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百科

殡葬知识丧葬习俗百科

广西全州丧葬十大古传仪式

| 百科

随着社会的发展,全州一些古代丧葬仪式逐渐淡化和革新。然而,先辈承传了千年甚至数千年的古丧仪式应该记录
下来,他毕竟曾是该地一种传承了千年以上的文化现象。
一、特别看重的“老屋”
全州人称棺材为“老屋”,意为老人去世后到阴间的屋。这“老屋”特别讲究,在古时,老百姓家里不管再穷,老
屋是定要早早预备的,有的老人虽然在90岁才去世,或许在50岁时就备好了。过去的老人一般过了60岁就非备不可,
或许还更早些。你可到农村去看,村中的闲房里,到处都找得着预为老人准备的“老屋”。 继续阅读

广西忻城丧葬习俗

| 百科

病人在弥留之际,子女将其从床上移到地面草席上睡,以示死后不背床架到阴间。病人死后,孝男孝女给死者浴
尸,用湿毛巾象征性地在死者胸、背各擦三次,然后把死者眼皮合上,以示死得瞑目。
浴尸毕则穿好新置衣裤鞋袜,将遗体脚朝大门,以示阴魂方便出门,然后盖上被单,落下蚊帐,不让猫狗跳过遗体
之上。这时,孝男孝女身穿孝服,头裹白巾,脚穿草鞋,手腕分男左女右圈上白线,守候在遗体旁。另派人持公鸡一
只,酒一瓶,香蜡、钱纸少许,前往舅家报丧,俗口“报祖”。舅家见到“报祖”,相邀族中亲人前来吊丧。吊丧人到
来时,孝男孝女跪在门前痛哭“迎祖”。 继续阅读

湖北竹溪丧葬习俗

| 百科

死者、丧事礼称
竹溪县对死者、丧事称谓,一直沿袭传统礼称,忌称“死”、“丧”。自己亲人死亡,称“走”。幼年死亡称“丢
了”或“夭折”。病亡称“病故”。老年人死亡,加称“老”、“去世”、“过世”、“仙逝”、“西游”等。老年人
丧事称“白喜事”、“后事”。对死者家属称死者、丧事,与自称相同。诙谐称死亡“不吃饭”。
丧葬方式
竹溪县是国务院和省政府划定的土葬区域,沿袭土葬习俗,信奉“入土为安”、“落叶归根”。即使死于异乡遗体
火化,仍将骨灰盒接回故里,置入棺材土葬。 继续阅读

陕西铜川丧葬习俗

| 百科

陕西铜川丧葬习俗
初丧
人死后先为死者穿着寿衣(老衣)。一般男子穿衣、袍、褂等最多7件,女子则以5件为度,谓之“小殓”。之后,
在炕下烧纸,移尸灵床,铺以能响动之草,面盖白纸,谓之“苫脸纸”。灵床停堂中至第三日下午入殓。棺内下垫黄
土,上铺红褥,两旁用纸包香末或柏树叶垫实。尸体上再盖红单,并用新棉花蘸酒拭死者面孔,最后盖棺,谓之“大
殓”。 继续阅读

安徽萧县丧葬习俗

| 百科

萧县一般丧葬仪式,繁琐复杂,充满迷信色彩。老人临终前,要将病榻移至正屋当门,以便得正位而终。在寿终
后,用整张白纸复盖在面上,叫“复面”,也叫“蒙脸纸”。床前放一瓦盆,死者有几个儿子,就在盆底钻几个眼,专
供烧纸之用,叫“劳盆”。砍二尺长的柳棍,每个儿子一根,周围缠以白纸穗,叫“哀棍”。死者的儿子叫“孝子”。 继续阅读

回族礼仪:洗亡人的方法

| 百科

回族特别讲究礼仪和礼节,每个细节都会严格要求自己。回族人死后称为“归真”,回族有为亡人净身的习俗。
1、如何洗亡人
(1)给无大净的亡人或亡故的月经期妇女用水洗周身一次为当然。洗时,把亡人放在高处,脱掉衣服,用布遮住
羞体为可佳。小孩则不然。受丧主委托的人才能洗亡人。洗亡人的人应该是可靠、诚实、善良的人。以便他表扬亡人的
优点,遮盖亡人的缺点。《伊本·马哲圣训集》中记载:穆圣说:“让你们中诚实可靠的人给亡人洗大净。”被委托洗亡
人的人举意为当然。首先他轻轻的挤压亡人的肚腹,以排出亡人肚腹中的污秽物。再戴上手套擦洗亡人的羞体,因为用
手直接触摸亡人的羞体为非法。然后,给亡人做礼拜式的小净。 继续阅读

中国棺材为何一头高一头低?而且还有多种颜色?

| 百科

棺材为什么一头大,一头小?这里面有什么说法?棺材外表的颜色又有红色、黑色、白色之分,这是否预示着什
么?
棺材就相当于是死者的房子,很多时候我们称之为阴宅,棺材一高一低,具有坡度,代表着屋檐,这样下雨雨水也
能顺利的流下来。
已经制作好的棺材在保存时,必须要盖上棺材盖,不可分离摆放,不然则会影响生人寿数,盼其早死。棺材在没有
使用之前,如需运输搬动,棺材大头必须朝前,方可搬运,禁忌棺材小头朝前搬运。 继续阅读

俗语:“冷棺莫入村,热孝莫登门”是啥意思?

| 百科

平时我们经常听到一些耳熟能详的俗语,虽然我们不知道这些俗语出自谁之口,但是它却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
人。俗语听上去简单易懂,但是却充满了生活的智慧。很多人认为俗语太过于庸俗,这样的世俗文化,很难登上大雅之
堂,但是老祖宗流传下来的这些宝贵财富,经久不衰,经得住了考验,流传至今,由此可见自有它的道理所在。 继续阅读

湖南浏阳丧葬民俗

| 百科

治丧,浏阳俗称“老了人”,又叫办白喜事。本为哀,何言喜?因古人认为人死是“驾返仙乡”、去极乐世界“再
造辉煌”。丧事文书悉用白纸,槽门上悬白纸墨书“当大事”;屋内做法事、佛事,行儒礼,热闹隆重;屋外镜炮声
声,气氛肃穆,故名白喜事。亲友闻噩耗自动帮忙料理,叫“帮白喜事忙”。孝家备佳肴待之,俗称“吃烂肉”。听到
铳响,叫化子纷至沓来,所谓“人死饭甑开,不请自己来”。 继续阅读