种风
俗。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南阳民间的丧葬习俗也在随着年代的变革而发生一次又一次的变化。
旧时,在殷商以前,在南阳的民间人们就有了希望灵魂不死的观念。到殷商时期,这一观念越加丰富和强化,认为
死亡观念从来与生命意识分不开,灵魂来自于天,属阳,主管人的精神知觉;魄来自于地,属阴,主管人的形骸血肉。
魂魄相合人则生,相散人则亡。二者离散之后,魂升天,魄入地,最后复归于天地之气。魂入天后转化为神,魄入地后
腐化成水归入土壤,魂对后人有庇护之效,先人的魂魄得到后人的无限崇拜。这就是为什么在殷商时期,丧俗中出现坟
丘的直接原因。丧葬制度演绎至殷代的第二个显著变化是贫富的极大分化。 继续阅读
葬日犯处化解
1、埋葬犯天坑
用五谷,金、银、铜、铁、锡,饭碗,符,在门前滴水处挖坑掩之,咒式未录。
2、葬日犯重丧
用桑木,一面书符,一面画人形,于岁德方取土,造人形安于棺内。
又法:用高粱杆一根,纸剪人衣,穿五色线,置放棺内大吉。 继续阅读
陕西关中农村怎样给老人办“白喜事”
在关中农村,老人去世了,不叫死了,叫“没了”、“走了”。回民叫“无常了”。反正不说死,这是一个忌讳。
过去老年人的百年后事,在健康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准备了,以示儿女的一片孝心。
一般在60岁左右,就开始为老人准备老衣、枋,枋就是棺材。棺材最好的是柏木,其他的就差了。有钱的弄个柏木
的,差一点的也弄个松木的。讲究“四叶瓦”最好,即两个帮、一底一盖是四个整块。次一点是“八大块”,四寸的厚
度。做棺材还要选吉日,这一天特别热闹,要宴请亲戚朋友。棺材做好了以后,外面要刷漆,漆要生漆,先刷三遍,以
后每年刷一遍,刷得越多越美,明光发亮。里面刷一层烧化了的松香。 继续阅读
武汉柏悦万象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与福州青龙山纪念园签订合作协议
武汉柏悦万象景观设计有限公司与福州青龙山纪念园就园区规划方案设计签订合作协议。青龙山纪念园位于福州市闽侯县,风水上乘,自然风光优美,园内植被茂盛,具备天然的生态景观氛围。本次规划将重点对园区整体文化进行重新布局定位,功能进行进一步明确,增加墓区精致化设计,提升园区整体品质。 继续阅读
薛荣哲同志生平
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山西省政协原副主席薛荣哲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0年10月29日13时28分在太原逝世,享年77岁。
薛荣哲同志1943年8月出生,山西五台人,1960年9月参加工作,196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在中科院山西分院原子能研究所、大同市防空办公室、大同矿山机械厂、大同半导体器件厂、大同市轻工局工作,历任大同无线电元件一厂、电子医用仪器厂党支部书记,雁北地委工交部学大庆办公室副主任;1977年6月任省委宣传部政治处副处长;1980年10月后任大同齿轮厂党委副书记、书记;1983年10月任大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1985年5月任晋城市委副书记、市长;1992年4月任晋城市委书记;1994年7月任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1995年12月任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1996年8月任山西省副省长;1998年1月任省政府顾问;1999年5月任山西省副省长;2003年1月任省政协副主席。2009年5月中央批准退休。是第十届全国政协委员。
薛荣哲同志从青少年时代起就刻苦学习,追求进步。参加工作后,在不同岗位上兢兢业业,勤奋工作。担任大同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期间,积极组织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加强推进改革开放中的宣传和思想政治工作,为推进全市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挥了积极作用。作为晋城市升格为地级市的第一任市长,坚持改革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式商品经济,构建辐射型经济网络,积极推进新型城市和明星乡镇建设,走出了以农民为投资主体建设城市的新路子,初步形成了“中心城市-明星乡镇-小康村-广大农村”的城乡一体化发展格局,为晋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担任晋城市委书记期间,在全省率先提出并实施建设小康村战略,推动“两高一优”农业开发、煤化工基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晋城市成为全省第一个乡镇企业总产值超百亿元和农民人均纯收入超千元的地市。担任省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期间,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提出符合山西农业发展实际的“一稳增,三发展”工作思路。担任省委副秘书长、办公厅主任期间,协助省委处理日常工作,较好地发挥了参谋助手作用。
担任副省长、省政府顾问期间,认真贯彻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保持稳定的各项决策部署,大力推进全省对外开放工作,着力改善投资环境,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进一步拓宽对外贸易渠道,推动山西对外开放迈出坚实步伐,外贸进出口稳步提高。在外事和对外交往工作中,积极促进山西与近百个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机构、民间组织和工商企业建立联系。深度挖掘山西旅游文化资源,全面实施文物保护抢救工程,确立“主打三大产品,建设十大景区”的工作思路,为推动旅游产业成为经济转型重点产业奠定了基础。严格执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为开创全省宗教工作新局面贡献力量。
担任省政协副主席期间,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发挥政协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作用,重视加强政协理论研究、提案和反映社情民意信息等工作,为巩固和发展爱国统一战线,推进我省人民政协事业作出了积极贡献。重视传承和弘扬晋商文化,支持成立“新晋商联合会”,积极为商务事业建言献策、助力发展。
退出领导岗位后,他始终坚持学习,继续关注党和人民的事业,关心全省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积极参加各项力所能及的活动,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贡献余热。
薛荣哲同志参加工作六十年来,始终忠于党、忠于人民,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矢志献身共产主义伟大事业。他坚持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决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他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富有开拓精神。他顾全大局、崇尚实干,坚持原则、作风民主,始终把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他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时时处处为百姓着想。他清正廉洁,生活俭朴,对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要求严格,在广大干部群众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薛荣哲同志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共产主义事业不懈奋斗的一生。他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坚强党性、崇高品格和优良作风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他的革命精神和高风亮节永存!
薛荣哲同志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黑龙江大庆民间丧葬习俗
建国前本地居民对丧葬很重视,临死时,往往是家人为其淋浴,理发,更换衣服(称为寿衣:里面棉袄棉裤,外着
黑色丧服),一般寿衣是五至七件,不钉扣(避“扣”字音讳),不码边,寿衣质地穷富有别。病人要咽气的时候,将
之抬至停尸的拍子上,不使死在炕上。咽气时含压口钱(铜钱),压口钱露出嘴外一半。男者死时脚穿白底皂鞋,女者
死时脚穿“莲花鞋”。脸蒙黑布,脚绊红绳,手拿面制的打狗干粮、打狗棒。 继续阅读
老北京民俗 丧礼习俗
老北京的民间丧葬和其他地方一样,一般都是实行土葬,丧葬仪礼是原始观念和封建观念的一种反映,是佛、道两
教的宗教仪式和纯民俗的综合形式,繁琐复杂,有”倒头”、”接三”、”送库”、”成主”、”发引”、”烧伞”、”烧船桥”、”一
百天”、”办周年”等许多讲究、说词。
老北京民俗——倒头
“倒头”,即当病人尚未咽气之前,就从原来住的炕上换到另外准备床板(叫太平床或吉祥床)上,说是不能叫死人
背着炕走,否则不吉利。趁病人还没咽气,首先将寿衣给他穿好,咽气后,如果死者上边没有长辈就将尸体停放在堂屋
正中,否则只能停放在偏房,叫”小殓”。 继续阅读
陕西杨凌丧葬习俗
杨凌区丧葬习俗
1、临终支床 老人临终前,儿女给洗身、整容、穿寿衣、并搬到提前支好的床上;禁忌老人死在炕上。老人绝气后烧
倒头纸,点蜡烛,盖遮脸纸,大门贴上白纸,以示老人去世。
2、报丧 人亡后,由族中1至2人迅速将噩耗报于亲戚,使亲属做好吊唁准备。 继续阅读
三峡人的传统葬礼
“做白事”又叫办丧事,三峡人迄今重视丧事葬礼,重程序重热闹,乡邻亲友闻信即到,“人死众家丧,打伙来帮
忙”,所有参与丧事的人和孝家一起,将亡者“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丧俗惯例,烧“落气纸”, 在大门外鸣放鞭炮“报丧”, 请总菅安排丧事,乡邻搭孝棚、设灵堂,准备堂祭;请响
匠班子、请巫师,请厨师。
总菅定人手和分工,菅理全过程。从围绕堂祭搭孝棚、设灵堂开始,其后的守灵、开席、闹夜,再后的封敛、出
殡、下葬,到圆坟、回灵,直至最后一个晚餐结束送客.他安排丧事的人员,包括礼房, 继续阅读
盘锦白喜事酒俗
旧时,在盘锦,不论是乡村还是城里,出殡时间都是早晨日出前,在上午十点钟前,基本就已安葬完毕了,所以都
回到丧家吃饭。这种宴席叫“答谢宴”,也称丧宴、白宴、回灵饭、辞灵饭,没有婚礼酒宴程序那样繁琐。普通人家准
备的大多很简单,以吃饱为度。主要有丸子、粉条汤、豆腐等。其中丸子表示丧事在亲友、邻里的帮助下办得圆圆满
满;粉条表示如泪如涕,暗寓对逝者的追念之情;而大豆腐则是必上的菜,也是压桌菜,因为它是白色的,含祭奠的意
思。如有鸡蛋类的菜,则要最后上,原因有“滚蛋”的谐音,有逐客之嫌。生活殷实的人家才会上鸡、猪肉炖粉等菜。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