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逝者体面离开人间,是殡葬工作者神圣使命——香河县殡仪馆馆长 吴海清

| 企业

吴海青,河北廊坊香河县殡仪馆馆长,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
27个春夏秋冬,多少个日日夜夜,在平凡的第一线,在自己认准的岗位上,以朴实的工作,实干苦干的精神,为推进殡葬改革发展无怨无悔地奉献;以自己满腔的热情和艰辛的劳动,慰藉着千千万万亡去的魂灵,抚慰着一颗又一颗失落的心,将自己的青春无悔地洒向殡葬事业。
抛开偏见,无怨无悔选职业
1995年底,吴海青刚刚毕业。当时,香河县殡仪馆正需要招收聘任一批殡葬工人。他毫不犹豫的报了名,从此踏上人生新的征程——殡葬之路。当时殡葬改革还没有被广大人民群众所认可,吴海青这冲破世俗偏见毅然投身殡葬事业的举动,引起了不小反响。得知吴海青报名到殡仪馆工作,亲朋好友大多不能接受,甚至劝说他放弃这份工作,给出的理由也很实际,一个风华正茂的小伙子一旦在殡仪馆工作,想找到对象都难。面对亲朋好友的劝阻,吴海青没有动摇,父亲的话坚定了他的信心,给了他前进的力量。父亲告诉他殡仪馆的工作也是党的工作,你不去,他也不去,那这项工作还有谁干啊,人都有一死,让逝者体面地离开人间,是殡葬工作者神圣的使命,你要干就一定要干出成绩。回忆起当年的情形,吴海青仍然记忆犹新。
在“天天看着烟囱,天天听着哭声一片”的殡葬行业,恶劣的环境和传统偏见并没有让血气方刚、青春锐气、性格倔强的吴海青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的选择,一定要好好干,干出成绩来。

善作善成,殡葬一线洒热血
参加工作后,吴海青什么脏活、累活都冲在前,干在前,接尸、登记、告别、火化等岗位上,都活跃着他的身影。高温酷暑,在火化间挥汗如雨,湿透衣衫,不叫一声累。当时的县火葬场地处县城周边荒无人烟,人手又非常少,夜晚常常一个人当班到凌晨一两点,工作条件又差,尸体臭味冲天,有的情形还让人毛骨悚然,那种感觉常人实在难以想象。几年后,很多同事都找机会调到其它单位去了,吴海青的母亲和妻子也劝他换个工作,连女儿也说:“爸爸,你别做了,同学们都不和我玩……”但吴海青却像吃了称砣铁了心,坚决不调走。对此,吴海青有着自己的理解,他说:“我既然选择了这份职业我就一定会把它干好,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会有面对死亡的时候,我要为每一个人站好人生最后一班岗。”渐渐地,家人由不理解到理解,由理解到全力支持。
吴海青干一行爱一行、从不计较个人名利得失的敬业精神,深深地折服了火葬场的干部职工。由于工作能力出众,2013年吴海青被组织任命为县民政局殡仪馆馆长。他深知肩上的担子重了,责任重了。地位变了,荣誉多了,吴海青工作仍是那样认真、细致、负责,是官不像官,是兵排头兵,作为领导干部,他坚持身体力行,处处起到模范带头作用,无论是哪个岗位人手不够,都亲自顶班,和职工们干在一起,从不叫苦叫累,充分发挥了领导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2013年5月9日晚9时许,吴海青接到了一个电话,说县城某地发生了一件重大交通事故,两名死者身首异处。新参加工作的一些年轻同志由于惊吓过度不能正常工作,吴海青亲自收敛遗体。当时有人建议用工具来收,他回答道:“死者也一样是需要尊重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来尊重死者。”
在这个特殊的行业里,吴海青始终坚持“告慰亡灵,抚慰生者,让两个世界的人都满意”的工作标准、“丧主至上,服务第一”的宗旨,做到不分节假日,只要有任务,丧户有正当需求,随叫随到,情真意浓地送走一个个逝者,用爱心抚慰着生者受伤的心灵。凭借着一股“倔强”的干劲,他克服一个个困难,适应一个个岗位,做好一项项工作,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受到组织和逝者家属的一致好评,同时也迈向了更广阔的殡葬事业舞台。

久久为功,殡葬行业树新风
吴海青主持殡仪馆工作后,十分注意团结领导班子成员,做到大事讲原则,小事讲风格,把整个班子拧成一股绳,形成坚强的中坚力量。他倡导“阳光殡葬、优质服务”活动,定期组织职工学习殡葬法规和行风建设要求。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做法,利用外出开会参观访问或寄函索取等方式,认真考查兄弟馆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重新修订和完善了《香河县殡仪馆管理制度》,涉及岗位职责、工作纪律、服务规范、政务公开、责任追究等62项336条款,成为每位员工、每个岗位必须严格遵守的行为准则。进一步完善了考勤、值班、廉政建设﹑职工道德和技能培训,财务管理、安全、卫生、奖惩等制度。还将服务承诺、行业守则、收费标准、举报投诉电话等采取张榜公布、发放明白纸等形式向社会公开,让丧主清清楚楚选择、明明白白消费,使职工有章可循,让群众监督有据。由于大家自觉用规章制度来约束自己,兑现承诺,工作效率提高了,办事程序简化了,群众意见少了,打架吵嘴的没有了,实现了零违纪违法,零责任事故,零群众投诉。
吴海青积极向上级争取资金,对殡仪馆原火化区进行了彻底改造,建成了集冷藏、整容、检验、告别、火化于一体的多功能服务建筑;添置了三台中档燃油火化机,新购中档运尸车两辆,建祭祀台一处,大大改善了职工的工作环境和服务环境;新建业务室、骨灰堂、休息室、车库等30间,建筑面积达800平方米;大修改造中档火化机一台,由原来的火化单具遗体耗油18升,降为7升左右,为节能减排、保护环境作出了贡献,并将原来的人工点火改为电子点火,不仅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而且保证了职工的工作安全;对院内及停车场进行路面平整、美化绿化,绿化面积占全馆总面积的80%以上,真正实现了“三季有花,四季常青”,为广大丧主送别亲人﹑寄托哀思,提供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场所,更好地满足了丧主需求,提高了服务质量和档次。

苦累无怨,矢志不渝铸忠诚

对本县的特困户和优抚对象,吴海青除了严格执行相应的减免政策外,还曾多次用自己工资补贴困难群众丧葬费用。在吴海青这种无私奉献精神的带动下,全馆职工均能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努力帮助有困难的丧属,奉献爱心。
吴海青始终信守着“党员就要奉献,干部就得实干”的信念,把个人的理想和追求自觉融入到党的事业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创新,殡仪馆业务服务水平大大提高,在全市同行中,率先被评为“国家三级殡仪馆”,并先后被(河北)省政府、省民政厅授予“殡葬事业先进单位”、“殡葬服务一等奖”、“省级文明单位”、“民政工作先进单位”“创先争优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连续多年被评为“廊坊市文明单位”、“香河县文明单位”,其敬业精神得到社会的尊重和上级主管部门的充分肯定,2010年被民政部评为“全国殡葬工作先进个人”,2016年被评为“香河县优秀共产党员”称号,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贡献,展现了新时代共产党员应有的风采。
现如今的香河县殡仪馆,环境幽雅,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在这里人们感受不到死亡的阴影。1996年就加入到殡葬行业的吴海青说:“每个人总有到达人生终点的时候,都希望体体面面、有尊严地离开。只要我们自己将殡葬行业当作高尚的事业去干并干好,用真心去抚慰丧主,就是最美的人!”他也是一直这样做的。“即便不做馆长,做一线工作人员,也乐意!”

肇庆殡仪馆的95后、00后:直面生死,更懂生命的无常!

| 要闻

在广东肇庆,有这样一群95后、00后年轻人,他们是殡葬司仪、遗体化妆师、遗体火化师……
“00后”的她是殡葬司仪用爱发声,温暖每一场告别
2002年出生的周晴,长相甜美、气质温婉,很难让人将她与殡葬司仪这个职业联系在一起。

然而,正是这位年轻的00后女孩,选择了这条不寻常的道路,用她的爱与声音,为每一场告别注入温度。 继续阅读

2024殡葬职业教育集团年会在长沙举办

| 要闻

周盼盼 陶浪平 周维
2024年11月29日至30日,“2024年现代殡葬职业教育集团年会”在湖南省长沙市召开,本次年会以“融合·创新·发展”为主题,中国殡葬协会、民政部一零一研究所基础理论研究室、湖南省民政厅、河南省民政厅、长沙市民政局、福寿园国际集团礼济学院和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有关负责人和相关人员,以及全国200余家殡葬企事业单位、殡葬专业院校、殡葬行业组织有关负责人参加会议。 继续阅读

殡葬行业未来发展的6个趋势

| 要闻

我国殡葬行业未来发展呈现以下趋势:
绿色生态化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绿色殡葬将成为主流。生态葬法,如树葬、花葬、海葬等,既节约土地资源,又符合生态环保理念,会得到更多推广。公墓建设也会更注重生态设计,融入自然环境,减少对生态的破坏。
琼瑶女士生前为丈夫花葬场景 继续阅读

“00后”生命礼仪师:让生命点亮生命

| 要闻

“天上的每一颗星,都是爱过我们的人。”
2022年曾热播的一部电影《人生大事》,讲述的就是点亮夜空的“种星星的人”——殡葬师的故事。现实中“种星星的人”,他们的工作生活是怎样的?
第一次上岗:内心暖意充盈生命的逝去自然是随时要面对的命题,做好有温度的安宁疗护和生命礼仪服务成了生命关怀的最后一环。2021年12月底,22岁的年轻入殓师王博正式加入广东某生命礼仪团队,服务于生命关怀的最后一个环节。 继续阅读

从北疆到南疆,殡葬礼仪师唐霞:殡仪馆工作压力很多是看不见的

| 企业

唐霞是云南晋宁殡仪馆的一名殡葬礼仪师,她的日常工作主要是主持追悼仪式、鲜花插制等。
从北疆到南疆 种下满天星辰
她来自美丽的新疆乌鲁木齐,大学毕业时在机缘巧合之下进入殡葬行业,后来为了爱情嫁到云南,来到晋宁殡仪馆,做回自己喜欢且擅长的殡葬礼仪师。 继续阅读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 王金华:推进殡葬智能化

| 要闻

民政部社会事务司司长   王金华
习近平总书记在第十五次全国民政会议召开之际对民政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李强总理出席会议并讲话,谌贻琴国务委员出席会议并讲话。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会议精神,强烈感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对民政工作的高度关心与重视,以及民政工作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强烈感受到社会事务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总书记第一次把“社会事务”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治理三项工作并列提出,意义重大而深远,我们必须很好地领会把握,抓住这一难得的机遇,持续改革创新,将社会事务真正做大做强。 继续阅读

福寿园签订殡葬管理专业订单班

| 要闻

2024年12月3-4日,民政职业大学第十三届生命文化节暨京冀生命文化市域产教联合体成立大会在民政职业大学(北京)大兴校区召开,全国殡葬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年会(以下简称“共同体”)作为其中重要一环同步召开。福寿园国际集团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礼济学院执行院长邬亦波出席大会,主持“生命文化与殡葬改革政策”论坛,并代表共同体牵头单位,在共同体年会上作年度总结报告。
第13届生命文化节开幕式活动现场 继续阅读

2024黑龙江省民政行业(殡仪服务员)职业技能竞赛”在尔滨开幕

| 要闻

2024年12月15日,由(黑龙江)省民政厅、省人社厅主办,省民政职业技术学校、省养老人才学会和省殡葬协会承办的“2024年黑龙江省民政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在哈尔滨正式开幕。

本次竞赛是(黑龙江)全省民政领域竞赛规格最高、竞赛职业最多、参与人数最广、影响力最大的综合性赛事。来自我省(黑龙江)各地的13支代表队、86名选手参赛,在激烈的竞争中展示高超技艺,以实际行动彰显民政领域的匠心精神。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